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痴情疫苗-个人文章

老龙头探幽

痴情疫苗
2006-08-14 13:20   收藏:0 回复:1 点击:3586

    “万里长城龙头为首”。近日,我又一次游览了万里长城的起点——老龙头。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军徐达选择这里作为明长城的起点,迄今已经过去了几百年,无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他们的足迹,仅清朝就有康熙、乾隆等5位皇帝共11次来老龙头“抬龙头”,戚继光、孙承宗等许多著名将领在这个军事重镇戍边报国。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并没在我的记忆里留下太多的印象,而这次重游却让我对我们伟大民族在这里遗存的文化气息深深感染。立足长城,面朝大海,每迈出一步都像走在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上。
   “南北驱弛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这是抗倭英雄戚继光一首著名的诗歌,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明代隆庆二年至万历十一年,民族英雄戚继光担任蓟镇总兵16年,防守山海关到北京昌平境内1200里长城。他常巡视老龙头,在这里宿营驻扎,操练兵马。至今这里还留有他当年厉兵秣马的点将台,可见他经常挥戈跃马奔驰在长城沿线。
   老龙头上靖卤台是明万里长城的唯一的海上的敌台。1565年,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孙庆元始建这个台。万历初年,戚继光整修长城,筑敌台1017座,这是第一座,命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取谐音为“敌虏”的“虏”。所以,这个台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二是平定敌虏。一名双关,各有其意。
   澄海楼是筑在老龙头的长城上的一座观海楼,就像苍龙头上的一颗明珠。澄海楼的前身叫做观海亭,是明朝初年建筑的。1611年扩建成澄海楼。澄海是“大海澄清、海不扬波”的意思。楼中间的这块“澄海楼”的匾是乾隆四十五年清高宗御笔亲题,派官员从北京专程送来的。楼顶上挂着的那块匾“雄襟万里”,是明朝内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蓟辽督师孙承宗所题。孙承宗先后两次受命督师蓟辽驻守山海关,建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雄襟万里”正是他伟大襟怀和理想抱负的真实写照,他这个内阁大学士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装着万里江山。可惜在政治昏暗的明末却得不到重用,所以腐朽明王朝的灭亡也在所难免,老龙头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交替。
   明清时,澄海楼附近城台上有不少碑刻,1900年经过八国联军的洗劫,只剩下这块“天开海岳”碑刻了。这块古碑经专家鉴定是唐碑,当地群众口口相传叫它“薛礼碑”,虽然跟薛仁贵不一定有关系,但也反映了大致的年代。即使是唐朝末年建的,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年了。这块碑是赞美景色的,足可以证明老龙头成为游览名胜已有一千多年。“天开海岳”四个字把老龙头美景作了高度概括。“开”字用的最好,可以做“开创”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海山美景天造地设,是大自然的赐予。“开”也可作“开拓”讲,这四个字的意思是老龙头美景在天地间展开。怎么讲怎么有理,怎么讲怎么有味。
   相传英国侵略军占领老龙头后,看见这块石碑傲然矗立,很不舒服,于是用几匹马把它拉倒了。可是从这以后每天晚上,夜空里伸出一只大手把英国哨兵一把抓走。如此几夜,英国官兵害怕了,不得不恭恭敬敬地把这块碑重新树立起来。传说总归是传说,事实是1927年张学良将军来到这里,发现倒地的石碑,马上派人把它树立起来,因为“天开海岳”碑代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
   游览老龙头不仅是观光览胜,更是品读一个民族几百年的历史与沧桑。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