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36013-个人文章】
春游太史祠
□ 36013
2006-04-17 05:28
收藏:0
回复:0
点击:5143
春日的阳光,明媚的照耀着大地,远处的黄河漂浮着薄雾,松柏翠绿,透着丝丝暖意,我有幸来到韩城西郊太史祠。
韩城太史祠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而修建的。距西安咫尺之遥,我却第一次来朝拜。先生的文章百读不厌,先生的写史精神如同阳光一样照耀在我的心中,先生的恢弘汉史如同黄河咆哮的涛声,依然长鸣在生生不息的一朝一代。
太史祠坐落在朝阳的山坡上,占地不大,垒砖墙围成,呈园林状。我们同行的几个人在大门口购买了门票,进门是青石铺道,凹凸不平,风雨剥蚀的残痕显得年代的久远和道路石头的厚实,山道较宽畅,人为的在右手悬崖处修建了铁索链,也许暗示人生的坎坷和风险;游人不多,远处的坡道上有两个姑娘在留影;左手边有块平坦的场地,几个石马石兽点缀在场中的草地上,也许供人们留影纪念的,断裂的石马头颅用用铁钉连接起来,明显的裂痕是历史变迁的罪证。场地的周边矗立着八、九块石碑,上面刻记先生的文章,残缺不全的字迹依然讲述华夏文明的渊源,我触摸石碑的文字,感觉就象触摸先生酷刑下追求真理的脉搏,残存的棱角清晰的阴文,和先生爱憎分明的个性一样。
顺着山道漫步向上,约百米远,就是太史祠了。这里山路陡峭,窄小的台阶用城砖竖向铺就,最多能容三四人同行,右手边还是修建铁索链防护,左手边松柏葱郁,绚丽的迎春含笑开放,点缀园林最烂漫处就是这里了。台阶较长,修建了三座门牌楼和歇脚平台,门牌楼上都刻有后人赞誉的对联,我唯一清楚记得中间门牌楼的上联“汉史胜经文”这句了,也许这就是封建社会对司马迁的最高评价了;台阶的尽头是司马迁的塑像和大殿,这里堆满了千年来达官豪绅和各方名流对先生赞誉的石碑。大殿已不牢固,用钢管支撑着侧面的山墙,台阶边砖砌的围栏,也有裂痕,看来太史祠年久失修了。大殿后面是五子树,虬劲沧桑,枝杆扭曲向上,也许这就人们神传的无根树吧。
天气很好,站在这里,极目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公路上忙碌的汽车和下地的农夫。黄河依然被水舞笼罩着。唯一遗憾的是游人不多,可园林的服务人员较多,他们有的人在太阳下晒暖暖,偶尔还会聚二、三个扎堆聊天。
若先生地下有知,而今寄生在盛名下的这些人又应该来给他们作列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