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静思-个人文章

记忆的随笔

静思
2006-05-16 00:01   收藏:0 回复:3 点击:4776

      (一)
   丽整理着被儿子弄乱的书橱,无意间一张照片从几本书的中间滑落下来,丽捡起来,照片上的女孩十八九岁,短短的头发,清秀的面庞,调皮的笑脸。忽然她的眼神定格在女孩戴的那条项链上。
   关于他的一切,丽早已放在心灵的最底层,很多年都不愿想起,没想到这条项链还是剥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当年,曾以为一切都已烧掉,却不知这照片怎么会幸存下来。照片上的女孩就是丽,而那条项链则是枫送她的。
   高三那年,从县重点高中转来了几名补习生,其中就有那位送丽项链的枫和丽现在的老公辉。县城重点高中对于这些农村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也许是爱屋及乌,这几名同学也就成了全班的焦点。而丽却不以为然,重点高中有什么了不起,当年自己也上线了,要不是因为年纪小想家跑了回来,今天也不会坐在这里。但丽的这种心态并没有保持多久,枫很快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倒不是因为重点高中的背景,而是他那英俊洒脱的外表和机智善辩的思维,那是种很微妙的感觉,丽自己也说不清。个子高高,白白净净的枫总是出现在脑海里,越是想摆脱越是清晰,挥之不去。而且女孩子的直觉告诉她:枫对自己也很——
   记得,那天是枫的生日,又恰逢周末,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去给枫祝贺,丽没有回家,当然也去了。大家凑钱在一家饭店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席间,枫一直被女同学们簇拥着,神采飞扬,犹如“众星捧月”,丽不在其中,她独自坐在一边,看着他们欢声笑语。丽喜欢这样———当别人激情高涨,尽情欢乐之时,她却异常安静,尤其是有枫在的时候,越发的与众不同,因为她相信这样能吸引枫的注意力(现在想起来,才感觉当时的单纯和幼稚)。果然,枫很快就抛开重围,向丽走来。
   “你好象不高兴?”“ 怎么会呢?”丽摇摇头,依然很平静,但心跳却加快了许多,她微笑着举起酒杯(其实是饮料):“生日快乐!”两个杯子轻轻碰在一起......
   枫为她唱了歌:当时正流行这首《摘下满天星》,那是不久前丽教他的,枫很有唱歌的天赋,嗓音浑厚,富有磁性,丽几乎被他的歌声所陶醉。那晚,他们说了很多、很多......丽还不时用一种得意的眼神去瞟那些被枫搁浅的女同伴们,看着她们嫉妒的样子,丽有种胜利者的喜悦。
   枫承诺在她十八岁生日时要好好为她庆祝,可惜,丽满十八岁时,已经是高考结束后,枫不在身边,没能实现诺言,甚至都没有听到枫的一句祝福的话。
   也就在那晚,他们相约:以学习为主,暂时放弃与学习无关的,一起努力,实现上大学的梦。
   此后,在一起学习成了他们的常事。和枫在一起,丽的思维显得更加敏捷,活跃。
   教室里,操场上,校园的林荫路下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除了学习,他们也谈到生活,理想,未来......但彼此都遵守诺言:把那种酸酸的感觉放在心灵最深处,谁也不去触动它。每每这时多是枫在高谈阔论,丽总是那样认真的听着,时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在丽的心里,枫近乎于完美,他的一切令她陶醉。
   他们走得近了,很自然的就引起了别人的非议,在一次作文竞赛中,丽和枫分获一,二等奖,有的同学形容他们“比翼双飞”。班主任也似乎察觉到了丽的变化,开始找丽谈话。一向器重丽的班主任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丽并不作何解释,她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和枫之间的约定,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为了实现那个梦,他们甚至连手都不曾拉过一下。但却有种默契,枫会在她不高兴时逗她开心,会在她饿肚子时悄悄的放一包饼干在桌格里。丽固执的认为:枫能带给自己学习的动力。她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几次模拟测试中都名列前茅。但枫的成绩却很不理想,几次丽都想问他:为什么?可每次都欲言又止。她害怕是自己影响了他,每到这时,枫似乎知道她想说什么,就向丽解释,那些诸如“马虎大意,老师判错了,哪一道题耽误太多时间了”等等理由让丽感到安慰,但又很为他惋惜。日子就这样过着,他们依然一起学习,散步,谈心。有过高三经历的人都知道,那简直是一段“水深火热”的日子,而丽不但没有精疲力尽的感觉,反而每天精力充沛,她把这一切都归功于枫,是枫让她觉得轻松,快乐,让她的天空总是蓝色。
