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上海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一条人文主义狗 收藏:1 回复:14 点击:4298 发表时间: 2005.03.20 22:54:50

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富豪汽车专攻“安全”,高露洁只玩“防止蛀牙”,“喜之郎”由来就做果冻——他们之间毫无关联,唯一的联系在于:他们都是成功的企业,都凭借自己持之以恒成为业界的佼佼者。反之,联想进军手机业得不偿失,IBM发展复印机业务惨败而归,“微波炉之王”格兰仕的空调之梦也做得艰辛无比……这些企业间同样并无关联,唯一的联系在于:他们都企图借助自身已有的知名品牌来拓展新的业务,结果使尽浑身解数,仍然得不偿失。
  
   结论是:品牌是一种易于被稀释的珍贵“物质”。所谓稀释,我的意思是,当某个品牌集中于某一种主打产品时,其品牌效应最为彰显,而当其为数个彼此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共享时,其效应就会变淡,即其主打产品的品牌被其他产品稀释了,成为所谓“泡沫品牌”。看来,品牌也像爱情一样,只有专一才能维持其长久的“浓度”与效度。
  
   在此之前,我一直心存疑问,为什么国际大型跨国企业旗下总是拥有数个甚而数十个知名品牌而国内企业总喜欢在一个牌子下扎堆好几种产品。我曾参加过联合利华的校园宣讲会,前来宣讲的HR骄傲地向我们讲到,联合利华旗下拥有冰淇淋、日用品和食品三大块业务,其中冰淇淋部门拥有像“和路雪”、“梦龙”等沪上乃至全国知名品牌,日用品部门则拥有“庞氏”、“力士”、“夏士莲”、“洁诺”、“奥妙”等,食品部门拥有“立顿”、“家乐”、“四季宝”等品牌。要不是参加了这个宣讲会,我压根就不知道原来如此众多,平常似乎谁也不认识谁的品牌其实都是属于一家公司的。当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联合利华真够专业,也真够狡猾,这么多的品牌,即使其中某一个因为发生质量安全等问题而在消费者心中失去原有的地位,也并不仿碍其他品牌继续赚钱。譬如,假设“庞氏”化妆用品遭遇了最近发生在SK-Ⅱ身上的消费者投诉事件,其信誉降低,也并不影响“力士”继续做它的香皂一线品牌,因为大多数消费者正如我一样,压根就不知道“庞氏”与“力士”原来是一家子,他们以为“庞氏”是“庞氏公司”生产的而“力士”则是“力士公司”生产的。联合利华的战略其实就是——狡兔三窟!
  
   但在阅读了《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后,我对联合利华的战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品牌专一化、专业化与品牌的多样化、业务的多样化充分结合起来了。专一化体现在“立顿”品牌就是用来做茶叶,“梦龙”品牌就是用来做冰淇淋,不能想象联合利华会推出一款香皂,其品牌名称叫“立顿”,或者推出一款花生酱,名字叫“梦龙”,这比长虹又是电视又是空调又是电池高明多少倍?在这种专一化中,品牌的专业化就渐渐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同,提起“立顿”,大家都会顺口说出“立顿红茶”,于是立顿可以在茶叶行业“卖标准”了。不在单个品牌的延伸上浪费时间,而着力于开发新品牌,由此形成品牌的多样化,这一战略倘若成功,企业就好像是一位扑克玩家,手握一满把A,何愁没有高利润?联合利华的战略不就是《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中反复强调的品牌战略吗?
  
   可惜的是,国内的大量知名企业还不懂这个道理,还不习惯于采用这种战略。他们习惯于咬牙拼品牌,好不容易拼出来一个稍具知名度的品牌后,马上开始坐吃老本,开始稀释自己的品牌,直至最终砸了自己的品牌。其实,联合利华的案例使得我高度认同《中国品牌竞争力分析报告》中的观点,即开创一个新品牌并非什么难于上青天的事情,只要产品过硬,公关有方,适当的广告投放后即可获得相当的知名度。
  
