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陕西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人生如歌 收藏:0 回复:1 点击:1271 发表时间: 2006.01.12 20:52:56

洛南山记(之五)


  
  近一个月在洛南山中的奔波劳作,使我和助手们都有些疲惫,小李说长这么大都没爬过这么多的山呢,这回跑到洛南过爬山瘾来了。为保证工作质量和人身安全,我同电信局和西安的总经理商量了一下,决定休息几天。
  我和助手们在县政府宾馆里,晚睡晚起,信马由缰,好让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我把下步工作流程做了个简单计划,又整理了一下近来的工作记录,然后就与助手们闲逛大街。虽然在宾馆住了月余,成天早出晚归,很少与这里的服务员打交道,偶尔在大厅里遇到她们,只是微笑一下便匆匆而过,但她们纯朴气质,真诚的态度却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天中午才吃完饭,助手们领来一位服务员,兴冲冲地说:她家就在我们要去的庙台,想搭我们的车回家过年呢。我说好呀,我们正需要一位向导呢。那年轻的女孩在我取出的地图上看了半天,我问她家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发了一阵懵才回答说,没什么特别呀,就是山好高好大——怎么找不到我家在哪儿呢?
  我们都笑起来,她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安慰说,那可能是因你家村子里的人囗规模都不大,地图上就没有标出来,你只要记得路就行。她一脸轻松地说,我太记得了,村里有多少上山和出山的路我都知道,说不定上起山来你们还爬不过我呢。
  我看着地图问她,是不是这里的山最大?她指着地图说有座叫大圣山的最高最大,连她村里的人都很少有人爬上去过,平时很难看到山顶,老是有云彩飘在半山腰呢。因我们要上这座山勘察,听了她话,我与助手们皆面面相觑。
  第二天一早,电信局打来电话说,庙台乡的电信员老王到了,要我去见见他。我到了电信局,他正等在那里,还买了不少过年的东西,要随我们的车带回去。我看了他带来的工作材料后,问他那里是不是有个大圣山的地方也要上线路,他的计划中怎么没有关于这座山的工作计划,他惊异地问我们怎么会知道那山的,然后有几分不好意思地说:那山太高了,我怕你们上不去,就没有报,想等你们去了之后再具体说。我笑道你好狡猾呀,等到我们去了之后,木已成舟,再哄骗我们上山吧?电信局老赵说这座山实在太高,我们也感到不好走线路,你们先去看看再说吧。
  老王一边赔笑道:那山是很高,可风景好呀,山顶上还有一座好大的庙,里面还有和尚呢。我陪你们上去玩玩。
  我装出很勉强的样子答应了,老王很高兴,约好第二天一早就出发。
  结束了几天的休息,我和助手们精神都很振奋,一早起来,把东西都带好,叫上与我们回乡的服务员,车就上路了。
  从灵囗向北,路的两边尽是耸立的山峰,我们的车就在山峰间弯曲穿行,路面倒还好,大概是车辆少的原因吧。我与助手们望着车窗外的陡峭山峰,都有些发怵,女服务员却安慰开了我,说人家电力局前年也到这里施工,很快就干完了,估计不会太难干的。助手说,要是到这里旅游倒是件好事,青山绿水的,哪怕呆半年呢。正说着,老王让小李停下了车,指指前方一座云雾缭绕的巨峰说:看,那就是大圣山。
  我们仰着头朝山上看,山色呈很美的青色,耸入云霄,与其相比,旁边的山峰显得矮小了许多。巨大的山峰,昂扬向上间确实有种王者的霸气,难怪叫大圣山呢。虽然隔着茫茫云雾,我还是隐约看到近山顶处有一片青砖瓦舍,问老王那是否就是庙宇,他指着丛林中向上蜿蜒的小路说,就顺着这条小路就能到。眺望着云雾之中的山峰,助手们都有些跃跃欲试。老王说先到庙台乡上后,然后再说吧。
  车行至一山湾处,女孩叫停了车,我看看周围的大山,没发现哪有什么村落。她说还要沿一条小路走十几里才能到呢。小李下车看了看那条通她家的小路,笑着指着女孩说,难怪你要坐我们的车呢,你知道我们不会让你一个人走回家的。我说那你怎么不事先打个电话叫你父母接你呀,刚问完,就省悟到了我实际问的好多余,原来她的小村还没有通电话呢,正因为此我们才会来到这里的。
  于是我们又拐上了这条小路,山路崎岖不平,幸而我们的切诺基是爬山越野的好手,一路颠簸却无大碍,我忽然想起什么,便问女孩,你们这大山里没有蘑菇之类特产?她说当然有,不过那是夏天才有的东西,她歪头反问我说那还算特产,城里不是有卖的吗?
  开车的小李笑说,你好笨呀,城里的是人工种植的,你们这里是天然的,现在城里最兴的就是天然绿色食品啦。女孩说我家那东西多了,你们去了就随便拿吧,正这时忽然看到对面来了辆摩托三轮,女孩欢快地叫那是我弟弟的车,是我在城里挣钱给他买的。让女孩下了车,我们还有些不大放心地叮嘱了她几句,看着她一脸灿烂的笑,我们也倍感欣慰。只待她坐上三轮车挥手远去了,我们才掉转车头,继续沿着山根下的公路绕过巍峨的大圣山,到了群峰环绕下的这个小乡镇——庙台。