   (二)
   高考的考点设在县城。丽住在一家旅店。高考的第一天。丽早早的起床,洗漱完毕,离开考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她想出去买点吃的。可外面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大雨,很急,瓢泼一样。丽站在旅店门口正在为难,远远看见一个人走过来,走近了才看清是辉,身上穿着雨衣,手里还拿把伞。“这么早你来干什么?你不是住在亲戚家吗?”“我....没事”辉脸一红,说话有些吱唔。丽并没有注意他的表情,准确的说是从未注意过。“穿着雨衣,还拿伞干嘛,借我用用。”丽说着从辉的手里拿过伞,“你去哪?”“买馒头,这里的早餐是油条,我不爱吃。”丽边说边往外走。“你等等,外面雨大,我去买。”他将丽拉住,自己出去了。丽手里拎着伞,看着辉走进雨里,渐渐远去。辉虽然和枫一块从重点高中转来,和丽同班近一年,但丽的注意力一直都在枫的身上。辉应该是那种性格腼腆,不爱说话的人,甚至在丽看来还有些衣着不整。丽不太喜欢他的形象,虽也偶有接触,但丽对他总是敬而远之。
   丽吃过早餐,他们一块去了考场。路上尽管打着辉的伞,但雨实在是太大了,丽的衣服还是湿了,她下意识的摸了摸怀里抱着的坐垫,枫把它忘在了学校,她知道,枫胃不好,不能坐凉板凳的,就为他拿到这里。
   到了考场,丽的全身几乎湿透了,被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寒颤,辉赶紧脱下运动服递给丽;“去找个地方换上吧,大了点。”“谢谢,你不冷吗?”丽感激的接过来。“我身体壮,没事的,再说我还穿着半袖呢。”衣服实在太大了,瘦弱的丽被包住了大半截,他们忍不住都笑了。
   丽和辉被分在同一间考室,而且座位还斜对着。考场的严肃气氛让第一次参加高考的丽有些慌乱。答题卡一发下来,丽就拿起钢笔写上了姓名和考号,象是和她过不去,刚放下笔,监考老师却宣布:答题卡要用2B铅笔填写。丽几乎是尖叫了一声。那位老师很负责任,他安慰着丽,拿走答题卡去想办法。丽就站在外面,急得直哭。辉也出来了,为她打着伞,在那里陪着,眼见着丽哭,不停的说着:“别急,别哭......”丽反倒哭得更厉害,辉急得直措手,忽然冒出一句话:“丽,你就用我的答题卡吧,我不考了。”丽被吓了一跳,哭声嘎然而止,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平时自己很疏远他,她不喜欢他的语言木讷,衣着不讲究,他们的性格相差太远了。她呆呆的望着辉,也许是怕她不信,辉又强调:“真的,不骗你,我今年也没什么把握,明年再考。”丽摇摇头,但不哭了。她想起了枫,说这话的如果是他该多好啊,对了,来县城一天多了,怎么一直没见到枫,还以为高考前他会来看自己,顺便把坐垫给他,他怕凉的,那么多考场去哪找他啊。丽的心里有些失落。可巧那位老师回来了,手里拿张空白答题卡。丽顿时高兴万分,辉也长长的舒了口气:“快去答题吧,记住:要稳。”丽点点头。
   第一科考下来了,丽感觉不错,和辉一块走出考场,外面早已雨过天晴,丽用手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忽然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急急的向这边走来,是枫,他终于来了。辉显然也看到了,转身走开了。丽没有心思去注意辉,不待枫走近,就嗔怪的喊道:“怎么才见到你呀?”接着又欢天喜地的把刚才的惊险告诉他。枫始终没有说话,他望了望远去的辉,等丽说完,很随便的说了句:“没事就好。”接着话题一转:“你怎么穿他的衣服?”丽察觉出枫似乎很不高兴,急忙解释,但枫却很不耐烦,不等丽说完,从丽手里拿回坐垫说:“谢谢你替我带回来。”还扔下一句让丽摸不着头脑的话:“没想到,辉对你这么好。”转身走了,留下丽一个人站在那里,她想不明白枫是怎么了,以前从未有过的。
   丽再遇到枫时,是高考结束丽要回家前,他们一块去了公园,这是他们第一次出去玩,也是第一次将学习彻底抛开。那天骄阳似火,而公园里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他们的手不自觉的拉在了一起,但却沉默着。许久,枫从衣兜里拿出一样东西,打破了沉默:“丽,送给你留个纪念吧。”丽接过来,是一条白色项链,上面还坠着个“十”字架,“好漂亮啊!”丽不自觉的喊着。“愿它能保佑你一生平安。”枫说着把它戴在丽的脖子上。丽感觉从未有过的幸福,就在那天,丽有了初吻的滋味。
   那年,丽就要满十八岁,而枫大她三岁。
   (三)
  
