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木子 收藏:0 回复:0 点击:13 发表时间: 2025.10.24 16:26:29

评书《袁了凡在宝坻》第十九回


  评书《袁了凡在宝坻》第十九回铁窗会贤侄 雪夜证善缘
  
  原著三木子 改编弟泼赛 三木子
  
  (开场诗)
  寒狱孤灯照影斜,铁镣声里辨龙蛇。
  善恶到头终有报,且看白雪覆黄沙!
  (白)话说大明万历年间,浙江知县袁了凡,这夜正做一桩奇事!您道他身在何处?竟蜷在死囚牢的稻草堆里,披发垢面,扮作囚徒。原来这位大人有个癖好,专要亲身感化死囚,已教得七人洗心革面。此刻但闻——
  
  (拟声)哗棱棱、哗棱棱!铁链拖地声由远及近,夹杂着皮鞭破空:"快走!"
  (白)牢门吱呀推开,油纸灯笼晃得壁上鬼影乱舞。但见那新囚:项戴四十斤重枷,脚缠铁链如蟒蛇,昏光下照出面如冠玉,偏偏右眉断作两截,一道刀疤直劈入鬓!
  袁了凡心头咯噔一下:(内心独白)"这眉眼...似在何处见过?"
  (动作描写)待狱卒锁门远去,袁公从怀中摸出高粱饼递上:"壮士从京城来?"那囚却似枯木,纹丝不动。袁公再探:"莫非姓陈?"
  (囚犯冷笑)"将死之人,留名何用!"可接过饼时抬眼一瞥,突然"扑通"跪倒:"袁世伯!晚辈陈瑜不知大人在此!"
  (惊堂木响)此言一出,了凡猛醒!原来三年前京城春闱,曾见这陈瑜身着进士服,与兵部侍郎同游御街。何等少年得意,如今竟成死囚!
  (白)袁公扶起追问,那陈瑜忽指囚衣领口:"世伯可见这蟒纹?"灯下果然见金线绣蟒虽褪色,犹带威仪。袁公陡然想起月前轰动朝野的军粮案——
  (插叙)原来陈瑜之父陈万金,人称"陈半城",为救河北饥民,私开军仓放粮。事发后父子同下诏狱,老父竟被活活杖毙!
  (情感爆发)陈瑜突然扯开囚衣,(拟声)"刺啦"一声露出胸膛鞭痕:"我父散尽家财修桥铺路,落得这般下场!您著书说行善改命,岂不是骗人!"铁链撞墙哗棱棱响,震得墙灰簌簌直落。
  袁公不答,却将油灯拨亮三分。灯影里浮现往事:"老夫当年被算定五十三岁必死,如今五十有六犹在人间。"忽嗅到血腥中混着龙涎香——(白)奇也!这御用香料怎会出现在死囚身上?
  (转机)正当此时,天窗忽被风雪吹开,鹅毛雪片裹着更夫梆声卷入。(诗)"梆梆梆——三更寒夜雪,沉沉冤狱灯!"
  陈瑜突然诡笑露齿:(特写)缺了颗犬牙的嘴在灯下似血洞:"世伯可知?那龙涎香是太子所赐!当年我在御河救过落水皇孙!"说着从发髻摸出粒蜡丸:"这是兵部贪腐密账,原想面圣陈情..."
  (高潮)袁了凡闻言汗毛倒竖!一把夺过粗碗摔在地上,(拟声)"咔嚓"碎瓷四溅:"来人!速卸重枷!"又扯自家棉袍给陈瑜裹上:"贤侄,你看这雪——"
  (意境)但见莹莹雪光透窗,正照在陈瑜断眉伤疤上,竟似给冤屈镀了层银边。远处隐隐传来鸡鸣。
  (结尾诗)
  铁窗烛影照肝胆,雪映丹心证苍天。
  了凡今夜破狱去,要树青松立朝堂!
  (白)欲知袁了凡如何星夜进京、这蜡丸密账能否掀翻朝堂?且听下回分解!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