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北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carol5203 收藏:0 回复:0 点击:3106 发表时间: 2004.10.27 16:39:37

亲近母亲河


  二月八号是个天气晴朗的好天气,难得都那么统一,一家四口吃过早饭就出门了,也算得上是浩浩荡荡,因为我家全是大个子.
  在网上就曾经问过,兰州什么好玩,什么好吃的.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剑气满天花满楼”告诉我,可以去黄河边上看“黄河母亲”,去西关吃金鼎牛肉面,再有就是去爬白塔山和五泉山。说是五泉山,他住了30年还只找到过四眼泉。剑气满天花满楼如是说。
  虽然出了大太阳,但是走在街上,还是出奇的冷。行人都戴着口罩,我又一次体验了鼻子和耳朵要冻掉了的感觉。一边走一边聊天,商量好了先去“黄河母亲”。26路公交车是黄河风情观光线,都是绕着黄河在跑。没来兰州之前就听说,兰州是黄河边上的一段狭长地带。黄河——多么令人向往的字眼,心中早就对它熟悉了,今天是第一次亲近它。没有激动,就仿佛去访友,满怀着亲切。
  坐在公交车上,兰州的风土人情就在眼前悠悠晃过。要想对一个城市有个大概的了解,坐公交无疑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兰州不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经济欠发达,环境污染严重,漫天尘土自然是不用多说了,可是我没有想到,同样是树,在南方现在应是万枝吐绿,千芽齐发,欣欣向荣的气派;在这里却依旧垂头丧气,耷拉着干枯的叶子,一阵风起,抖落了尘垢。我在心里默默的叹息。兰州气候干燥,所以才有塑料花草现身街头吧。塑料花草上还有堆积得厚厚的尘土,这是在其他城市没有见过的,也是一大特色?
  一路上看着兰州,有印象的只有一个街心公园外的一个牌子,上写着“鹿衔草”。鹿衔草?可有什么故事么?是鹿儿为报恩而衔草救人么?又想起那有名的“鹿回头”,鹿儿那深情回头一望,就望进了我的心里,那眼神从我听到那个传说时起就刻进了心里。鹿衔草,这么美丽的名字,也应该有个美丽的故事才好。又想到《白鹿原》里的那个关于鹿的传说,以前北方多见鹿吗?那个有鹿在的时候,兰州应该是多么草丰水美啊。
  我们在“黄河母亲”下车。原来“黄河母亲”是一处雕像,如此的有名气,可能和她“黄河母亲”的主题有关。雕像整体呈土红色,是一名半躺的女子,由几块巨石连接而成。线条柔和,慈眉善目,亲切可掬,和蔼的看着爬在膝盖处的孩子。衣饰颇有点唐代宽松的风格,想来古之西域也是受汉唐影响的多。整个作品十分大气,主题又好,难怪几乎是兰州的标志。作者叫何鄂,不知道和湖北有没有关系。呵呵,所谓外行看热闹,我就把这些热闹放在心里翻腾了。自得其乐,乐不可支。
  怀着要亲近一下黄河的念头,我执意要下到河滩去。此时的黄河,和脑海中浊浪滔天,奔涌咆哮的印象大相径庭,安静的流过这个狭长的城市,水竟然是清的。虽然不是清澈见底,但是你可以感觉到它的干净。若不是对岸那灰色连绵的群山,我真要拿它和家乡的澧水河作比较了。当然,河滩上那一大片一大片的冰还是提醒着我,这里,是黄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黄河边上自然是没有看到竹林的,但是却有不少柳树,虽然干枯沮丧,仍不失柔弱的气质。立春已经过了,青青的河水虽然还那么冷,却有很多水鸟在河中嬉戏。我一面小心的站在河滩的薄冰上,一面在母亲的指点下,辨认着水中悠闲自得的家伙们。“妹妹快看啊,那是鸳鸯。”(我排老二,家里人都叫我妹妹)“鸳鸯?在哪儿呢?”对传说中爱情象征的鸳鸯的好奇让我兴奋不已。“就是中间那红红绿绿的。”妈妈一边指给我看,一边笑话我居然从乡村来还不知道鸳鸯。不光是我,哥哥也没见过呢。他对妈妈的“指认”将信将疑。我相信了,因为我希望看见鸳鸯。“鸳鸯不是成双成对的么?怎么它们都是一只一只的啊?”我看到水中有三只“红红绿绿”,中间的那只一会游左一会向右,忍不住有此一问。哥哥插话了:“当然是一对一对的啊,要等一只发出声音,另一只听到才能找到一起啊。”不是吧,鸳鸯中也有脚踏两只船的啊,哼,又左又右忙死它最好。
