胡杨林社区-寒鸦-个人文章

读书琐记

寒鸦
2006-08-14 21:02   收藏:0 回复:7 点击:3904

    去年上林子不久,就写过一篇比较受欢迎的文章---《书与我,痛并快乐着》,当时这文章一出来,因为朋友精彩的评论,让我激动不已,同时也对以后我在写作上的耐心与兴趣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后来这文章还上过林子的文坛精华,也上过榕树下的社团推荐,算是对我读书感悟的一份肯定吧。
  
   那篇文章记载了我读书历程中一些旧的岁月,都是印象比较深刻的回忆,这些回忆烙印在脑海中,如同我手臂上一道烧伤的小疤痕,20多年也没能够把它给磨灭掉,顽固得算是可以的。文章的语言是半文言半白话,夹生得不伦不类,像是用一根水火棍在搅动一潭微澜死水。写这篇文章的过程我还记忆犹深,是在公司的通信机房里酝酿出来的。记得当时抑制不住“蹭蹭”往外直冒的创作欲望,于是我便夹上文件夹,告诉同事们我去机房例行检查,把笔和纸就顺带捎上了。机房里有空调,冷得我身上的汗水一下就被“蒸发”没了。坐在这样的环境写文字对我来说是难得的奢侈享受,比起我晚上在办公室里吹着电扇热风,挥汗如雨撒下文字,还得不时和蚊虫这天敌作斗争的环境,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安静的氛围里,思绪总是能够很快地步入正轨高速运转,如同一道摩天轮穿梭在时光的隧道中。
  
   喜欢看书的历史由来已久,这在我写过的多篇文章里已经“炫耀”过多次,这里就不多罗嗦,偶尔吃吃“炒剩饭”还有新鲜感,经常这样就会让人厌倦,起码肠胃就消化不了。记得那篇文章说过,自己看书的条件不是很好,没有多少藏书可看,也没有多宽裕的经济能力可以购买,有时候是必须去借去租才有书可读。现在条件却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这里我得感谢一些朋友:能有这种改观,还得真诚的感谢朋友们给予我的馈赠与支持(这里说出来,也不怕难为情,孔已己不是辩白:窃书,读书人之事,能算偷么?我想这道理是一样的吧),是你们的无私帮助才让我有现在这条件,能够随时淌漾在书海里“沐浴”上几个小时,享受着读书的乐趣。真诚的感谢你们,用你们的话说:寒鸦能经常不懈的写出自己喜欢的文字来让你们阅读,就是对你们最大的回报。这话于人情上我还得很轻,于道义上我理解很重,这于我在文学道路上的求索,绝对是一份默默的支持和无形的鞭策,我铭记于心。无论我的进步是急是缓,我总是让自己像海绵一样吸收着水分滋润自己,像蜗牛一般的努力向前爬行。
  
   书是暂时有看的了,可我发觉我读书的激情却在退化,或者是惰性在使然。原来书少的时候,像是家里藏着什么值钱的古董一样,经常得拿出来偷偷欣赏一番,怕是别人偷去了还不知道。而现在则是疏懒了许多,有的书蒙灰几个月而无我问津,等我翻开的时候,灰尘像天女散花一样漫天飞舞。这种现象要在原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不被原谅赦免的,这成什么啦?这不和我小时候一样的犯贱吗?没水果吃的时候,别人家果园的东西是想尽办法偷着吃,等自家的水果多了,还爱吃不吃。在这点上我得好好反省自己,看看是否可以找到解释的理由。
  
   有一点可以肯定是,现在看书有这疏懒的苗头,也是因为脑子的记忆能力在大幅度的衰退,看过的东西根本记不住,经常掩卷以后敲着自己的脑袋问自己:我都看了什么啦?如笑话里讲的:一个人刚刚拉完一堆屎,转身就忘记了,踩上一脚还叫骂哪个衰人这样缺德。确实记不住东西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也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看书的积极性,有时候想引用点资料得大海捞针一样,也不一定捞得着,为这事特别恨上自己:咋就这样笨呢?有时候气得自己干脆都懒得看书了。
  
