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张望-个人文章

我和父亲

张望
2006-04-17 21:37   收藏:4 回复:41 点击:6851

    编者按:
  
  一颗勇敢的心,一颗慈爱的心,一颗父亲的心。
  
  ------------------------------------------------------------------------------------------------------------------------
  
  我和父亲
  
  父亲十六岁那年,爷爷、奶奶相继过逝。他借债掩埋了老人。扔下只有八岁的小叔,背着个行李卷跟一个地质队招工走了。
  
  瘦弱的父亲被单位安排烧生活茶炉,聪明勤劳的父亲,不满意自己的工作,就在工余时间,喜欢上了氧焊,他利用业余时间给氧焊师傅提水到茶,打扫卫生,帮下手。那位老师傅在感动之余,便给单位领导反映收父亲为徒。那时的技术工种学徒要三年期限,可父亲不到一年就掌握了氧焊技术。
  
  在单位有了技术,每月有了固定收入。除每月寄给小叔生活费外,他还清了债务。几年过去了,父亲积攒了些钱,和妈妈成家了。我见过父母的结婚照,21岁的父亲,18岁的母亲是那样英俊漂亮。
  
  他们租住的公房和外婆、舅舅住一个四合院。在我出生的第二年父亲的单位搬往省城,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在这个四合院一住就是九年,在我8岁那年父亲的单位又搬了,可这一年我们举家跟父亲随队了。在这之前,父亲的面孔在我的记忆里很模糊,只记得每到过年父亲提着一兜大苹果和一大块猪肉。在家待不到过十五就走了。
  
  我们一家住进了父亲单位新盖的家属院里,原想这下好了可以天天和父亲在一起了。谁想,父亲每年开舂要随工队到野外去工作,只有冬季在单位上班。这时的父亲已是个多面手了,在单位是个响当当的技术骨干。除氧焊电焊外。他已经能修理单位的各种机械设备了。一年就只在过年休息个七八天,可就在这七八天里也不得安宁,时常不是在年三十或初一总被领导叫去修理生活用水的抽水泵。父亲是个内向人,不善言谈,只知干活。在单位被誉为“老黄牛”,年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可大过年的。母亲总有抱怨,每到这时父亲就押着嗓门说:你知道个啥,舂节加班有好几元的加班工资呢。这时母亲无言。
  全家五口人时,还靠父亲的那点工资生活,在父母的争吵中我还得知,在弟弟出生的那年,父亲背着母亲,积攒了些钱为小叔讨了个媳妇,这件事好象一直困扰着母亲,她总担心父亲把钱往老家寄,因自家的日子还过的紧巴巴呢,不时要靠母亲不停干零工贴家用。
  
  父亲没文化,只在工作初期参加过扫盲班。76年入党时我给他写的申请书,他在野外写给母亲的信,有初小文化的母亲也看不懂,每次母亲总让我读,我是根据前后的意思猜出来的。因此父亲很注重我们的学习,只要有时间他就要看我的作业,他只看对号和差号,那时连考试都是开卷的,父亲就更好胡弄了,但他认死理,每天逼我练写两篇钢笔字,说我的字象狗爬的一样。
  
  记得在我上初二的那年冬天,我玩心不改,不是拿着弹弓在上学的路上追逐小鸟,就是在放学后跑到河坝去溜冰,多次上课迟到或回家很晚。班主任多次带话给父亲,可他没时间去学校。在一次中午放学后,我溜冰掉到水里。弄湿了棉鞋和棉裤。父亲看到此情景顺手拿起炉钩子,在我的屁股上一顿猛抽,父亲说这是老帐新帐一块算。我没哭也没躲,任他抽打,越这样父亲抽打的越厉害,我被打的爬到地上,母亲实在看不下去,拉开门让我跑,我不跑她就不顾一切的护住了我。这也许就是父亲遗传给我的倔强的性格吧。下午我忍痛去上学,晚上父亲看到我蹒跚的脚步和爬着睡觉的姿势,他强行扒了我的内裤,用热毛巾为我热敷。母亲在旁流着泪怪怨父亲手太狠,我也差点流泪,可我把溢在眼眶的泪水咽了下去。第二天,父亲虽给我请了假,但我还是在他上班走后爬起来去上学了。
  
