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安徽般若九华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村桥原树 收藏:0 回复:2 点击:5283 发表时间: 2004.08.01 22:32:59

文学之籁——小说散文化的浓郁抒情风格(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文学之籁——小说散文化的浓郁抒情风格(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说到川端康成,大家一定是有所了解的,作为亚洲第二位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文学家,他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空灵虚无的艺术至境,一种颓废的至美。而在他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一种东方美与健康明朗色调的便是《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所描述的是二十岁的高中生“我”一个人到伊豆旅行,和卖艺的一家人结识,在里头有个眼睛很美的十四岁舞娘。“我”有两次和舞娘们偶然碰面,想着应该能在天城七里的山路赶上他们,却在山顶的茶馆相遇了。他们来自大岛的汳浮港,在春天时离开岛上,一直在外地旅行。“我”坦承希望和他们一起旅行到下田,也就决定在旅程中一起行动。在旅途上,我被舞娘清纯的姿态吸引,脑海中就像是被洗涤过一样澄澈。“我”这种没有好奇、也不带有轻蔑,就像是忘了他们是卖艺人的这种好感,似乎也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所以“我”也决定要到他们大岛的家里去玩。在往下田的路上,女人们说着我的闲话。“人不错呢”“我也觉得他人应该不错”“真的是个好人,我就是喜欢这种人。”对舞娘的这番话,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感激。二十岁的我正因为自己“扭曲的孤儿僻性”而反省着,就是因为难以忍受这种郁闷才来伊豆旅行的。在下田出发的船上,“我”不得不回东京去,旅费已经用尽了,要起程的那天早上,舞娘的哥哥荣吉一个人来为他送行。告诉他说因为其它女子昨天太晚睡而起不来,但是还是期待冬天能够见面。一到码头才发现舞娘已经在那里等着,虽然有事情想告诉她,可是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地上了船。进到船舱里的我脑筋一片空洞,只是潸潸地流着泪。但是就算被别人看见在哭也不以为意了,只是静静地沈睡在清爽的满足感中,在里头有个和一切事物都能自然融合成一体的“我”存在着。
  
  从情节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此篇的基调是一种淡淡的哀愁。一个高等学府的学生,独自旅行,只因桥头相遇舞女而感受到的那一点点旅情,就让他感动而追随多日。一个孤寂灵魂的游荡,用心灵体味着淡淡的,似有若无的爱,两个少年纯真的情结,构成了全篇明朗而又哀伤的基调。
  
  今天只想谈谈读他的《伊豆的舞女》的一点体会——小说散文化的浓郁抒情风格。川端康成作为日本新感觉派的创始人,特别注重内心感觉的呈现,而在本篇中这种内心的感受,又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相融合的。将自然美与人情美相统一,用细腻的内心感觉塑造人物,通篇跳动着一种抒情的笔触,小说情节较为简单,但其每一句甚至都会体现一种情调,因而,虽是小说,却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自然景物描写,给予小说以抒情散文式的意韵
  
  “道路变成曲曲折折,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丛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小说的一开篇,即以一种道路曲折、风雨欲来的景象,预示一场隐约而又强烈的情感“风暴”的来临。暗合后面“我”对舞女朦胧的爱意的突如其来,以及这一路结伴而行中不断变幻的思考与感悟。这段描写,也可以说是为全篇涂上了一层哀伤的底色。在追赶舞女的路上:“一走进黑暗的隧道,冰冷的水滴纷纷地落下来。前面,通往南伊豆的出口微微露出了亮光。”这黑暗的隧道、冰冷的水滴,以及那微微的亮光,应该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我”作为一个富于思考的高中生,独自旅行,一定是在思索人生意义的问题上出现了困扰,用这种出行的方式寻找心灵的慰藉,正因为心灵的空虚,清纯的提鼓舞女才会让他充满好奇,而这一切,都可以说有点莫名。黑暗的隧道寓意茫无目的的旅行,冰冷的水滴则是心灵空虚寂寞的代名词,而那微微的亮光则是由舞女带来的,说微微,是因为还有太多的不确定。在旅途中,作者还多次写到了路途的曲折、陡峭,充满着艰难险阻,这多艰的路,不也正是串街卖艺人苦难生活的象征么。还有对一些诸如南国的天气、阳光、雨夜、小河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的感受,通过这些将人情与风景相融合的描写,使得小说的抒情性更为浓郁,而富于象征意味的自然景物,则更让小说增添了几分意韵,幽深而绵绵不绝,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继承日本传统文学东方美的观点,“物哀”色彩悄无声息地浸漫了全篇。
  
