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泥巴-个人文章

西南之旅(四)-四川

泥巴
2003-08-12 06:41   收藏:0 回复:9 点击:1103

    一、乡城
  
  进了四川,由于下雨,路况很差,一路走着盘山路,一面是山,一面就是悬崖,往下看时,都是胆战心惊。司机还会开的飞快,偶尔还错车,吓得我一路上不敢睡觉。路上,我们的车还遇到了泥石流,车停在那里,前面不断有石头滚落,司机观察了半天,一踩油门冲了过去。冲过去的一刹那,真是感动,直想找个人抱头痛哭,车上的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到了乡城才知道什么是天高皇帝远,车站的售票员不卖票,除非你住在她家开的车站旅馆。到旅馆一看,实在不敢住,我都担心半夜会被耗子吃了。没办法奢侈一下花了45元/两个人,住了个三星级酒店的四人间。订房时,跟服务员说了车站的情况,让酒店帮忙订车票,服务员订完票,还在感叹真是聪明的孩子。这是我至今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一直坚信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在外就是要增加这种阅历,这种变通的脑筋。
  
  说是四人间,这种小地方,根本没那么多人住,就是屋里四张床罢了,最后还是我们两个人住。屋里有电视,还有凤凰卫视台。出去又吃了顿东北饺子,发现人们煮饺子都用高压锅,开始很纳闷,仔细一想才明白,忘了这个地方是高原,有3000多米。中学物理课讲过,高原的人做饭都用高压锅的,走了一路的高原,现在才发觉,一直就是这样缺乏观察。晚上出去不安全,就在屋里看电视,印象很深,那天下午正好小泉参拜靖国神社。
  
  二、4000米的理塘
  
  早上继续坐车去理塘。这种地方已很少有游人了,车上大都是当地人,除了我们外,还有一个喇嘛和一个日本人同去理塘玩,于是四人同游。一路上翻山越岭,光5000多米的山口就翻了好几座。这种地方游人少,自然就漂亮,举目望去,绿油油的一片山峦起伏,看不到一个人,只有牛羊在吃草,公路上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理塘就坐落在群山包围中的草原上,出了城就是草原,没有任何的过渡。很小的镇子,住宿只有5元一晚。海拔却高的吓人,4000米,比拉萨还要高出300米。在街上,只能缓步前行,稍走快一点儿,就心跳加剧。爬了一座也就是10米高的小坡儿,我愣歇了两次。去四川甘孜州最大的喇嘛寺,没有门票,没有游人,也没有任何商业化的东西。这才是真是的寺庙能给人的那种庄严肃穆。大殿里僧人在念经,门上挂着围帐,我起初不敢进,后来看见同行的喇嘛走进去,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于是我也有恃无恐的跟着进去,听他讲壁画的意思,到是懂了不少藏传佛教的东西。吃晚饭的时候,正好新闻联播,都在谴责小泉,我们很尴尬,谁也不说话,最后还是那个日本人先说:“没关系,我无所谓的。”才稍微缓解了一下尴尬的气氛。
  
  晚上去泡温泉,司机问要去什么档次的,我们说要最好最干净的,一问价才只是一个人5块。一个人一个屋,里面一个水泥池,旁边接着管子,把堵着水的东西拿出来,水就流进池子,大概40多度,泡起来很舒服。洗完出来时,天已全黑,四周没有一点儿灯光,我伸手在面前,一点儿都不夸张,一根手指都看不见。猛一抬头,吓了我一大跳,从没感觉离星星这么近过,仔细一想也是,这里海拔4000多米呢。以前看过的所有描写星星的词都觉得不过瘾。银河清晰可见,星星多得都分不出星座了,还可以看到卫星在天上移动,真想找个睡袋,晚上睡在那里看个够。我们看星星的那种痴迷劲儿,也让当地人好惊讶。我们一路上大惊小怪,早已习惯了这种眼神,现在都懒得去解释了。那个喇嘛和日本人还要在理塘多享受几天,我们赶着去三峡,只好在此别过,后会有期了。
  
  三、成都小吃
  
  突然从小镇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很难适应,周围的人不再悠闲漫步,而是匆匆而过,一种都市特有的繁忙。有时还觉得有点儿害怕。道路繁多,交通拥挤,人也不那么和善。如果让我选择,我宁可住在小镇,一个小时就可以走遍每一条街,陌生也变得不陌生了。在成都只停留了一个晚上,记得的还是一个吃字。成都小吃确实名副其实。几十元的套餐,上了满满一桌子,一个个小碟子,每样都有点儿,从合乎游客们什么都想吃,却只有一个肚子的心理。吃起来,香辣结合,相得益彰。从成都到重庆放弃4个小时的高速大巴,选择12个钟头的火车逛荡一晚上,省了100块的车费,还省了一晚的住宿费。现在虽然还是学生,恐怕也不会再为了100多块受累了。已然觉得自已越来越不能吃苦,天知道,工作后,有了收入,会奢侈到什么样子。
  