   另外值得提一下的是,我所拥有的书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安身之所。我原来的文章提过的,常常为书无处可放而羡慕人家有一个漂亮宽大的书柜,这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娇娘穿新衫。这书多了,没有一个专门存放的地方,终究也不是一个事。一直一个人在外面生活工作着,“单身”男人的习惯在我这演绎得淋漓尽致,日常的衣食住行我都是马虎着凑合而过,对书的存放也是随便惯了。有时候记性不好,搁在哪是哪了,等我想念起它的时候,想看完一篇文章的时候,怎么着也找不到。我就拼命的审问我的同事,看他(她)们经常无辜着,倒好象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似的。这样一来,有时候自己就放纵自己,不看也罢!也因为如此,我还得经常让书搬家,把成套的书拆开而“妻离子散”。这不能完全怪我心狠手辣,一来我怕一个地方放久了,被人借去而有借无还;二来查阅资料的时候我得时刻用上它们,所以只好携身带着它们来回于家和公司之间。可问题在于,有时候在公司里上网,想查找的资料却在家里,反之亦然。比如有三套书我非常喜欢,对我的写作影响也很大,一是《中国名家散文精选》,一是《三上文库》,另外就是《余华作品系列》。白天我在办公室上网,晚上我在家里敲打文字,这几套书就被我分分合合无数次,至今它们还是在“银河迢迢”两端,偶尔我兴趣来了,才让它们“金风玉露一相逢”的。
  
   说起这三套书,这里有必要多说几句。
  
   《中国名家散文精选》对我在散文写作上,于散文之悟影响最深。开始学习写散文的时候,对于散文运用平实的语言为主体,很是不屑一顾,觉得这样的文字显示不出一个人的水平来,这样就特别羡慕那种华丽高深的语言,像一个乞丐突然看见一件裘皮大衣,恨不得立刻穿在身上,让自己一下就步入上流社会一样的感觉。自从阅读了许多名家的散文以后,感悟颇深,自己原来写过的许多粉饰华丽的文字,有时候回头看来,不过是一些词汇的堆砌,不过是穿着锦衣夜行,真正推敲起来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没有文字表达上所需要的穿透力与感染力。而常常阅读名家各种风格的散文,里面运用平实的文字居多,不同的运用技巧却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这些文字不仅自在,而且老辣,见修养,也见性情,貌似随意,其实是一种气定神闲后才有的平和与潇洒。正如李国文所言:散文最大的敌人就是虚伪与作态。没有了自然,真心,散漫和松弛的话语风度,散文的神髓便不存在。于是自己以后写写散文,也就模仿和学习着他们,到现在看看自己的散文风格,偶尔有了一点点接近他们的味道了(先自我脸红一下再说)。
  
   《三上文库》绝对是一套好书,全书三十二本,书本小可袖珍,字如蚊蚁,但书的内容浩淼如蓝天大海,广无垠,深难测。它分三部分组成,有《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代诗词》和《中国古代哲学》,从有文字记载的远古到清王朝的胜衰,从《诗经》到明清散文《五人墓碑传》等等,手掌所握的文章,几乎涵盖了数千年来中华文化长河文苑中,简短文章诗词里最精髓之篇,让我经常穿梭其中畅意遨游,膜拜其文而慨叹无穷。这套书于我散文创作过程中,可查阅的内容全面广泛,可引用的句典确凿厚实,对丰富加深文章的内涵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果说《中国散文精选》是我最喜爱的一套书,《三上文库》是我最常用的一套书的话,那么《余华作品系列》则是我阅读最勤的一套书了。从看他的第一本小说《活着》开始,无论他的小说或者散文,没有任何理由就喜欢上了。特别欣赏他那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赋有如此弹性的扩张能力,正如他自己说的:“我对语言只有一个要求:准确。一个优秀的作家像地主压迫自己的长工一样,使语言发挥最大的能量。作家的语言千万不要成为一堆煤,即便堆得像山一样,能力仍然有限。”确实如此,在余华的作品文字中,在选择词语的谨慎上和运用比喻的恰当上非常有自己的个性,让我惊叹和学习。他的作品于我后来所写的散文之体,或者说是文章笔调上有着重大的影响,包括最近写的小说《疑惑》,《丰乳肥臀》随处可见受他文字影响的影子。欣赏着这些优秀的作家在语言上独特的个性和文体风格,“有一个人便有一种散文”,这就是一种修炼吧。
  
   无论是书少书多的时候,无论的勤快与疏懒的表现,有一点是肯定的:读书是我一生的奢好,已经是戒不掉的瘾了。这个世界纷繁浮华,欲望太多则同样联想太杂累赘太重,我自渺小也难以承受。惟有保持读书的习性,守得一份心灵的宁静,于我此生足矣!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