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弥留之际的老人 |
致弥留之际的老人
与你相逢
老人孑然一身已经50多年。
50多年前刚解放的时候老伴便死了。给他留下两儿一女——这是她生养的十三个孩子中生还下来的幸运者。老伴是解放前的下工作者,临终前年轻的他握着她的手,说:“你要好好的活下去,将来的日子一定吃喝无愁,天天像过年”。
其实,他所说的过年,也无非是能吃上白面馒头,吃上猪肉水饺,能吃上大米饭;能穿得暖和些,能穿上新衣服,能不在全家几口人合用一床被子……就这样,她在憧憬与向往中,一个寡妇带着三个孩子咬着牙,挺着身,终于走过了艰难的岁月。她是革命工作者的遗孀,组织上对她家照顾,再加上孩子一个个都争气,先后都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参加了工作。早年丧夫,人到中年儿女又不在身边,她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在田间的劳作上,从来没有给上级添过什么麻烦。儿女倒是经常给他寄些钱来,但它从来不用,都悄悄的存入了银行。不花儿女的一分钱,她也过上了他临终时所向往的“天天像过年”一样的日子。
然而,她并不满足,不满足的不是生活上有什么不如意,而是膝前无子孙嬉闹,生活中似乎少了点什么。子女呢,由于各自忙各自的工作,再加上距离远,一年半载很少能回来一次。有时她有怨言,但更多的是理解。她常常自我安慰:子女是干公家事的,怎么能整天陪我呢?
就这样,她一天天走向衰老,慢慢的接近死亡。对死亡,她从来没有畏惧过。在他离去的时候她就想到过死,是心中闪动着如星星之火般的希冀,让她战胜了重重困难,跨越了漫长的时空。如今她已风烛残年,不再有过多的奢望。她知道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离去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此时的她,只寄希望儿女能在弥留之际陪伴自己走完最后的时光……她的愿望最终也没有如愿。
在她走的那天晚上,爆发了天文史上少见的流星雨,无数的流星不知从何处来,也不知道要飞向何方,只是在空中留下了凄凉的光芒,虽然短暂,但却很亮很亮……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