  四、重庆火锅
  
  在重庆利用半天的时间去了渣滓洞。我从小受的革命教育还算深刻,江姐的形象也铭记于心,尤其是那句,“上级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这些是我们组织的秘密,不能告诉你们!”只是一直觉得这样说有点儿傻,要是我,就来个死赖着不承认好了。再加上高三时边哭边读完的那本《红岩》,更是加重了渣滓洞一行的砝码。一直有个受累的毛病,就是非常喜欢去历史的遗迹看,尤其是在读完一本有关历史的书时,总想亲身看看能不能找到书中故事的些许痕迹。去渣滓洞也是此种性格使然。一遍参观完,她留给我的是印在脑海里深刻的一棵,我留给她的是我的泪水。
  
  说完了正事,就又该说吃了。到了重庆,怎么都要尝一下鸳鸯火锅的。行前有人说,吃鸳鸯火锅,先吃红汤,辣到不行再用清汤救命。刚开始吃,我就大呼上当,清汤哪里能救命,最后还是灌了几杯冰茶,才恢复了战斗力。不过再也不敢碰红汤了,偶尔嘴馋,也是浅尝辄止。这一吃,居然耽误了上船的时间。想起九指神丐洪七公食指大动时的馋相,恐怕我也毫不逊色呢。虽然在家时,吃饭好像喂猪;可一出门,决不会轻易放过任何小吃,在成都,满大街找赖汤圆,可惜只找到旧址,汤圆没找到。人们说起版纳,都是如画的风景,而我现在对版纳的唯一记忆就是八角亭的烧烤。而对昆明的记忆就是米线和芒果了。
  
  五、三峡
  
  晚上从重庆港启航,开始了三峡的游程。即庆幸能在三峡工程竣工前来三峡,有后悔没有早来,因为那时水位已经涨到100多米,早已没有了原来云烟笼罩,如临仙境的感觉。就像带了一副近视眼睛,一切清清楚楚,神女峰也没了面纱,左看右看就是一块石头而已。说实话,三峡之行比起前面的行程来说,逊色了不少,所以感觉也没那么深。只是过葛洲坝时,终于知道课文里学的过葛洲坝是怎样的情形,多少有一点儿新鲜感。在船上听了一首小齐的歌,歌名不记得了,只记得有一句大意是,在外闯荡了很久才发现最温暖最想去的还是那个家。当时真是把自己都感动了,出来一个多月,还真有点想家了,我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感觉。回来后一直在找那首歌,可惜到现在还没找到。三峡不过如此,现在说起来,也不过是到此一游罢了。说不得,只好给游记来个蛇尾了。
  
  到武汉时是半夜12点,下了船,街上空荡荡的,码头离市中心也很远。找上门来的旅馆不敢住,想跟导游住饭店,一问要100多。于是,我们两个女生背着硕大的旅行包,深更半夜,在武汉的街头漫无目的的逛,说实话当时很害怕,用恐惧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还好我看到一个住宿的牌子,一问20元,标准间,还可以洗澡。当时觉得是自己运气好,现在想起,还是老板照顾,因为在我们后面去的人交了80。睡了半宿,第二天,游了黄鹤楼,鸡肋,没什么可说得,写累了,回家喽。
  
  六、回家
  
  晚上踏上回北京的列车。虽然只有十几个小时但已经迫不及待了。快到北京时,坐在我对面的人买了一张北京地图,打开地图时,对面的小女孩大声感叹,北京好大呀!是呀,北京很大,而且有一半的地方我都从没去过,但并不觉得陌生,毕竟那是到家了。火车渐渐驶进车站,又看见了路旁熟悉的建筑,想着老爸在车站接我,我就有周围很多人所没有的从容,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乡土情吧。
  
  我的小屋的墙上挂着副巨大的中国地图,每次回来,都会把去过的地方,行走路线标在上面,积累着有一天我得足迹能踏遍全国各地。大学以后,出门就再没做过飞机,即是为了省钱,也是希望在我的地图上将是我脚踏实地坐火车坐汽车,将各个点连在一起,而不是飞来飞去,最后只在地图上留下一个个点而已。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我的地图上加上重重的一笔,看看那个大大的圈子,就是一种自豪一种满足。
  
  在初中时,就有一个愿望,就是能走遍中国的各个地方,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次暑假总算有时间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花了35天的时间,从贵州到云南,进四川,走三峡,抵武汉,粗粗算来,行程超过1万公里,也算是我的万里长征吧。路上的感触也实在不少,罗罗嗦嗦的写了一大堆。
  
  王国维说,文章之妙,在于“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我写的文章离此相去甚远,情、景、事都有所涉,尽全力向着这个方向罢了。
  
  我是个懒人,本不擅长文字,写游记就好像GRE考试的程序一样,看机警,考试,写机警。出行前曾看过不少此类的游记功略,受益匪浅。现在也把自己一路上的见闻记下,给那些将要远行的朋友们。
  
  最后附上此次旅程的简单行程,算是对游记中不清楚的地方的一个说明吧。
  
  简单行程:北京——安顺——六盘水——威宁(草海)——昆明——大理——丽江(泸沽湖、虎跳峡)——中甸(德钦)——乡城——理塘——康定——泸定——成都——重庆——岳阳——武汉——北京
  
原创[文.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