   东方不亮西方亮。品牌多了发展出知名品牌的可能性相应也会增加。只是,这必须以每个品牌都各安其位,专一于特定的产品为前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对于连锁企业,譬如苏宁电器、国美电器,如果每开一家分店都另起一个名字,只怕光起分店名称这一任务都需雇佣好几名中文高手专门担当了,这当然得另文再述了。
  

------------------------
  我始终是未来的英雄,一方面我如饥似渴地想成为一尊圣体,另一方面又不断推迟这个愿望的实现。
           ——让·保罗·萨特

热点.胡杨论剑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jjssqqpp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1 16:00

    说的很有道理哦……

回    复    

回复人: 一支笔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5 20:51

    对于商界我一窍不通~~觉得你说的很深奥~~慢慢学习吧~~:)

回    复    

回复人: pecheur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5 21:13

    品牌也像爱情一样,只有专一才能维持其长久的“浓度”与效度。
  我举双手赞成.

回    复    

回复人: 阿敏妹子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6 11:33

    说得好!

回    复    

回复人: 爱到荼靡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7 00:14

    引人深思的文章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7 08:59

    好,虽然写的稍微简单.但说的很明白.我们国家之所以缺少名牌,我认为关键是传承的方针.所以才造成了象你所说的:好不容易拼出来一个稍具知名度的品牌后,马上开始坐吃老本,开始稀释自己的品牌,直至最终砸了自己的品牌。

回    复    

回复人: 麦格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7 20:44

    可以稀释的品牌~
  看似简单的文章却字字在理,句句通透。

回    复    

回复人: 火火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8 00:19

    呵呵,请在写作这个题材前参考一下有关品牌、市场营销,特别是市场细分这些专业著作再下笔,一看就可以举出好多例子驳倒你的见解。随便找几个例子:TCL电视机和移动电话,国外的3M产品。品牌是不会稀释的,呵呵。这里涉及到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战略问题,单一品牌下的战略可以采取客户扩大战略,如TCL等专注于家用电器产品;也可以采用多元化战略,如3M产品涉及多个行业。希望您能补补课,如果你是商科的学生的话。

回    复    

回复人: 夜雨苍茫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8 14:56

    还是再作一些市场分析再来下笔,这也许会有看头点

回    复    

回复人: 掌心公主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3.28 21:40

    五年前,谁知道哈药六厂?
  现在牌子好像是价值上亿了吧?
  
  

回    复    

回复人: 泥巴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4.02 01:29

    这只是一个方面,品牌多也有弱势。比如NIKE,不管做衣服还是做鞋,还是做体育用品,都用NIKE的品牌。NIKE是做运动服起家的。当他决定向新的市场进军时,依然沿用NIKE的品牌,而不是向联合丽花一样,因为这样,可以利用以前良好的品牌效应,在新市场有所立足。
  还有就是GE,从医疗设备,飞机引型,电子商务,广播电视,什么都做,表面看似杂乱无章,其实都是由其核心技术发展来的。再比如佳能,复印机,相机,打印机,分析仪,对准仪,计算器...这些产品都是源于佳能在精密机械,光学,和微电子方面的核心技术。
  建议大家可以看看1990年5、6月号哈佛商业论坛的一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e)堪称管理史上的经典之作。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风乍起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4.08 11:46

    写得很有见地,“稀释”品牌,倒是第一次听说

回    复    

回复人: 叛逆船长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4.08 17:54

    我认为品牌是不会被稀释的吧
  我想当一个企业树立了一种品牌后当然是想用他的品牌效应
  在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种扩张也许会带来相应的成本增大(包括管理成本拉 生产成本拉 广告成本---)
  一个好的企业首先应在成本控制上做的到位
  就像海尔 旗下有好多领域的公司 甚至有医药行业
  企业的这种多元化也可以带来一种联横效应
  就像作者说的联合利华 通过一种分散达到一种联横
  只是两种方式的不同 不应该说会稀释品牌吧

------------------------
在破碎的海上
我寻觅突破的方向
没有天籁的声响
那就叛逆的死亡

回    复    

回复人: 我是老文 Re:品牌的专一与多样 回复时间: 2005.04.15 21:34

    精辟!如果把这个思想用在女人身上照样会凑效的哥们儿
  我祝你早日把属于自己的品牌打造出来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