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站务读编往来版主:读编往来  文坛编辑部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人淡如菊 收藏:0 回复:0 点击:3105 发表时间: 2003.07.21 14:47:18

文字表面与表面文字—有关编者按的几点思考(转载)


  人淡如菊:
  关于文字,作者从编辑的角度去评述,呵呵,受益非浅,转来分享之。
  关于此文的评论,我选了客观的两贴。对于文字,我们可以采取任何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对待,不过,从中学习和提高,我想任何人都不会拒绝。:)
  文章比较长,呵呵。
  
  (下文转载自红袖添香)
  
  
  ==========
  评论:
  
  红袖网友 无刺 评论于2003-7-19
  
  
  文学评论之于文学创作高一个层次,对于作者创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也可以引导读者更深地了解原作。编者按该属于文学评论范畴,雪儿的这篇文章系统地概括了编者按的模式与特点、技巧与角度等,不仅有助于编辑水平的提高,对文章作者和读者也有启发。
  好文!
  
  ==========
  评论:
  
  红袖网友 紫袖斋 评论于2003-7-19
  
  
    所谓矿和金,一个网站的发展需要金的扶持但存在又需要矿。毕竟矿多金少。所以轻重偏颇,须得慎重。
    至于文字,窃以为最重要的是自知和定位。要清楚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做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抑或是济身于文坛有所作为,兴许若干年后也出一位张爱玲那样空前绝后的人物?
    什么是快乐?自己希望获得的,不过多背离自己的能力!
    我一直都很有自知之名,我的定位就是一名普通爱好者,涂文字的宗旨就是不自虐和虐人,尽可能地让看到的人觉得舒服。
    所以从文字里,我汲取的一直是一种乐趣,一种怡然自得。
   
  ===============
  
  
  
  文字表面与表面文字 文 / 冰雪儿
  ————有关编者按的几点思考  
  
  我在红袖三周年站庆时写过这样一段话:
  “推荐文章是网站宣传精品,宣传作者的一种极佳方式,但它也在无形中成为初学者的创作蓝本,盲目趋从的结果必会导致创作形式的千篇一律,这是绝对违背网络引导文学创作热的初衷的,编辑应加强这方面的责任感。”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愉悦读者的眼球,更能在心灵深处激起某种共鸣,给人更多的回味和思考。但在数以万计文字大军铺天盖地而来的今天,网络文学如同一座“矿山”,不仅仅是壮大了读者和作者的挖掘队伍,更加扩大了写作和阅读的层面。
  对于文学网站这种独特的文化群体,它在给文学爱好者提供自由、共享、宽容写作空间的同时,由于文化底蕴的参差不齐,精品之中不乏苍白无力的主观宣泄或是反传统的无主题创作,于是我们可能看到的往往是“废石”,“黄金”的含量微乎其微。
  对于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编辑责无旁贷地挑起“矿里挑金”的重担,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攫取那些有思想、有哲理,能让人反复咀嚼不能释怀甚至引起共鸣的文学作品。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每一个人都在用同样热切的目光期待,那些优秀的文字以出色的形式存在着,并不断浮出水面。
  
  一年之前,红袖推荐精品尚没有可规范参考的标准,也没有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由于部分编辑对文章的深度和内涵把握不够到位,导致了对文学作品理解能力上的缺陷和选择文章的一边倒倾向,这在当时不少空洞平庸的作品被推荐的情况便可得此结论。
  为了提高红袖的审稿标准,增强精品文章的推荐和宣传效力,编辑部开展了反反复复的讨论与商榷,推行了严格的二审制度,并对推荐文章要求责任编辑添加编者按,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精品文章良莠不齐的局面。这是每个编辑、读者和作者都深感欣慰的事情。有作者说,到红袖看推荐文章,最吸引她的除了文章本身,就是改版后的编者按。勿庸置疑,推荐作品的编者按形式,加深了读、写、编三方的沟通与交流,已成为红袖原创文学网站的一道独特风景。
   