  河水的水位很低,中央还露出一片沙洲来。哥哥提议我们可以走到上面去,只是如果此时突然发大水,我们就该困在那里了。我听恍惚了,以为是可以从沙洲走到对岸去,体内那些躁动的因子全活动了,那可是真正的亲近了母亲河一把。可是河风太大,吹的母亲受不了,她要上去了。正懊恼的时候,猛听得一声水鸟叫。大家寻声望去,只见有只黑色的水鸟,侧身滑过水面,又换了个角度,盘旋而上,仿佛是在表演它高超的飞行技术似的,那么的熟稔,那么的优美,心中忍不住为它叫了声好。
  河水清清,还见到那么多水鸟什么鸭啊雁啊鸳鸯的,这是那曾经“一碗河水半碗沙”的母亲河么?也许是因为在上游,污染还不是那么严重。那清清的河水是不是从千年雪峰而来?正想着,忽然传来一阵恶臭。接着有看到白白的河冰底下流着黑色的水,和中间的河水大相径庭。记得在大学的时候为响应“保卫母亲河”的号召,我们环保协会还组织过为防治黄河泥沙、污染等问题的捐款活动。那时候,五块钱捐一棵树,500是一片林。不知道这工程到底怎么样了?唉,要想黄河的问题彻底解决,恐怕还是要等很长时间的。
  我们就沿着黄河一直往下走。河边的道路边倒是隔不远就有歇脚的长椅,比较人性化的设施,就是上面不薄的灰土恐怕让很多想坐下来看看河边的人们望而却步。就是不脏,那时不时寒风送来的味道和尘沙,恐怕让人们还是会“闻风而动”、“掩面而走”的。母亲说,幸得现在是冬天,臭水都给冻了,要是夏天,真是熏得人跑。父亲接了一句话:“夏天的时候,这里的水那个黄啊,就跟长江一样。现在还好,居然是清的。”我想笑,却笑不出来。黄河,长江,这可都是我们的母亲河啊。
  走了不远就到了水车园。那是人工建造的一个狭长的沿河公园,因为里面有两架巨大的水车而得名。水车是木制的,直径大概有十多米,连着的一个长长的水槽经过一个长长的瓜果架。母亲说夏天的时候,那架上结满了各种各样的瓜,小黄瓜、小丝瓜、小北瓜等等,煞是好看。(北瓜这东西,我们在南方的家乡叫它北瓜,而到了北方读书又知道北方叫它南瓜。呵呵,有意思)。到了夏天,水车也转了起来,园内鸟语花香果笑人朝,好一番热闹。只是现在,水车转不了,架子都空了,热闹不见了,人也都没了。呵呵,来到园门处,看到了水车园的来历。介绍上说,好像是唐代一个做官做到了云南道什么史的人,叫什么没记住:)他来到兰州以后,专心研制出这样巨大的水车,立在黄河两岸几百架,引黄河之水灌溉,极大的发展了兰州的农业。两岸几百架?乖乖!数百架大水车同时转动,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隔着老远看着水流进水槽,真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了。
  水车园除了纪念水车以外,还是兰州市的候鸟观测点。本人呢对候鸟本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是最近的禽流感搞得人心惶惶,据一则新闻报导,南方某大城市为防止禽流感,专人驱赶候鸟。想原来候鸟南迁北飞,都是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正面新闻,到现在却成了候鸟栖树,人人喊赶。区区一赶,能赶走多少候鸟,能改变自然规律么?人现在怎么会面临这么多“考验”呢?唉,候鸟无罪,怀毒(可能)其罪啊。
  我们一行离开水车园不久,看到了唐僧师徒西游的群雕。最前面是孙悟空,手搭凉棚,抬眼远望,
  小外滩——新西游记
  黄河第一桥
  科技街——跑步,高跟,脚疼。
  
  (不好意思,没写完)
  

   

原创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