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梦远-个人文章

告别的年代[转载]

梦远
2006-07-25 19:25   收藏:0 回复:1 点击:5323

    这是一个告别的年代。
   逃离的借口,分开的理由,终无须说出口。一个苍凉的手势,便阐述了所有。
   心,就这么一直空着,在那把嘶哑的嗓音沉寂了以后。
   那些歌,反反复复地听,却始终不敢张口唱。是密林中的晨鸟,迎着朝日的金光,忽地,被那些光芒刺痛了眼睛。
   唱片封套上,一张瘦得略显嶙峋的脸,紧抿的唇。即使是笑,也让人感到骨子里渗出来的淡漠和忧伤。
   那些美丽的歌名,象风中花蕊,飘飞在记忆里。
   《乡愁四韵》、《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野百合也有春天》、《似是故人来》、《海上花》。
   阴云涌起,潮汐澎湃,润湿了心上龟裂的纹路。
   他们说,若干年前的罗大佑,是一个倔强而叛逆的青年。他的歌中,有愤世的烈焰,渴望烧毁世间污秽的一切。
   到了我可以思考聆听的年纪,你已经变成了一个敏感且忧患的行吟诗人,顶着一颗曾经叛逆的灵魂四处朝圣。
   你眉间轻愁,你眸中深忧,你嘴边纵横的纹路,诉说着千山以外沧海自由何处是以后。
   就这样被你征服。
   买了你所著的《昨日遗书》来看,是惊艳的文字,将红尘心事娓娓道来,一如你写歌时的灵动与跳脱。在文字中,告诉世人梦魇和现象该如何融合。
   却还是不能读懂你。
   你的心上,有一处无法愈合的伤口。终年流淌着乡愁,世故,人性和爱情。永不枯竭。
   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有幸承荫蒙泽,却不曾亲历过你成长中的沧海桑田,只能体味浅显的表面。
   还好这份浅显,尚有灵魂的共振。隔了时间,隔了风烟,依旧能够触及你内心的波澜。
   不久前,央视做了一期你的访谈,我早早坐在屏幕前观看。
   你来了,白衣,黑发,羞涩的笑,眼中灼热的光芒。
   你依然是你,孤独的,被造物恩宠的孩子。
   台下是一双双热切的眼睛,难掩胸中波涛汹涌的激情。
   他们都是听着你的歌长大的孩子。
   期间,主持人安排了一档自以为别出心裁的节目,叫了几个装饰得花团锦簇的女孩上台演唱你的《未来的主人翁》。
   这是一群太年轻的孩子,年轻到无法理解你青春时期的迷惘和热望。
   她们嬉笑着,没心没肺地唱。她们摇摆着身躯,吐出那些没有生命质感的字句。
   最终忘了词,脸不红,心不跳,就这样一路噜噜噜地噜了下去。
   台下的人愤怒了,我看见了他们因为疼痛而晶莹的眼睛。
   电视机前的我也愤怒了,为这一场小丑般的演出。
   而你却是笑着,坦然接唱,粉饰了太平。
   想起你在书中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的小朋友太快乐了,不可能体认到真正的快乐其实来自受过苦的心灵。
   你选择了宽容和原谅,你不再是灸热的枪膛。当年一身黑衣,戴着墨镜的你,就这样笑着与我们告别。
   不想再问是什么敛去了你的锋芒,这本是一个告别的年代。野百合已经凋谢在深谷,稻草人枯萎在守望的麦田。
   无情的岁月烟尘,最终会把一切埋藏。
   而我们,惟有沉默,什么都不必再说。
   还有多少我所不能了解的事?
   光阴的故事,鹿港小镇的记忆,追梦人的传说。
   告别的年代,时间呼啸着来去,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时光催老了容颜。
   脱落了磁粉的盒带,因受潮而变了形的密纹唱片,被白练般刺眼的CD一一取代。无论如何缅怀追忆,那个过去的年代,已无法重来。
   就象歌厅里,他们唱的《乡愁四韵》再也无法唤醒我的泪腺。就象网络上的语音里有人唱《弹唱词》,笑声里已经沧桑不闻。
   从恋曲1980到恋曲2000,二十年芳华弹指一挥间。庭前数度花落花开,婴儿粉红的手掌开始丛生纠缠的曲线。留不住,却算得出流年。
  
  
  
   原作者:郁北 原日期:2004年12月22日 原出处:流行纪念册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