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广东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南方诗报 收藏:0 回复:4 点击:3101 发表时间: 2005.07.16 21:17:40

它引爆了春雷[转载]


  它引爆了春雷
  
  ——读现代诗集《导火线》
  
  ● 彭妙艳
  
  现代诗集《导火线》(雪克 等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版)的问世,是二十一世纪初期揭阳文坛一个带有震撼性意味的事件,我以为。
  揭阳旧称“海滨邹鲁”,进入“当代”以后,文学的潮流也没有衰竭。远的不说,就拿最近若干年来看,揭阳也出产了不少诗人,但这些揭阳诗人,以“现代”名世的,大多远离家园“发展”,如汕头的林继昌、广州的陈朝华、深圳的黄海等。于是就给人一个印象,在揭阳本土,没有现代诗,没有现代诗人。前些时读有一家刊物发表评论潮汕现代诗的文章,对揭阳只字不提,似乎就反映这么一种情况。
  其实呢,就我所知,揭阳建市以来,面对现代先锋诗的风起云涌,揭阳也有不少青年诗人“闻风而动”,而且“动”得像模像样,像倪育强,就是很有成绩的一位。可惜在本土读不懂这些现代诗的读者太多,缺少欣赏、推动的外力,初露尖角却缺少阳光雨露幼苗,青春躁动未久,就归于平静。有感于此,《导火线》的面世,在我看来,不谛“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诗),那是催开百花的春雷。它所昭显的事实是:揭阳本土有着一个实力很不错的现代诗创作群体,它的影响以及知名度,正随着“网络”及其他媒介向全国扩散,开辟扩张着揭阳文学的新局面。
   《导火线》是近年成长、积淀起来的揭阳本土现代诗人雪克、阵风、任意好、林雨、郑惠山、陈若臻、胡童七人的新作合集。它的艺术特色与份量,也是揭阳籍的著名诗人及诗评家温远辉在为该集所写的序言中已分析得很中肯、很透彻,属于黄鹤楼的崔灏题诗,用不着我来掺和了。我仅想就这部诗集出版的意义说点感想。
  就我所知,早在唐代,揭阳就有人在写诗。“五四”运动以后,新诗也被引进揭阳的创作中来。但是,上千年时间,揭阳很少产生真正意义在揭阳地域以外“叫得响”的诗人,没有为中国的诗歌宝库增添地一份时至今日让人感到值得一谈的精神财富,究其原因,当然与揭阳僻处海陬,处于文学的边陲地带有关,更重要的,恐怕还在于我们的诗歌作者缺乏一种创新精神,缺乏营构崭新美学风格的能力。诚然,其间也有个别诗歌作者以题材的迎合“主流”而曾引起关注,但还是以艺术力量不济终于不能持续发展至自成一家。这些都是我们这些本土文学爱好者每当谈及就难免深以为憾的。
  包含诗歌在内的揭阳文学如何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与崛起,是我多年不懈探索的问题。是的,曾经在一篇短文里坦认自己对于诗歌特别是现代先锋诗没有多少研究。但这不意味着我对诗歌(包括近二十年来的现代先锋诗)真的一无所知。事实上我也经常在思考着诗歌的创作现象。作为业余评论者,我经常思考的是作为“评论家”,面对现代诗的铺天盖地而来,而有人因读不懂而时有贬低言行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切实地从感受对象的规定质(诗的形式技巧、意象等)里获得确定性把握,突破过去鉴赏批评中的直观论和感觉主义的弊病。使评论有助于诗人的创作与读者的阅读,《导火线》的出版,使我看到七颗诗歌新星在粤东诗空升起,看到揭阳文学“破冰”的希望。欣喜之余,也使我联想到这部代表“揭阳现代诗观、现代诗艺、现代诗风”(温远辉语)的诗集必须推介,从而“有话要说”。
  现代诗,仅从表现形式上看,比传统诗歌丰富得多,活跃得多,什么意象诗、口语诗,不一而足,而且因为它尚处于创新的过程,还可“随心所欲”而进一步的丰富、多元,所以,现代诗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这不等同于现代诗创作可以胡拼乱凑,其实,它也有一定的规律、原则,不管你是如何现代,如何先锋,既是写诗,你就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诗的形式技巧,把自己内在感受到的诗意传达出来。作为阅读者,则不能以读不懂为荣,而应通过学习取得这样的知识:把现代诗作为现代诗来阅读,从中获得全新的“诗意”体验。《导火线》的出版,说明揭阳已有七人(事实不止此数)能够通过有效的手段,“把自己内在感受到的诗意传达出来”了,但揭阳能够真正把握这些“诗意”的又有多少人?所以我想,要真正开创揭阳诗歌乃至文学创作新局面,允许更多新意象的构建,不但要呼唤诗人的产生,还应该呼唤现代诗歌读者的产生。读者是环境、是氛围,有了它,揭阳的现代诗才能获得萌发的丰厚土壤,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否则,不久之后,恐怕又会复归老女男少一齐平平仄仄仄平平了。
  《导火线》的所有作者,创作技巧都还不能算是炉火纯青,但是,一部诗歌合集,已体现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自己正在形成的艺术风格和自己游刃有余的艺术才能,不管这些风格的基调是高是低,是朴素是含蓄,是真实坦城还是荡气回肠,有了这个基础,他们就赢得了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些小空间的组合或整合,就是未来揭阳诗性世界的形象、境界和方阵。姑且不论这个“方阵”将来是不是用榕江或别的揭阳地望名之,也姑且不论将来这个“诗派”在岭南,在全国诗坛占据什么位置,反正,这是揭阳过去的诗歌创作所缺乏、未出现过的景象。这是揭阳文坛冲破传统格局的突破口,千年沉寂的历史,很可能就从这里谱写异质的新篇。
   《导火线》的问世,也启示了另一个“突破”的创作现象——不要过分依赖传统方式,不要以为所谓“主流”刊物才是培养人才的阵地,何况,没有“支流”,何来“主流”?而事实上,不受注意的“支流”往往更灵动、更开放,从而更有活力。因为这部诗集的作品,大多是在网络上产生的,大多是在网络的交流中催生的。是网络这崭新的传播途径、领域,使这个生活于传统氛围浓厚的诗人群体获得自由心态,得以放松地驱遣自由文笔。网络是他们的摇篮,网络是他们的保姆,网络是他们的桥梁。网络资讯的丰富使他们得以吸收大量营养,从而快速成长。如果不是固步自封,作茧自缚,揭阳的文学创作,将可借助这现代科技手段而产生良性互动,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也许还有其它的意义,然而我以为一个集子有这么三几点也就足够了。所以,寄语有志揭阳社会文化发展事业的人们,别小觑它只是一根导火线,而应看到它的效应、它的贡献——引爆了春雷。
  
   (作者系广东作协会员,揭阳市第一届作协副主席)


转载[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胡童 Re:它引爆了春雷[转载] 回复时间: 2005.07.16 21:24

    顶!论诗集又超越诗集本身阐述观点。

回    复    

回复人: 雪克 Re:它引爆了春雷[转载] 回复时间: 2005.07.16 23:24

    顶!谢。

回    复    

回复人: 落梅如雪乱 Re:它引爆了春雷[转载] 回复时间: 2005.08.13 13:36

    可是,你好象没有选几守来看看啊,有看过雪克的诗,没有看别人的:)

回    复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它引爆了春雷[转载] 回复时间: 2005.09.26 19:30

    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