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木子 收藏:0 回复:0 点击:12 发表时间: 2025.10.24 16:23:17

袁了凡在宝坻第十八回评书版


  袁了凡在宝坻第十八回评书版
  原著三木子 改编弟泼赛 三木子
  
  (醒木一拍)
  列位看官,今儿咱不说那三国英雄,不表那隋唐好汉,单说这大明万历年间,宝坻县来了个七品知县袁了凡。此人乃江南才子,却生就一副菩萨心肠。今日正逢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咱便表一表这"袁青天雪夜当官袍,城隍庙热粥救苍生"的奇闻!
  
  (扇子一展)
  但见那宝坻县衙屋檐下,冰棱倒悬三尺,寒光凛凛好似阎罗殿的刀山剑树。袁知县正在烛下疾书《请减粮税疏》,忽觉墨锭凝冰,奏章结霜。正要呵手取暖,却听得"哐当"一声——
  
  (拟声)
  周县丞顶着风雪闯将进来,须眉皆白如雪人一般,急声道:"大人!西街王老汉一家三口,连人带茅草棚子都被大雪压塌了!"
  
  (醒木再拍)
  袁了凡闻言,一口吹灭油灯,裹紧那件补丁摞补丁的官袍便往外走。这雪片子赛过盐粒,打得人脸似刀割。长街空寂,连那打更的梆子声都被风雪吞没。行至城隍庙前,忽闻墙角传来幼童啼哭之声。
  
  (悲声)
  但见庙檐下蜷着三条人影——个老妇人用身子护着俩孩儿,破袄里漏出的芦花随风乱舞!那老妪抬头见是官爷,竟挣扎着爬将过来,枯手攥住官袍下摆:"青天大老爷,给条活路罢!"
  
  (转调)
  这时周县丞气喘吁吁追来,低声道:"大人,此人是城南张寡妇,儿子前日修河堤摔死了,媳妇跟人跑了,留下这老小三口......"袁了凡眼眶发热,猛转身喝道:"开常平仓放粮!"
  
  (紧张声)
  周县丞却扯住他衣袖:"使不得啊!上月水患已开过仓,如今只剩春耕的种子。若动了种子,来年全县百姓都要饿肚子!"正争执间,忽见庙墙暗处转出个黑影——您道是谁?正是那裕泰昌当铺的胖掌柜!
  
  (扇子急收)
  原来这掌柜夜归路过,见状阴阴一笑:"袁大人若要救急,何不将官袍典当?小人愿出二十两白银。"周县丞怒斥:"好个奸商!这分明是趁火打劫!"袁了凡却仰天长叹:"罢!罢!罢!且随你去当铺!"
  
  (拟声)
  四更鼓响,袁了凡赤着身子披件旧氅衣,将白银拍在米铺柜台上。那米铺老板本是奸猾之人,见知县亲至,只得连夜开仓。却说这米车行至半路,竟被巡夜衙役拦住——原来周县丞怕担干系,早吩咐各处不得放行!
  
  (醒木重击)
  好个袁青天!赤足踏雪追来,取出知县大印往车上一按:"此乃官府采买,拦者以抗命论处!"众衙役见知县赤脚立在雪地里,官靴早当了买药钱,无不骇然退避。
  
  (转暖声)
  霎时间城隍庙前架起十口大锅,粟米翻浪粥香四溢。三百饥民闻讯而来,围作一团取暖。那瘸腿汉子本是军中伙夫,自发组织众人排队领粥。忽见个书生模样的后生跪地大哭:"学生赴京赶考被困此地,若不是这碗热粥......"
  
  (声转沉郁)
  正当袁了凡手捧陶碗热泪盈眶之际,驿卒飞马來报:"王甫庄三十七户房屋尽数坍塌!"袁知县掷碗令道:"开户部备仓..."话音未落,东天骤起血红火光——您道怎的?那备仓竟遭歹人纵火!
  
  (惊堂木)
  原来当地豪绅恐开仓放粮压低了粮价,竟买通仓吏火烧官仓!这正是:
  官袍典当换粥香,雪夜孤臣断肝肠。
  莫道天机不可改,善念一动破玄霜!
  欲知袁知县如何化解这场滔天大祸,且听下回分解!
  
  (尾声)
  列位看官,这世上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袁了凡舍官袍救饥民,恰似那暗夜明灯,照得天地一片清明。要问后事如何?明日请早,咱再细细道来!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