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上海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花生米 收藏:0 回复:0 点击:3896 发表时间: 2004.07.24 17:59:57

十面埋伏[转载]


  《十面埋伏》在全国上映后,引起观众一片争议。由于影片的前期宣传“雷声大”,上映后给观众的印象却“雨点小”,因此叫好的不如叫骂的多。这本是正常现象。然而令人感到不正常的是,影片的出品和创作人员却总是埋汰观众的欣赏水平,很有一番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先是影片出品方的一位董事长面对媒体表示了自己的“遗憾”———“不可否认它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征服了好莱坞的大片商和无数观众的一部国产片,当然遗憾的是没有能征服我们国内的个别娱记。”并蔑称《北京晚报》一名对《十面埋伏》提出异议的娱乐记者为“小混混”。接下来影片的一些编剧、摄影人,又在新浪网“指责”观众“多多少少有点鸡蛋里面挑骨头,有点过分了”,“有些地方并不值得笑观众也笑”。(7月21日《江南时报》等媒体)
  
    一些观众认为,如果拿《十面埋伏》和《英雄》相比,“埋伏”只是一个“不及格的续集”,还有的认为该片“叫座容易叫好难”,也有人认为张艺谋的影片是靠炒作才在观众中产生“信用”的……应该说这都是观众对影片进行的批评,既是合理的,也是合法的。然而,影片的一些出品、创作人员却不能容忍观众对影片的任何批评,更谈不上从观众的批评中寻找自身差距,而是对观众的欣赏水平进行指责和贬低。他们不是拿好莱坞和戛纳电影节的所谓国际水准来“唬”国内观众,就是辱骂一些有可能戳穿他们“皇帝新装”的人是“一窍不通”的“小混混”。真正有水平的艺术作品是不怕读者和观众批评,而且还会欢迎大家批评的,但是该片一些人员面对观众批评的这种做法,很难看出他们的“国际水准”来。
  
    在观众审美渠道和审美趣味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可以说任何一部影片要想“征服”所有观众都是不可能的,我不知道该片是否真如那位董事长所说的那样“征服了好莱坞的大片商和无数观众”,反正即便是真的“征服”,恐怕也要靠影片的质量来征服,像这种用辱骂和唬人等影片以外的办法来“征服”,观众当然不会买账。
  
  
  
  


转载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