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木子 收藏:0 回复:0 点击:15 发表时间: 2025.10.23 15:33:57

袁了凡在宝坻第十一回(评书版)


  袁了凡在宝坻第十一回(评书版)
  原著三木子 改编弟泼赛 三木子
  
  (啪!醒木一响)
  各位看官,今儿个咱们接着说《袁了凡在宝坻》第十一回。这段书名叫“袁知县文昌阁讲学,老道士八卦图说古”,里头有玄机,有妙法,您且听我慢慢道来。
  
  (模拟风雨声)话说这日晌午,知了叫得正欢,袁知县捧着刚写好的《祈嗣真诠》来到文昌阁。但见阁内三十多个书生坐得满满当当,一个个伸长脖子等着听讲。忽然西北天边乌云翻滚,跟打翻了墨缸似的,雷声轰隆隆就压过来了!
  
  您瞧这阵势:古银杏树让风吹得哗哗响,一群灰椋鸟扑棱棱飞过,愣是把“文昌阁”的金匾撞得直晃荡。小书童慌忙要关窗,袁了凡却将须一笑:“圣人讲学,风雷不避!咱们读书人,难道还怕这个?”这话音落地,噼里啪啦的雨点子就砸下来了,打在瓦上好似千珠落玉盘。
  
  正要开讲“命由己作,福自己求”八个字,忽然阁门洞开——但见一位老道飘然而入!这老道可不寻常:白发如雪,黑袍翻飞,浑身上下滴水不沾,两个袖筒鼓胀如风帆。他径直走到袁知县面前,从袖中掏出三枚铜钱:“居士可认得此物?”
  
  (模拟铜钱转动声)说时迟那时快,三枚铜钱在案几上滴溜溜转起来,眨眼叠成宝塔状。老道手指一弹,最上头那枚“嗖”地飞上房梁,正卡在燕子窝缝里!您说神不神?方才还倾盆的大雨,顿时就小了三分。
  
  “天倾东南,地不满西北啊!”老道抚须大笑,“这场雨本该下三个时辰,贫道借走一刻光阴。”忽然把脸一绷,“袁居士讲立命之学,可知道天命终究违不得?”话音未落,梁上铜钱“当啷”落地,窗外暴雨复又震耳欲聋。
  
  袁知县不慌不忙拾起铜钱:“老先生可知道?大禹治水,不是硬改河道,而是顺势疏导;后稷教农耕种,不是强改地脉,而是因地制宜。天道有常,人却能弘扬大道——这不正是立命的根本么?”说着把铜钱往书稿上一按,奇了!那墨迹未干的字句竟泛起金光!
  
  老道眼中精光一闪,广袖挥向雨幕:“好个‘人能弘道’!你看这天网——”但见雨丝在空中交织成银网,偏偏有个缺口透下一束阳光,正照在袁知县眉心,恍若神明点化!
  
  满堂书生看得目瞪口呆。再回头,老道已不见踪影,只留三枚铜钱在案上嗡嗡作响,地面积水绘成的八卦图正渐渐消散。袁知县望见雨幕中一道青虹贯日,不禁抚掌大笑:“原来如此!”
  
  这时雨住风停,七重飞檐水珠晶亮,西天挂起两道彩虹。袁知县推开窗棂,荷香随风而入,案头《祈嗣真诠》哗啦啦翻到“造命者天,立命者人”那页——夕阳照来,八字真言金红交错,端的是霞光万道!
  
  (醒木再响)
  这正是:
  风雨文昌阁,铜钱演玄机。
  立命非常道,青虹贯云霓。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