  在老王家停下车,看到另一层高地上,围着的院落中,有一排简陋的房屋就是乡政府。小小的街道上看不到人,显得格外地清冷,寂静。老王家在这里显然是屈指可数的富户,从他家那鹤立鸡群的高房大院就可以看出来。我们进了屋,一个小伙子向我们打招呼,老王说这是他的的儿子,在乡里的学校当老师,上个月才结婚。小伙子看上去很老实纯朴,黑红的脸膛,一看就是山里长大的孩子。我们正一问一答地说着话,一个穿着挺时尚的女子走了进来,小伙子说这就是他的新婚妻子,也在学校里教书。她微笑着落落大方地向我们打了招呼。她的出现使我们眼前一亮:这个新婚不久的妻子长得很漂亮动人,白晳的脸庞,衬着一头密密的浓发,再加上柔软挺拔的腰肢,真有如隔世再现的古典美人。
  听她说是丹凤县人,我们惊道:丹凤还出美人呀,原来只听说出过作家贾平凹,没想到还有这样气韵优雅的女性呢。听了我们的称赞,老王脸上现出很奇怪的神情,我留意了一下这对新婚夫妻说话间的语气,似有所省悟。
  那女子问我们能在这里呆几天,助手说要看工作进度,主要是大圣山太高了,爬不上去。听罢助手的夸张话,她轻轻笑着说:我还领学生们上去过呢,你们还会上不去?山上的风景又吸引人,边走还可以看看山上的风景,听听树上鸟儿的鸣叫,也不会有多累的。我说我们这些天一直在爬山,可象这种大山还没有爬过呢。
  她笑问在你们关中可没有这样的大山吧,我说山倒是有,就是没有这里的山这样大,也不长树,更没有水。她说以前肯定是有树,只是被人伐光了。我说这里环境这样好,可能就与人烟稀少有关系,而人少又与这里的大山有关。若是没有交通工具,人要出一次山可真不容易呢。我们又谈论起这里的经济状况,她说这里是全县最贫困的地方,在她学校,虽然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有优惠政策,但还是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因为上中学时就要到外乡去上,其费用就不是这里很多家庭能承受的了。
  正说着,老王走进来问我先从什么地方勘察,我看着地图与助手商量了半天,决定先就近勘察,最难的地方大圣山明天再去。那女子很高兴地说要和他丈夫明天陪我们一起去上山,我稍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
  走出老王家,我看到不远处一块田里有车在卸什么东西,老王说是在为地换土,我们都有些惊疑,他说这地土层很薄,种的时间就是几年,如果再不换土,就长不好庄稼,我惊道那要花多少精力和劳力来干呀!老王说没办法,山里都是这样干的,习惯成自然,也不觉得是额外劳动了。
  我觉得一个地方的经济模式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环境状况,象这种耕作方式,反而会加剧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恶化,我以为是得不偿失的。倒不如发展一些适合当地经济条件的项目,如山林经济的梯次开发,适当的旅游增值服务,我想倒是可以一试的。
  我们先到附近的一个山村去踏勘,还没有进村就先看到一群狗在迎接我们,助手想起什么似的对我说,明天上山我们领上几只狗给我们带路。我说怪了,自从到洛南后没见过一只狗对我们不客气过,不论走到哪里,狗们都亲热异常地跟着我们跑前跑后,前呼后拥地象是来了什么重要人物。
  山里的夜来得很早。我们才从山村里返到乡里,呼啸的山风就随着夜暮一同到了,寒风中的小镇上看不到一个人,所有的房门都紧闭着,只是从窗口透出点点灯光,才让人感到些微的生气。乡政府门囗仅有的一只路灯随风摇晃着,把灯下我们的身影时而拉长时而缩短,更增添了这里冬夜的空寂和落寞。
  助手们情绪显然有些受影响,小李叹道:怪不得山里呆不住人呢,要不是为工作我也不会到这里来的。我笑道:这种清静你到关中会享受到吗?这里夜里虽然冷,但明天早上只要太阳一升起,那满天的透亮和清爽多宜人呵。助手们想了想说也对,那就明天到大圣山上再好好观风景吧,言罢大家都笑了。
  夜风中的大圣山,更是沉沉一片,突兀的山峰象要压在人的头上,随风呼啸的森林,如大海波涛般汹涌震荡在我们耳旁,恢宏浩大的自然仿佛在上演一出绝伦的交响乐,我忽然有些激动,好象心也要在这陌生的大山中,在风中,在夜暗中,飞升而去。
  明天再见!
  


文坛.在 路 上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落花风 Re:洛南山记(之五) 回复时间: 2006.01.12 22:24

    但愿你们真的能为山里人带去点什么.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