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春风话语-个人文章

闲侃“东西”系列之——流行歌曲这个东西

春风话语
2006-08-12 16:19   收藏:0 回复:20 点击:4309

    题记 ——
   东风吹来花千树,
   听歌要把嘴捂住。
   老鼠怜爱看大米,
   傻羊走上不归路。
  
  
   随着经济的繁荣,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也不断有了新的追求,流行音乐象潮水般涌进来,再也不象文化大革命时候的全国上下就会唱那么几个样板戏,别的都被视为禁品,禁止播发。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多种多样的歌曲、音乐无时无刻不在充实人们的生活让我们以新的面貌走进新时代。当你心情低落时,当你与家人欢聚时,当你疲劳时,当你得意时……都会找到适合你此刻心境的歌曲,消除疲劳,增进感情,充实生活,抒发情怀……
  然而并不是所有歌曲都那么值得欣赏,本来嘛,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良莠不齐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能腥臊并御,芳不得迫兮。特别是青少年更喜欢流行音乐,个个都很前卫,上次学校开联欢会,孩子们唱的竟都是街上最流行的,很少有人唱儿童歌曲,即使有人唱也没人喜欢听,他们不但唱而且还模仿大歌星的姿态。他们什么都敢唱,不管歌词是什么,管他什么花花绿绿,只要流行,他们就喜欢,谁还唱那些老土的歌曲啊。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去唱。
  新华社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 时下,无论是街边的音像店,还是商场超市,无处不回荡着网络上的歌声,一些经典的网络歌曲还被一些年轻人广泛传唱。然而,网络歌曲中有一些低俗之作,曲调怪异、语言粗俗、脏话连篇,实在让人无法享受。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十几岁、几岁的孩子在传唱这种黑色、灰色甚至是黄色的歌词,脏话说唱起来竟还“振振有词”。
  这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事情啊,不禁让我想起了历史上的一个故事。
  ·
   据说,春秋之际,卫灵公到晋国去,路宿濮水,夜间,听到有人演奏一种优美动听的新乐,很喜欢,问左右却都说没听见,于是召乐师涓来,希望他能记下这支乐曲。后来到了晋国,晋平公请灵公一行在施惠台上饮酒。席间,卫灵公要显示一下他的新乐,便叫师涓演奏给平公听。这时,平公的乐师旷出来制止,他说:“这支曲子是当年乐师延为殷纣王作的靡靡之乐。武王伐纣时,师延逃到东方,在濮水之滨一个叫桑间的地方投水自杀了。你们的这支曲子一定是从濮水上得到的吧?沉迷于这样的乐曲,恐怕就离亡国不远了。
   这个故事发生在2500年前,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韩非子·十过》,他把“不务听治,而好五音不已”列为执政者的十种过失之一。但这个故事颇有些近似于寓言或神话,它的叙事的虚构性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很早就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认为它只是《国语·晋语八》“平公说新声”一段文字的附会。然而问题也许不完全在这里,值得注意的倒是,所谓新声或“桑间濮上”之声,它们的真实身分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春秋末年郑卫等国的新兴民间音乐,这种说法影响相当深远,至今仍然有人相信,这就是民间的、世俗的音乐之源头。
  师旷当时就明确认定,它是师延当年为殷纣王所作的靡靡之音。这样说来,新声其实是旧声,至少它曾经有过宫廷音乐的身分,尽管这宫廷早已随着殷商的灭亡而不存在了。但它的音乐却遗失民间,流传下来,成了新生的民间音乐中的一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见得好听的音乐就是好的音乐,关键是看它能不能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古人说过,诗言志,歌咏情。歌的起源就是为了静化人们的灵魂,陶冶人们的情操,我想好的歌曲不能有不健康的思想。
   有些歌词我真的实在不敢恭维,不知道词作者是如何构思的。或许是我们见识浅薄,没有领悟作者的用意。
   什么我爱你,爱着你,就象老鼠爱大米……。年幼的儿子听了就问我,妈妈他在说什么啊,老鼠爱大米那叫爱吗,他怎么不说猫爱鱼呢,羊爱青草,那也是爱啊,应该说是妈妈爱孩子才对。还有一首歌竟然写道,狼爱上羊,还爱的疯狂,真不知道词作者怎么着想出来的词,居然还火的不得了。诸如此类的不胜枚举。谁知道这样的歌竟然能在大街小巷畅通无阻,
  也许是我的欣赏水平太低了,有的人说还是它好,不好怎么会流行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就象有人回答过的流行感冒也流行难道你也能说它好吗。
  林林总总,不仅反映了一些人的低级趣味,也反映了个别人的创作理念,迎合人们这种低俗的心理。
   我们不期望歌坛都是高山流水,但也不希望看到污泥浊水毒害我们的孩子和孩子他爸还有他妈,他们是我们的未来以及未来的培养者。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