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lespoin716-个人文章】
悠悠怅想思古情怀
□ lespoin716
2003-08-15 16:56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63
最喜欢看的文章便是生于大陆,在大陆完成学业,而后因为那个时代的原因奔赴台湾那批人所写的文章,罗兰、琦君、季薇……一串串响亮的名字从大陆一直蜿蜒至那个小岛。在五四那样一个时局动荡的年代,有学潮、运动,带动的是一批批追寻真理与解放思想的青年。对了,石评梅与高君宇就是那个时期的代表。
那时的校园散发的该是如古书架里幽香,淳朴,如青烟缭绕的绿树红墙,踏着一路的落花,握一束丁香撑一柄油纸伞,发思古之幽情,唱今日之骊歌。五四时期女生剪的是齐齐的浏海,平平的发梢,一袭小青衫,小黑裙,三两成群手握书卷,或嬉戏,或对吟,或咏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外……”,呵,处于那样的情境真是一种幸福。从他们笔端流露的文字清新、婉约,又透着深深的古文功底,没有浮躁与功利,这岂是今人可以比拟的。
自然那时有封建主义的枷锁套在他们身上,有反抗的牺牲,有追寻趔的坚辛,也有一些无奈的放弃……但那才是激情四溢的人生,那种为理想而奋斗四处奔波,为冲破封建牢笼而抗争的人生,不就是一曲生命交响乐吗?
电视上在播石评梅与高君宇的故事,片名是《生死之恋》,这样一个名称,觉得实在有违评梅的才情,一个现代世界惯用的片名,如何与“三晋之才女”与“中华之先行者”的爱情融合呢。罢罢,又要扯远了。
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中有些什么被尘封了,连想要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那么困难,所说的文字都是那么生涩,冰冰冷,毫无感情,甚至都觉句子也不完整,以至于旧日里常有的铺纸挥毫都成了一种久远了的记忆。
是想乘着这个假期在静谧之中寻回多年前的灵魂与洒脱,回到家有着一种回归的安逸,但是也有压抑,有从童年、少年乃至现在都无法挣脱的压抑。从小在同学与老师眼中我都是快乐无忧幸福的女孩,没有人知晓我心中有一根绷紧我神经的弦。常想要逃,逃开这让我感到窒息的空间,但是却没有力量走开,因为一些无法不考虑的牵挂,这样的牵挂与亲情拖泥带水。
对于人生很困惑,就如人们所说在人生的路口上,每个方向都有着一条路,但却不知应跳上哪一条,一直希望有人能引导,告诉我人生是怎样的。我真只象个小孩,啃着手指甲一脸的无助,而我的成熟应该是看了那么一些使内心感觉安逸与世无争的文章,因而比常人多了一些审视自己内心的时间之因吧。与人应为善,应坦诚相处,可以邀来清风明月把酒言欢,也可以醉态推松曰“去!”,人们生活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就如冰心所心: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径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我想每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心中只有美好与快乐,而不是悲伤与忧愁。我也希望自己能一路洒下幸福的种子,和大家一起收获快乐与幸福,世界上没有战争,没有流离失所的儿童,就不会看到电视上那一双双使人落泪的眼睛,为什么会有战争,难道那些人就没有流泪的感觉吗?
总是胡思乱想天马行空,天仍然下着雨,心中仍有着悲伤,却已淡了。窗外的树在向我微笑,我也已露出了笑容,忧伤可以蚀我心怀,但希望每时每刻都在涌动,你说是吗?碰一下杯如何?!哈,我这杯中可不是酒,而是一杯MAXWELL!
———— 无法写下什么,看到这旧日写给朋友的书信,
就想把他放上,是为告慰久不曾写信的心情也好,
还是为什么也不能写的失落也好。
看看,还不错,虽然,那也是在失落中写的淡淡文字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