  父亲虽没文化,可他希望我们能多读点书,在我不成器令他失望后,硬是把妹妹给“逼”的上了大学。就因没文化在单位也就只能当个班组长,可父亲的记忆出奇的好,又肯动脑子,因此技术全面且过硬。在他任机修班班长的十几年里,全班20多人在他的带领下年年被评为先进,他也多次被评为各级劳模。
  80年底,我正好也十六岁,高中毕业后背着父亲应征去入伍,当单位打电话把父亲从野外叫回来时,一头雾水的父亲才知我要去当兵且木已成舟。他再没有多说什么,就拿出近一个月的工资,给我买了块“蝴蝶”牌彩色面门手表。这块表在当时的部队里也算奢侈品了,全班就我这一块。夜间我们拿着它站岗值哨,第二天才传到我的手里。我从未见过父亲流过泪,可在我穿上军装踏上火车的一瞬间我分明看到站在月台上的父亲向我挥手之时有两滴泪珠挂在脸上。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后悔为什么不写信和父亲商量一下呢,就轻易做了决定。
  
  入伍后第二个冬季的一个早晨,父亲带着很多吃的到部队来看我,只一年没见面的父亲似乎有些苍老了,我的心里一阵酸楚。那天我带父亲见了连干部,请了假,和父亲到附近的县城去转,在路上,父亲问部队的伙食好吗?军营生活苦吗?我能吃的消吗?在这一年当中我身高长了7公分,体重增加了20多斤,这是父亲最感到欣慰的。父亲又给我买了第二件奢侈用品,一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我和父亲又照了张像,这是40多年来我和父亲的唯一一张合影,我戴着“雷锋式”的棉军帽,父亲戴着兰色的布帽子,是半身像。这张像后来被父亲放大上彩并镶嵌了镜框,至今还挂在他和母亲的房间里。
  
  父亲临走时带我到饭馆吃了顿饭,点了四个菜,都是有肉的还有很贵的鱼肉,可父亲出门从舍不得吃炒菜,看到我狼吞虎咽的吃相,父亲会心的笑了,笑的那么满足,那么从容,到现在想起来我都能感到父亲那一刻的笑容。可在离我上了火车时,四目相对的刹那间,我和父亲都有泪光在闪。
  
  84年我复员后和父亲在一个单位工作,第一年我拿回来600元钱。和父亲商量后给家里买了台黑白电视机,用剩下的钱托我的战友买了当地产的特紧俏的酒,除夕夜我们爷两对酌了一斤多,哪天我们聊的很开心,像朋友一样的聊天,酒后的我无拘无束,酒后的父亲说了他半生中所说的话。
  
  父亲在单位口碑特好,我也不想给他脸上摸黑,他是个“老好人”但他认死理,就得了个“强牛”的外号,渐渐我知道了他有极强的个性。在我们共同工作的年间,有一次我们同时站在颁奖台上,戴着大红花,被单位传为佳话,正如虎父无犬子,我也在24岁时入了党。
  
  父亲的精神和人格始终激励着我鼓励着我。可在94年那年他被宣布即将退休时,劳作大半辈子的父亲病倒在上班的路上,幸亏被单位职工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方脱离危险,父亲被诊断为血液过稠,大脑供血不足,是脑血栓的前兆。好在父亲碰到一个和他一样敬业的老医生,只住了30多天医院就出院了,这个老医生用他自己潜心研究的中医处方为父亲抓药调养。出院不久父亲就退休了。十几年过去了父亲虽已满头白发,精神状态还是很好。
  
  父亲在退休时和大多数老人一样经历了失落、彷徨,刚开始还到处找活干或给别人看大门,后经我们多次劝解才停止,现在已习惯了,但他养成的生活习惯始终没有改变,不论做什么事时间观念都特别强。
  
  我的父亲是个极普通且平凡的人,他的大半生没有耀眼的辉煌,可他在我们儿女的眼里是伟大的,每遇到困难父亲的身影总在我的眼前闪现,今只有一个愿望,就是祝愿父亲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和的晚年。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