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福建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呓语天涯 收藏:1 回复:2 点击:3884 发表时间: 2004.07.31 15:16:03

啼笑皆非的“狱中题诗”


  
  
  历史是荒谬的。
  
  当我这样对自己说时,我都觉得荒谬了。的确,成天在古书典籍里扯皮的人也说出了荒谬的话,这本身就是种荒谬。不过,历史被扭曲着抒写,哪还能有尊严的完整。为政者改之,切身利益者改之,写者改之,出版者改之。七改八改,历史早已面目全非,或者说千般面孔吧。执笔者可为史,扯谈者亦可为史,即使牵强附也无不可。反正何为正史,何为野史也说不定,倒是同样的不可信。或许,叽叽歪歪,鼓鼓骚骚,成了一番正史野史,神话传奇之繁荣景象倒也可补足口舌之憾,饭后茶余也有了谈资,也是皆大欢喜的。不过,我透着暗夜里晕黄的灯光寻觅时,看到那些印刷精美的书却有着从没有过的萧索,一种想笑却笑不起来的感觉滥淫。
  
  恍惚中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本书,更是觉得所谓历史的荒谬。那本书是张建伟的《温故戊戌年》,这不是他获得鲁迅奖那个版本,而是他后来写成的。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知道什么叫颠覆。张建伟就戊戌这一年写了两本观点完全不一样的书,顿令人不安,到底什么时候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哟。
  
  当然,说了这么多后自然要回到题目中所说的狱 中题诗,这首诗在张建伟也是重持另一观点的凭据。不过,这首诗最重要的是可以看出历史是怎么样被篡改的。
  
  我想,之前为这首诗热血沸腾的人或许明晓真相后都会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多少年,让我们念念不忘的诗,曾激励我们多少勇气的诗,引无数人折腰的诗,竟是一种因利益需要而被篡改成的诗,弃诗人原意而不顾。
  
  谭嗣同的狱中题诗大概很多人都知道,望门投宿思张俭,须臾待杜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在很小时,我也为这种精神感动过,但是,在我知晓这只是一首伪诗时,那种感觉不足为人知也,也许有着上当与荒谬吧。没想到,一个志士,姑且称谭嗣同为志士吧,其绝命诗竟也被动手脚了,我们是不是该感到羞愧,连一个为理想献身的志士的真心话都不敢听?而且,这首诗之所以被动手脚,只是因为它影响了某些人的利益罢了。所以,由康有为授意,梁启超动笔,一首绝命诗就这样被篡改了,欺骗了一大票人为了一个不现实的梦想前赴后继。由此,一个志士也被推上了舍身取法的高台,成了后人牺牲的理由。这可能与烈士的血被拿去当药有同样的意味吧。
  
  其实,谭嗣同在后来已对维新的方式产生了怀疑,但是,作为从维新中赚取最大便宜的康有为又怎能让人对维新怀疑呢?所以,只好把体现这种困惑的绝命诗改了。历史就这样被既得利益者改了,产生诸多绝然相反的版本,对此,也许我们只能说这是一种荒谬吧。
  
  谭的原诗是:投门望趾思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恨。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待人论。此也许可以看作对变法的另一种反思。但是,与时局不合调者,必扼杀之于褓。历史就这样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替某些人服务的嘴巴,对这,我们集体默哀吧,为我们自己的声音被掩没于泱泱声响中而默哀吧。
  
  在默哀中,我直诉历史是荒谬的,但愿不会被扼杀。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长空飞雁 Re:啼笑皆非的“狱中题诗” 回复时间: 2004.07.31 18:25

    这首诗被篡改是否有考证?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风伴雪 Re:啼笑皆非的“狱中题诗” 回复时间: 2004.08.05 18:54

    "与时局不合调者,必扼杀之于褓。"
  其实流传下来的历史的真实性又有多少可以令人信服呢?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