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般若草-个人文章

南怀瑾词典·论语(12)

般若草
2006-04-12 08:52   收藏:0 回复:4 点击:3418

    论语别裁(上)
  (66)【阴功积德】——照现代的话来说,团体、社会、政府做的公益事业就叫社会福利。中国古代有没有福利思想?假使有研究社会问题的,这个问题要注意,在中国历史文化里,好像找不出社会福利问题的记载,事实上有没有呢?有!社会思想早有了,社会福利思想也早有了,过去都是偏重于个人做,以个人的立场,做社会福利事情,这是中国的道德修养,告诉人,有钱做做好事,修桥铺路,再不然夏天在路上摆一些茶缸。我小的时候就看到过。每到夏季,家里忙得很,天天都要烧茶,大锅大锅的烧,多少里一桶,放在那里,不要钱的凉茶,大家尽管喝。很多人家都这样做的,这些都是社会福利。中国过去的社会当然是以农业为基础,由个人做社会工作,做社会福利,认为这是一种美德,所谓阴功积德。
  
  读感:我记得在外婆家,街坊邻居有急难,大家就“起会”,就是每人量力而行,五元十元不拘,凑到一起,“头一会”的钱就给急难的人,然后大家各自按自己入会的基数,逐月如数缴“会钱”,大家商量排好会员次序,由会头负责收发,经济条件好的不等钱用的依次最后拿“会钱”。这就是自发的群体互助式的福利救济。我刚参加工作时,一同事家里有事,我们十二个女子也学着打了一个“会”,一人20元。这里说“打会”,不要十分钟,女友就拿到240元钱,匆匆上邮局,解决了燃眉之急。以后她每月缴会费20元,正好一年缴完,相当借贷分期付款。如果二十个人起会,这“会”就得二十个月才能结束。啊,这就是社会福利!是建立在同事朋友之间友爱诚信的基础上,契约在心。若是现在,谁忽然遭难,十来个朋友起个“会”,每人三百五百,一笔会钱就是叁千五千,可救朋友急难,也是一种朋友相帮的方式。只是要彼此诚信,会头要负责。这种方式,不是好朋友或朝夕相处的同事,就不太方便了。
  
  (67)【道德仁艺】——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假如有人问,孔子的学术思想真正要讲的是什么?可以大胆地引用这四句话作答。这就是他的中心。也可以说是孔子教育的真正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
  
  ①根据原文“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育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于是否能做到,是另一回事。
  
  ②“据于德”立志虽然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和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就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如果根据这里的四点来分析《论语》中所讲的道理,有许多都是“据于德”的说明。
  
  ③“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在的则是爱人爱物,比如墨子的兼爱,西方文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何发挥,在于对人对事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④“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则属于乐。
  “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
  “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架飞机、太空船。
  “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
  “数”:则指科学方面。
  凡是人才培养,生活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则,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
  
  【读感】:人生应该“志于道”,有远大的理想目标,然后努力奋斗。自己这一生完不成没关系,自有后来人。就是失败,也可启迪后人。大的社会民族事业,要几代人去奋斗。大的私产,也往往是家族几代的经营才光大。电视介绍:小伙子冠生,最初在上海街头买小吃,好象经营了90多年,后来发展为“冠生园”品牌。如今的冠生园集团公司,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老字号代表。所以,后人的先进成果,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我们现在参与的事情,你不知道几百年后会怎样,但只要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需求的,都是伟大的。
  所以,我们不论在什么行当,具体什么专业,都要努力地工作,立足求精,光大自然相随.
  
  
  

作者签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清静为天下正。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