  用“鼓”作为暗线,将发散的情感收拢、贯穿全篇,达到一种郁郁苍苍的抒情效果
  
  小说的主线即为“我”与“舞女”的相遇与四日同行所发生、感受到的枝枝节节,平淡地直叙而下,结构上如同一笔流水帐,并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但其中有一条暗线却是全文的一个聚神之线,是这条暗线确保了小说流于平实,这神来之物便是“鼓”。小说中多次出现,在我理解,这鼓及鼓声,其实就是维系“我”与“舞女”的情感纽带。敏感少年与天真少女,在对于情感方面本不善于如何表达,甚至根本无法明辨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而这鼓声则是不断引起“我”敏感神经的共振,牵动着无边无际的思绪,把“我”送进不切实际的幻想,又把“我”从梦中惊醒。“在猛烈雨声中,远方微微传来了咚咚咚的鼓声。我象要抓破木板套窗似的把它拉开了,探出身子去,鼓声仿佛离得近了些,风雨打着我的头……我有些神经过敏,一直敞开着窗子……每次一听到鼓声,心里就亮堂堂的。”其实,这鼓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只是鼓是舞女敲的,“我”心中牵挂的是敲鼓的人,听到鼓声,就能感受到她还在自己的身边,没有离开,虽然隔得远些,但只要侧耳倾听,她也就离得近了“啊,那舞女正在宴席上啊。她坐着在敲鼓呢”。这时的“我”已经完全让这鼓声迷住了心绪“鼓声一停就使人不耐烦。我沉浸在雨声里去了。”一个正当青春年少,一个恰似情窦初开,在这莫可名状的爱意里面,“我”急需用一样东西来寄托对她的关注、牵挂与依恋,但一切都将要离去时,这鼓声便也成了“我”心中隐隐的痛。离别的前夜,在想与舞女有个一同看电影独处的希望破灭后“我把胳膊拄在窗槛上,好久好久眺望着这座夜间的城市,城市黑魆魆的。我觉得从远方微微地不断传来了鼓声。眼泪无端地扑簌簌落下来”。综合这些描述,这鼓声甚至已成为了“舞女”的替身。不些不便明说的感受,正好借助鼓声来传达给读者,而这鼓,也就成了小说的另一个女主角,纵然“我”泪流满面,也不必认为是对离别“舞女”的爱恋,因为还没有分辨清这到底是不是爱,即使是,那也要用这“无端”来体现这份爱的纯洁。所以,这“鼓”既帮助“我”寄托了情愫,又使得全文情感紧凑,以郁郁苍苍的抒情风味弥补了结构的平淡,甚至于达到了一种散文特点中的形散而神不散的作用。
  
  重视感觉,成功塑造舞女形象,使小说有着叙事散文式的强烈感染力
  
  川端康成的创作动力是来自人生的悲痛和寂寞,他刚满2岁父亲即病故,3岁时母亲也离开人世,7岁时祖母病故,后来他被寄养在姨妈家,在他10岁时姐姐也因病死去,15岁时祖父又病逝。这接二连三的不幸遭遇使沦为孤儿的川端康成形成了所谓“孤儿的根性”。川端康成的性情被孤儿的气质扭曲,心中充盈令人窒息的忧郁,一次去伊豆旅行的机会,偶遇巡回艺人一行,与年少的舞女邂逅,第一次得到舞女的平等对待,并说他是个好人,他便对她油然产生了纯洁的友情;同样地,受人歧视和凌辱的舞女遇到这样友善的中学生,以平等待人,自然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他们彼此建立了真挚的、诚实的友情,还彼此流露了淡淡的爱。川端将这段经历化为艺术,便是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小说《伊豆的舞女》了。由于真实的生活经历与感受,川端康成在本篇中特别重视主观感觉,心理活动与感受刻画细腻,并着力表达自己追求精神的升华与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与纯洁的文学态度,因而整篇小说大量记录了自我感官印象,通过自己的眼感受社会与人情,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印象:中风老人的印象、流浪艺人的印象、茶店老板娘、旅店老板娘的印象、孤儿及老奶奶的印象。各个印象简略不同,而犹以“舞女”的印象最为鲜明。“那舞女看上去大约十七岁。他头上盘着大得出奇的旧式发髻……鹅蛋脸显得非常小……就像历史小说上姑娘的画像”;在描写少女的羞涩和情窦初开时写道:“舞女从楼下端来了茶,她坐在我面前,满脸通红,手在颤抖,茶碗正从茶托上歪下来……”;表现少女的纯真可爱和童心未泯:“她雪白的身子,像一颗小桐树似的……当她发觉了我们,一阵高兴,就赤身裸体地跑到日光下来了,踮起脚尖,伸长了身子……”、“我一开口读,她就凑过脸来,几乎碰到我的肩头…眼睛闪闪发光,不眨眼地一心盯住我的前额……这双黑眼珠的大眼睛闪着美丽的光辉…双眼皮的线条有说不出来的漂亮……她笑得像花一样……”;“舞女正抚摸着小狗的头。她那种疏远冷淡的神情,使我对她难以开口讲话。她连抬起头来看我一眼的气力好像都没有了”、“舷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离开很远之后,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白色的东西”这些都把一个少女的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描画得惟妙惟肖。所有这些刻划,基本都是通过“我”对舞女的感受而渐渐堆积起来,用自己的感受一笔一笔描画了一个天真、羞涩、善良而纯情的舞女形象。随着一系列形象的浮现,小说所要交待的事件与表达的情愫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印入读者的记忆深处,掩卷一叹,那淡淡的哀愁久久不能离去……
  
  短篇小说由于其容量的限制,要么以情节取胜,要么以“情”取胜,而以“情”取胜,多半都会带上一种散文的特征,这可能是因主散文文体的广泛性所决定的,但短篇小说的散文化,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伊豆的舞女》可以说是以“情”取胜和小说散文化的范文,所谓情由心生,这当然与川端康成的人生经历有关,但如果用心地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你周围的一切,你会发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多“情”的世界。

------------------------
何事呤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梦漪繁 Re:文学之籁——(读有感) 回复时间: 2004.08.05 17:57

    小说散文化的浓郁抒情风格——又是新的收获。
  看过电影《伊豆的舞女》,也读过小说《伊豆的舞女》,只觉得好,却说不出所以然来,今看该文,似有了答案。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芊若兰 Re:文学之籁——小说散文化的浓郁抒情风格(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回复时间: 2004.08.06 22:16

    值得一看,一读.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