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西智者吟风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衣上酒痕 收藏:0 回复:1 点击:863 发表时间: 2005.08.21 02:53:41

夜色掩映


   要不是女儿学习拉丁舞,我是不太可能这样融入到夜色下的休闲广场的。 虽然,日常晚饭后的散步也曾一次次地和广场擦肩而过,但那种感觉和走过其它的城市绿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远远地观望中,它只是一块可以供人们驻足稍事休憩的空地而已。
   然而,当你有了足够的时间停留,其体验却是完全的不同。
  
   广场修建于世纪之交,所以命名为“世纪广场”。而这个城市的人们大都把它称之为“休闲广场”。也许因为它是目前这个城市最大的一个专门用于娱乐的广场,也许因为人们徜徉其间,“休闲”二字更能表达某种愿望与想象,所以原有的命名反而越来越不被人们认同与接受,于是被渐渐取代了。
  
   广场的四周为彩色方砖地面,间隔五、六米植以这个城市特有象征的樟树,再向里面是不规则的块状草坪。中间的格局大致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边的以回廊曲径为主,硬地;南边则是绿色草地,其边缘有一人造沟渠,注水后让人有那么点绿岛的想象。中轴线上是一条横贯东西的高高的磨光地面走廊,其中段是一个北向的方型舞台,西段的尽头则向南有一个半圆型的大平台。每当夜色降临,或柔缓或激越的音乐响起,伴着广场照明用的自然灯光,这两个平台作为舞池的功能就开始了。中段的那一个被用作教学拉丁舞,另一个就是交谊舞舞池了。两地相距也就是二十几米,音乐都能隐隐相闻。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样两个地方也许有着很明确的界限,但时间稍长,却保不住串串岗,及时地实践一下,倒也特别的方便。
  
   对于跳舞,自己好像天生缺乏某种因素。平生第一次跳舞即被人称之为“火柴棒”式迈腿,从此就兴趣不再。有时光顾舞场,不自觉地就会将舞池中的人们与影视剧中看到的作比较,除了运动着的身躯,随着音乐踩出的步点是那么回事外,总感觉缺乏一种心灵的交流,面对音乐少了一份应有的投入与想象。不知是氛围的原因还是自己的偏见,总之没能体会到那份醉心的美感。想不到将此想法和朋友交流时,却竟是大谬,原来观看与实际加入竟有着那样大的区别。他们体会到的是忘我,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却偏偏做不到无我。或者,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一种境界,氛围是会随着心态的不同而改变的,如果总是寄希望于氛围的改变而等待,其结果也许就像现在这样,终究只是个永远的看客。这样一想,不觉释然了许多,眼前女儿的舞姿身段也不自觉地美起来了。动感的音乐,朦胧的灯光,展示出来的全然是一份青春的律动。
  
   正陶醉在自己的新发现中,广场西南角传来阵阵激越的锣鼓之声,想来是今夜的“操练”又要开场了。那是一个由退休和准退休人员组成的小型乐队,几个锣鼓手相对固定,年龄也都在六十开外,是原采茶剧团的专业人士。二胡手却相对要小一些,也都在五十以上,他们中有机关干部,也有企业临近退休的工人。就是这样的一群乐手,用他们的激情演奏妆点出广场西南侧一道独特的风景。
  
   踱步过去,听到今晚的曲子是京剧曲牌改编的《夜深沉》,鼓声震响而急切,二胡之声虽不及京胡的高亢,却同样地于深沉中透着一份旷远。
   向来在民乐中独喜二胡曲,《江河水》、《二泉映月》的凄婉动人,《空山鸟语》、《赛马》的热情奔放都是百听不厌的。一直以为,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想象并达成某种最深层次的寄托。在如泣如诉或行云流水的旋律中,喧嚣尽失,灵魂得与安抚。
  
   因此,对于眼前这些能通过自己的演奏而获得并传导愉悦的人,就有了一份特别的亲近之感。在这里,他们原有的身份是什么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夜色的掩映下,流动的乐思将他们的想象凝聚在一起,透过音乐把生活中的感悟再现。毕竟,一琴在手,意念随弓弦流动。举手之间,神思辽远,其深入与沉醉岂是听者可比?
   《夜深沉》的旋律止歇,继之而起的是《豫北叙事曲》。锣鼓声没有了,在那舒缓而悠远的乐声中,静静地漫步于朦胧中的草地,一份消解自心头慢慢地荡开……
   夜色掩映,心思却渐渐地远行。
  
   06/08/2005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方央 Re:夜色掩映 回复时间: 2005.08.21 16:33

    初看作者的这篇文字,既没有华丽的词句,也没有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那一汪清泉似的平静,而生活的内涵,就在这平静中慢慢地荡开……
   夜色掩映,心思却渐渐地远行,也跟着作者的文字走了一趟。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