  模式与特点
  编者按,写在正文之前,是编者推荐佳作、介绍优秀作者的一种强调、依据和补充,在文学网站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引导周围写作群体摆脱自身狭隘的创作倾向,拓宽文字思路,提高网站读者文字鉴赏水平的有效方式。
  针对单篇文章,编者按的模式各有差别。总体可粗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说明作者或作品的情况,提供理解正文的一些材料和补充;第二类是借题发挥,阐发编者的见解和看法,有时也可写成随感或短评。这两类都具有指导阅读的作用,具体采用哪一种形式主要取决于文章的体裁和题材。
  第一类属于传统的编者按写法,可换称之为导语。注重于文字的点面俱全,抽丝剥茧不厌其烦,追根溯源穷究其变,以引导读者通过推证和分析,形成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我们在学术杂志、新闻报刊上所见的编者按大多属于此类。我通常把这种概括主题,点明主旨的常规编者按写法称之为“模式写法”。它使读者对写作的目的,文章内容及结构形式一目了然,如果幸之内容出彩,或许会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如果内容枯燥,编者按又亢长如流水帐,则令人意兴索然,再无阅读的欲望。这种明确主题,归纳中心思想的写法,称之为“破”题,在文学领域里多用于长篇或纪实性文学作品中,在短、中篇作品中甚为忌讳。
  第二类属于延伸性质的编者按。片语零言,简洁利落、意到笔随,意尽笔止。它在内容和写法上不拘一格,喜欢因文而异,把依靠直觉的意象难度加大、过程拉长,从而转为想像力的无限空间。它也会用适宜的文字表现内容,但不惯于套用模式,而是或从作品中引出问题,提请读者开展讨论;或根据作品内容发表编辑的感想和体会,这种编者按通常长于综合短于分析,长于直悟而短于推证,文字初看较为晦涩难懂,需要结合阅读、思量后方可窥见一斑。
  这两类写法各持其长也各有所短,一个偏于理性,一个偏于感性。但我想,作为网络文学编辑,最佳的方法应该是结合,蔽两者之晦涩,淬砺二者之精髓,融会贯通,尽量使作品的内涵在短短几行字中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
  目前红袖原创文学栏目分为散文、小说、杂文、诗歌四大类别,另有歌词原创和剧本创作,编者按的写法应各有侧重,有所差异,当然,这几种在运用中可适当穿插,并无明显界定。只是文字的种类千差万别,思维断然不能停留在一种模式之上。
  一、对文章写作背景或作者的身份背景作出交待,通常用于专栏作者的推出,或是作品专题以及人物访谈。
  二、从作品中引出问题,启发读者,开展讨论与思考,多用于探讨性,诠释性和评点性的半理论半实际相结合的论述性文章,常见于评述性的杂文栏目。
  三、阐明文章写作目的,并予以适当的说明和补充,多是主题类征稿,部分也用到专访或是跟踪报道。
  四、“权威”点评,小议。通常用于对具有严格衡量尺度的专业性文章或格式较为严谨的文学作品,它的写作难度比其他编者按的手法明显高出一筹。如对诗歌词律、创新平仄格式的探讨,散文的文辞意韵评述,以及对观点性文章的考究,论证。
  五、概述作品内容,阐述文章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多见于长篇文学作品和作者系列文章的推荐、介绍中。
  六、应文而议,由感而发,寥寥数语却紧扣主题,给人留有足够的臆想空间,此类写法多用于抒情类和故事性够强的中、短篇文学作品。
  概而言之,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和必要性,从而凸现文章不同寻常的亮点。
  
  引导与思考
  引导与思考是编者按存在的重要目的,不论是编辑归纳还是引用文中话语,只要它能表达文章创作的精髓,或原义或引申之义或通俗之义或形象之义或理解之义均可。有人喜欢精辟独到的诠释,不描写,不修饰,一句话就直入主题;有人喜欢轻松简洁的引导,文字意境幽远,透出玄妙。但不代表美丽的文字就一定是浮浅的,深邃的文字也不一定非要写得象“白开水”。对目前红袖的阅读群来说,不需要编辑一再表白此文内容有多么好看诱人,概述多么全面,再一条条点评它的精妙之处,古板生硬的方式只适合于灌输式、添充式的引导。我们只需稍加提点,相信读者都能结合文章,明白编者按想要表达的意思和观点,明白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何在,这也算是阅读中的乐趣吧。
  所以说,写作是一种冒险,推荐同样也是一种冒险。一篇文学作品,可能看似平庸波澜不兴,实际却潜藏着惊心动魄,如果编辑总以一种眼光去审视那些先兆不明显的优秀文章,恐怕就无法洞悉平静的文字下面的汹涌激流。我们来画这样一个图表:作者投稿——编辑审核、推荐、写编者按——主编复审——读者阅稿——反馈作者,也就是说在红袖任何一篇作品的出炉,不仅仅是一名作者的辛劳;一个作者被得到认可,也不是一名编辑或一个读者所能决定的。
  同样,阅读也是如此。同一种文字,读者对它的认知深度取决于他对文章理解和引申的程度,也在于阅读视角的选择。读者不能习惯于思维定势,目光也不能总停在文字表面,毕竟表面文字和文字表面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是不一样的。
  得到启发是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之一,编者按只是给你指一条思考的线索,让你带着问题和疑惑去阅读,并不是急于告诉你答案。尽管编辑和读者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编辑是知内容而写编按,读者是据编按而读文章,就如同有人早早知道了球赛结果,在你兴奋焦急地期待时况转播时,我们是向你告之结果还是隐而不宣,哪一个更会让你心潮澎湃,充满期待呢?
  编辑按,首先它不是文章的重点,不能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其次它不能过于直白,也不能妄然地独下专断,毕竟编辑的水平也是有限的,也有个人喜好,如果喜欢以个人的意志来引导读者,那他不能算是一名称职的编辑。
  我们应多给读者足够的想像空间,应尽量剥掉事物表面覆盖的观念性、解释性的话语,因为这样的语言和句子只会搀杂封闭的、死亡的意象,不会让读者的意识唤起想象。手法毕竟还只是提写时的一小部分,但就深层而言,却远不止这么简单。
  作为我,以一个编辑和读者的身份去审视这篇文章时,我愿意聆听她文中字字语语想要表达的意境,而不是概括它的中心思想。我想只要我们贴近文章,客观了解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采取了一种怎样的笔触、文风以及表达途径,如何选择和运用了多种生动鲜活的刻画与描写,然后泾渭分明,有评论有叙述,言简意赅地给读者提供一个点或是线,而不是面。这样的编者按,才具备它真正的价值。
  
