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熊钧平 收藏:1 回复:3 点击:3014 发表时间: 2005.09.26 23:02:02

说李敖 也说中庸


   李敖的文化之旅受到了国人关注,因此就有了不少的说道,饭后茶余的话题中少不了时势几句,李敖的张扬个性、肆无忌惮的言辞,以及自由的理念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倒不是李敖的什么独特见解让人倾服,也不是他的标新立异就怎么了不起,他只不过是说了有些人想说而没有说的,或者是不敢说的,这共鸣就不足为奇了。
  
   自由是李敖的主题,而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是每一个人的天性,贾宝玉林黛玉的叛逆是为了自由,卓文君司马相如倾慕更是脍炙人口的佳话……尽管这些被那个时代认为是出格,但是还是为古往今来众多的人所接受,至于言论自由,在中国这个封建专制了几千年的国家似乎在过去找不到自由过的例子,很早就有“棼书坑儒”,后来还有“文字狱”,这些都是从禁锢思想出发来禁锢言论。但是人们还是用各种方式在传递着他们的思想。说到这里我想到了元朝的戏剧,这戏剧在那个时代兴盛,好象就是在那个时代没了汉人的说话的场所,也就是言论不自由了,于是就把达官贵人们享乐的方式运用于民间,《窦娥怨》不仅是思想的反叛,更是在言论上追求自由!
  
   从这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看到,任何文学形式都有它产生的土壤,“存在即理由”,既然存在那么就有它存在的理由。李敖的文化之旅的成行,北大在接纳了李宇春之后又把讲堂向这位自由人士敞开,如果说李宇春是文化发展到今天涌现出来的一颗“星”,那么,她在北大的两小时的演艺,就满足了现代青年追星的愿望;而李敖之所以能很张扬的在那里大放厥词,这个自比孔子,讲究“非礼莫言”的孔子的门徒,在自我释放之后,还在那里说北大“孬”,这其中当然就有它的道理了。不能否定李敖有他独到的地方,但是前好多年李敖哪里去了?李敖不可能不想在神州的舞台上展示自家风采(这样一个张扬的人,什么时候都不忘记表现自己的人是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的,就好象李宇春一样,如果放弃了舞台,那么就失去了作为偶像的平台)。但是他究竟没能来,因为那时候没李敖生存的土壤。
  
   说到中国文化,就少不了要说到儒家思想,李敖在讲到言论自由的时候就用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并且解释为海纳百川。大陆的言论自由似乎还缺乏点激素,但是毕竟还是请到了这位言论自由到家了的自由人士,在中国的最高学府进行演讲,并且给予了热情的掌声,虽然没连战同志在演讲的时候多,那是因为李敖“妙语连珠”“来不及鼓掌”。
  
   其实我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也看看“李敖有话说”,偶尔也读读李敖写的“等身著作”,开始觉得很新鲜,但是看多了,也就觉得没什么了,因为那里除了他的“务实”就是骂人,政见不和者要骂,学术平庸者要骂,甚至写历史的人也要骂,即使是公认的民族英雄也要挑刺,就觉得这人不够厚道,至少其中庸没能得道。
  
   但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得道的高人。某国有单位,制度公约非常健全,照章行事一般不马虎,领导讲究法治,要说得罪人,是制度得罪人,领导就一团和气,可谓弥勒转世。然而群众中就有那么些人对规章制度熟视无睹,公然犯规违纪,甚至连班都不上还得拿奖金,如果稍有微词,则动气使粗。而领导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么大的一单位,有几个这样的人是正常的。甚至还说,如果连这样的人都不能容忍,你就别当什么领导了!我听的到这事情大为惊讶,一是这么法治的单位,居然有人不受约束;二是领导高深的修为不得不让人佩服。如果不是几千年的中庸之道的陶冶,就是这位领导的确有着过人之处。是的,即使再丰茂的森林,也是有残枝败叶,何况泱泱中华,芸芸十几万万人?三教九流自不待说了,旗手鼓手就看你怎么理解了!
  
   就在我写这文字的前几个小时,报道李敖将要去上海继续其文化之旅。上海是什么样子我就不说了,但是它边上的苏州和杭州我倒是看过,是人间天堂,看是看了,但是,什么印象也没留就跑回来过我的家常日子,时不时浮现脑海的就是那里的两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佛耶?儒耶?白耶?黑耶?今天我更在想总一副笑笑生面孔的李敖是不是也能到那里看看,体会一下佛家的大度,看一看风尘中的英雄本色!要是有可能,最好能去看看曲阜的孔子——这位忠厚仁义的长者,去体会一下他的博大精深。但是我想大概李敖不会去了,因为他的确绕过了山东到了上海,即使孔子再忠厚仁义,再博大精深,也不会请到这位先生了。
   可惜!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百味人生]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方央 Re:说李敖 回复时间: 2005.09.27 21:08

    李敖的文化之旅正如作者所言:
   今天我更在想总一副笑笑生面孔的李敖是不是也能到那里看看,体会一下佛家的大度,看一看风尘中的英雄本色!要是有可能,最好能去看看曲阜的孔子——这位忠厚仁义的长者,去体会一下他的博大精深。但是我想大概李敖不会去了,因为他的确绕过了山东到了上海,即使孔子再忠厚仁义,再博大精深,也不会请到这位先生了。
  
   妙哉!

回    复    

回复人: wxsycx Re:说李敖 回复时间: 2005.09.28 21:07

    把李敖解剖一番,好

回    复    

回复人: 我泽如春 Re:说李敖 回复时间: 2005.10.10 05:44

    忠厚仁义用错了地方,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