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中山谈:互联网的“超越”[转载] |
2005-09-01 14:56 筱枫/文
近日,金融界网站(JRJC.NASDAQ)总裁钱中山,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发出:“互联网终将超越传统媒体”的论断,备受业界关注;重又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的思索。笔者联系了钱中山,就这一话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度专访。
钱中山认为:“网络媒体集声音、图片、文字于一身,具有快捷、详尽、互动、开放和易检索特点,加之网络传播高速、大容量及跨时间、跨地域、跨媒体的优势,让互联网的渗透力极强:一个网络媒体可以有几千万人同时在线,这在传统媒体是无法想像的。”
诚如钱中山所言,中国网民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已让互联网横扫传统媒体的势头见端倪。与其他媒体受众规模呈现相对停滞或下降的状况相比,互联网受众规模正不断扩大,而且在受众结构方面也体现出足够明显的优势。一项针对北京地区传统媒体的调查表明:北京目前只有1/3人阅读报纸,而综合性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已超过41岁,读者老龄化趋势日益显著。
“互联网受众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的特点,消费渗透率普遍高于传统媒体受众;而衡量一个媒介的优劣,首要就是此媒体受众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钱中山继续着这一话题。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19亿元,2005年、2006年预计将分别达到27亿元和40亿元。从新浪和搜狐财务报表来看,2004年网络广告收入已占到这两家公司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互联网营销传播价值的凸显还表现在电子商务上。”钱中山说,“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使其能够即时接受、感知并引发消费者的消费冲动,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国内电子商务市场已因雅虎以10亿美金加雅虎中国天价获阿里巴巴35%股权而沸腾;与此同时,金融界也玩转电子商务:8月3日面市的“中国第一代全方位智能理财平台”《财道纵横》,即以过百万下载和数十万套销量彰显电子商务无与伦比魅力。
高级人才流向是行业的风向标。新闻人才从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向网络流转已日渐成风:凤凰卫视名嘴梁冬就任百度公司市场副总裁;《环球企业家》原总经理兼执行主编李甬出任网易副总裁;《新京报》原副总编王跃春到搜狐任常务副总编;原《南方周末》记者王子恢加盟搜狐,任财经频道主编……
无怪乎传媒巨子默多克也不顾其“互联网破坏的生意要比它创造的多”的预言,毅然加入了分食互联网大餐的潮流: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的现金收购MySpace.com网站47%的股份,而MySpace.com目前是美国最热门的社会网络之一。投资银行分析家马丁先生如此评价:“默多克先生有责任带领新闻集团追赶这股互联网广告大潮,他不会放任机会的流逝。”
“网络几乎弥补了所有媒体的欠缺,其影响力不可预知:如同龙卷风,你只知道它可能出现,但不可能预测它会在哪里出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互联网蕴含的巨大能量让其终将超越传统媒体。”钱中山如是说。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