  技巧与角度
  编者按不是一种模式写作,深看多思是写好编者按的必经途径。无论是主题的挖掘、事实的考究、角度的转换,还是引导思路的转变,都是凭着编辑敏锐的眼力观察事物并进行缜密思考的结果。作为一名编辑,如果推荐没有坚定的原则,评述没有自己的个性,审稿没有敏锐独特的眼光,要想写好编者按恐怕是不可能的。
  写编者按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在众多类似的作品中,阅读推荐并提炼出想要给读者表达的文字,并根据文种做出或理性或感性的思考,表达要到位,触点要找准,对于每天刊发四五百篇稿件,实际经编辑手审核的稿件却是这个数字三到五倍的文学网站来说,真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编辑判定稿件的好坏,也只有一到两遍的时间,就算是字字细读,也未必能够做到完全的吃透精髓,领会意图。这种情况下写的编者按,实质只是一个感性的认识过程而已。谁又敢断定自己的评判就是绝对权威的呢?谁也不能奢望哪个编者按能够写出一种隧道般的幽深与霹雳般的亮度来,我们只能越过传统模式,要么空白要么出其不意,努力寻求别样的表达途径。
  对于单篇的文学作品而言,写编者按不是遵循套路,不是概述全面与否,关键是要有感而发,有事可记。“等因奉此”,应景凑数,空洞表态或言不由衷都会使人觉得无聊,不如不写。如果写好,能够给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为败笔。
  写作讲究技巧,编者按同样如此,对于一个文字网站的推荐作品,它的编者按不一定要求专业,权威。可以评点,但绝对不能称之为权威,可以略有差异,但不能谬之千里,更不提倡妄然的独下专断;可以抒情,但不能喧宾夺主。要把握好语言,语气的风格统一,尽量避开老一套,讲究艺术,讲究技巧,注重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力求多样性与丰富性。评述评述,述中有评,评中有述。我们不需要纯粹的“搭积木”,它毕竟是一种写法,而不是一种新的文体。哪怕读者没有真正读懂作品的意思,欣赏至少是做得到的。
  总说新鲜的事物好,写编者按又何尝不是呢?但如何能让编辑按耳目一新,是一个与作文章同样难度大的工作。“新”字是写稿和编稿的灵魂,是主要标准与主线。语言新才能使人感到“味道美”。如果说一篇文章就是一桌丰盛的午餐,编者按,就是不同风格的“调味品”,只是能不能调起人们的胃口,就看语言的功底和作用了。
  但由于对内容理解的深浅不同,写出的编者按差异也很大。我们不能要求每个编者按都要内容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采、有创新,但我们至少需要弄清它想要表达什么才能动笔。如果曲解了别人的作品去立意构思,都是偏离题意的。但在落笔时不能限制死主题,应该具备必要的启发性。一般说,点得越透,启发性就越少。
  我们可以规定编者按涉及的范围,而不规定文体,让每个编辑都有较高的自由度。只规定范围,是指内容只要与文章有关就不算离题。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写作方法应该是多种多样的,这也可以考查每个编辑的理解能力和想像力。有文体要求而不规定文体,是为了方便编辑选用自己最拿手的写法。所以说,无论选择哪种内容,哪种文体,哪种写法,在编者按都是允许的。
  目前红袖根据栏目不同,每个组的编辑各有自己的编者按特点:杂文的编者按简短有力,富有理论性和哲理性,能够表现思想内涵,引起读者的哲理思考,属于学究式的写法;散文和诗歌的编者按除了格律意韵的评点外,趋向于文字的空灵唯美,属于行云流水式的写法;而小说的编者按则易揉合二者的精髓,以故事内容为主线,或抒情或议论,方式灵活,文辞各异。
  其实只要读者能够细细琢磨风格各异的编者按,就会发现它代表了文学体裁的各异,还有编辑的审美观点、阅读喜好以及鉴赏文学的角度和水平。
  那么如何在结合中找好角度,找准最佳的契合点,是简练还是复沓呢?
  我们大可跳出编辑的身份与读者和作者交流,当你了解一篇文章的高度,宽度,中心思想,你便可以在他故事的进行中逆向思维。简练是命中要害的必要手段。要么有所指,要么没有所指。如果寥寥几笔就能点明主题,那么太多的叙述便是多余的,洋洋洒洒,只会让人入睡。
  我们应该选择读者关注的聚焦点和热点话题,增加推荐文章深度及广度,在写编者按时,选择生动鲜活有力度的句子,设定必要的悬念式的疑问,运用艺术的语言,挖掘文章独特的构思及细节,以真实的笔触表达出来,做到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认同性,可悟性,可塑性,就算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转载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