   丽如愿被一所大学录取了,而枫和辉都落榜了。丽高兴的同时,又为他们可惜,尤其是枫,在丽看来,他应该是很有把握上线的。
   丽就要开学了,而家里却为学费犯愁。丽的哥哥和姐姐也都在大学读书,父母四处为他们筹钱。辉突然来到丽的家里,让丽感到很意外。“我打算再来这里复习,顺便过来看看,你的学费准备齐了吗?”丽有些不好意思,含糊的说“快了。”哪知辉从兜里拿出一沓钱:“拿去吧,等有了钱再还我。”丽有些不知所措,“你哪来那么多钱啊?”“家里的,我和父母说了你的家庭情况,他们很支持我。”辉一改往日的腼腆,显得很平静,他的真诚让丽不得不收下。接过钱的一瞬间,丽觉得自己欠他点什么(当然不是钱)。辉无意中说了句:“枫也要来复习。”“噢”丽应了一声。为了还辉个人情,父母让他住在家里,总比住校好些,顺便也能辅导刚上高中的弟弟。丽觉得有机会要向枫解释一下。
   丽在大学的一年里,经常给他们去信,当然写给枫的更多些,内容与辉的也有所不同。
   第二年,辉被丽所在的大学录取了,而枫却再次落榜了,这让丽感到意外。她简直不知道该怎样去安慰他。一个月后,丽接到了枫的来信,说他选择了一所委培院校。临走前,枫来校看丽,告诉丽:这所学校负责推荐工作,可能会留在那座城市。丽看得出他对此很满意,丽也为他高兴,并相信健谈的枫有这个特长,会做好的,但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丽去车站送他,但没有进站台,她不愿看到长长的列车载着枫远去。枫一个人背着包裹进去了,一直没有回头。丽想叫住他,但却发不出声,泪水早已模糊了视线,哽住了咽喉。她有种可怕的预感: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丽被这突如其来的感觉吓坏了,“呸,呸,呸”真晦气,怎么会冒出这么个想法。
   (四)
   丽拿起笔想要给枫写封信,可对着洁白的信纸,大脑一片空白,以前他们每周都要通一次信的,已经坚持近一年了,读信,写信简直成了她最快乐的事。可是最近枫的回信越来越少,,内容也越来越淡,都是些习惯的问候,到现在已经两个星期没有他的消息了。丽的心里有种恐慌:是不是枫变了。丽胡思乱想着,她提起笔这样写道:如果你能留在那座城市,能找到好的工作,我不会为难你的,还不如趁早结束一切......。这一次她很快收到了回信。丽拿着信的手却抖个不停,她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抬头望望窗外,外面正下着大雨。几分钟后觉得好些,她撕开信封,看着看着,泪水顺着面颊滴在枫那潇洒的字迹上。忽然,她猛的将信抓起,揉成团,又用力撕成碎片,然后疯了似的冲出教室,冲进雨里......
   接下来的两天,丽没有去上课,她请了假,一个人静静的躺在宿舍里,呆呆的望着天花板,她不相信:在枫的情感天平上自己会失重。枫会为了留在那座城市而寻找靠山,他根本不爱那个女孩,只是因为她的亲戚经营着一家规模很大的餐饮业。她很佩服他的口才,竟然能找到那么多的理由为自己辩解。她忽然想起朋友曾提醒过自己:枫很虚伪,有点华而不实。那时她还为他解释,还觉得朋友很多事,亦或是出于嫉妒,现在想起来是不是自己太单纯,她想起了枫的能言善辩,想起了那几次枫关于模拟测试丢分的原因......自己了解他究竟有多少啊。那个曾让自己魂牵梦绕的枫竟然一下子变的陌生了。丽恨他,她没有他所说的那种"大度",说什么"理解万岁",什么"万般无奈",谁来理解此刻自己心里的那份痛苦啊。
   第三天丽起床,把一切与枫有关的信件,照片包括他们曾共用的复习资料,还有那条项链统统拿到野外堆在一起,然后引着火,她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它们慢慢被火舌吞噬,最后化为灰烬,那曾是她的快乐啊,为了那段美好的回忆丽一直将这些带在身边,视为珍宝,而现在对于她来说:一切已毫无意义,那只会令她更痛苦,而她的回忆也将随着这灰烬被吹散在风里。此后,她再无枫的消息。
   (五)
  
   丽被分在了一所县城中学教学,日渐成熟的她曾后悔当初的冲动,何必要去恨枫呢,人各有志嘛,毕竟他曾让自己幸福快乐过,曾带给自己学习的动力,而且和他在一起,也从没有亵渎过自己。丽的心里变得宽容了,多年的怨气竟然消失殆尽,对着远方,她给过他遥远的祝福,希望他一切都好。
   已过了天真烂漫年纪的丽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她和辉举行了婚礼,尽管在这之前她得知辉的身体很不好,但她还是瞒着父母决定照顾辉一辈子。婚后,他们的日子过的清淡充实,温馨甜蜜。
   如果不是那次辉出了车祸,不是在医院里遇到高三的老同学,也许丽永远都不会有枫的消息:毕业后,枫如愿在那家餐饮业当上了一个部门的经理,就在他要结婚前却被查出已是肝癌晚期,年迈的父母将他接回老家,眼见着生命一天天耗尽,而他的那位未婚妻却始终没有来看过他一次。到现在枫已离开这个世界四年多了。老同学一口气说完,丽转身去了洗手间,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
  
原创[文.浮 世]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