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huwei71122-个人文章

远去的蝴蝶泉[转载]

huwei71122
2006-06-10 10:41   收藏:0 回复:2 点击:4951

    这是华夏大地上知名度最高的一处泉眼,从名字上也是最美的一处泉,就像是一种水彩勾勒出的意境。动静结合,很唯美,让我心仪了很长时间。
   在当年的一首歌中,“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来梳妆”,可谓妇孺传唱,我也是从这道歌中知道这个仙境的,因此,自小很想去看一眼这奇迹和神秘的蝴蝶泉。
   我快三十岁时,这个愿望实现了,我带着几千公里的征尘,憧憬与疲惫来拜访蝴蝶泉,而心中的神秘却被怅然取代。
   蝴蝶泉座落在大理城边,背后是沉默刚毅的苍山,前方是柔静清灵的洱海,旁边是沧桑的大理古城和竣逸的三塔,这几乎都是可以在中国旅游地图上找到的名字,蝴蝶泉的水流入到洱海,也许就是洱源,激活着这一方土地和人的灵气。
   去叩问蝴蝶泉的日子是在秋季,苍山的顶上似乎已经有了雪的痕迹,蝴蝶泉水已在清凉中透出寒意。也许是季节不对——我没见一只蝴蝶,问了很多人,说一年中都不会出现,“蝴蝶泉”只是一个概念了,我不由惊讶。现在看到的只有一眼泉,确切地说,是一股泉,泉水出处是一个六七平方的潭,半人深的水,岸边的石砌过,但不很齐,水很清,不太急,哗哗地流着,汇成不小的溪,流向洱海,像一种延续的诉说,又像一泓永远流淌的泪。
   在电影《五朵金花》的经典画面中,蝴蝶泉周围有着茂密的植被,纷飞的蝴蝶烘托着白族姑娘小伙的笑脸。在我的所见中,还有倚在泉口上的那棵树。不过现在已经枯萎了,黑黑地立在水潭上,孤独地昭示着曾经的辉煌。我突然不由得想起了黄山的迎客松,有媒体报道说已经枯萎,由于游人的踩、靠、拍照及更多的人为因素所致,玩在立着的只是塑料的制品(当然我未去过,尚不能证实),但我却觉出一种杀戮般的失落。
   蝴蝶泉的周围已僻成了一个大的公园,亭台轩榭很多,绿化几乎全是一丛丛的竹子,像一个家庭的后园,人工堆砌成一种超标的成熟,与周边旷野及人家极不相配。而蝴蝶泉就在这样的包装中出售着名气和洁质。门票并不低,好像要三十多元。我购票后径直奔向蝴蝶泉,两边有游乐场、旱冰场、烧烤店……,这让我觉得处在某个都市一角,蝴蝶泉的灵气、清新、自然、奇趣一扫而光。
   我虽是农村人,但也很少见到传说中蝴蝶泉蝴蝶聚会的奇景。现在的游人,包括今后的游人恐怕谁也没见过,也见不着了。音响、闪光灯、汽车的轰鸣、油烟……这会是蝴蝶留连的地方吗?蝴蝶是一种神灵,自从我看到《梁祝》后,我就觉得它不是俗物,那种昙花一现和超度的美让人震憾,而在以之命名的这一眼泉边,我寻不见她!我的追寻没有划上句号,这成为一个残酷的符号留在记忆里。
   泉周围少有草,都是秃秃的,有几棵树,却是那种很高的,离地很远才有枝叶,地上只是很远才有一两截树干,泉在较为平缓的地上,没有“沟”和“峡”的概念,有一种超出我意想的平淡与恬静。公园四周都砌了院墙,大门外宽广的停车场上来自天南海北的车排列着。红的、黑的、白的,就像聚会的蝴蝶。而见到的蝴蝶是在小贩手中的饰物,用玻璃弹簧装成的,五颜六色的翅膀,在阳光下颤动着,老大妈、小女孩、汉子们一个劲地追着要我买,实在不忍心拒绝追了我二十分钟的一个小女孩的推销,花十元钱买了一大袋,七八只蝴蝶饰物,栩栩如生,只有他们还在为这个奇妙的风景做着说明和追忆。我问小女孩,蝴蝶泉的蝴蝶什么时候有(我怕季节不对),小姑娘不顾思索地说:现在几乎一年四季都没有了,只是个名而已,要看就看我卖的吧,旁边的老大妈也这样说,一边也要我买她手中别的样式,我怅而无语。而“五朵金花”就更忙了,到处都是“五朵金花”,正值上学年龄的姑娘,总是五个一组,穿着白族的服饰,与游人照相,每人每次收五元钱,圆游人的“五朵金花梦”。同样很积极地招徕着客人,把白族“五朵金花”的好客之情引上了一种极端,我在这种纯商业的目的和殷勤中总觉别扭。当天南海北的人将这各自的“五朵金花”与自己的尊容装入相框的时候,我不知是怎样的一种文化和心态的组合。我在蝴蝶泉边徜徉时,来了三拨“金花”叫我合影,我婉拒了,她们口中的泡泡糖与蝴蝶泉水是有别的。
  
转载[文.在路上]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