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山赶集(小说)
---
腊月十八的北风像小靳庄老会计的算盘珠,噼里啪啦往人脸上砸。王作山把摞了补丁的棉袄裹得更紧些,右手始终按着左侧衣兜,那里装着用红布裹了三层的集体资金——六十三块八毛五分钱。
公社大集设在十里外的林亭口镇剑杆河渡口。河面结了灰白色的冰碴子,摆渡船早冻在岸边。王作山踩着冰面往对岸供销社走去,脚下传来咯吱咯吱的碎裂声,像小时候咬碎冰糖渣子。这让他想起去年秋收后,孩子们分到的那把水果糖。
"忠字舞红绸,两毛五一尺!"供销社的售货员漫不经心答应混着。王作山蹲在卖铁锹头的柜台前,指甲在生铁上轻轻一刮,铁锹那暗青色的纹路就露出来。"老哥,这可是唐山钢厂的货。"卖货的老汉抄着手,两个袖口都磨得油亮。
"要二十个,能给个搭头不?"王作山从兜里摸出包"大前门",这是去年县里开劳模会发的,一直没舍得抽。老汉眼睛一亮,接过烟在鼻子底下嗅了嗅:"搭你半斤钉子,中不?"
称钉子的当口,西头门口突然骚动起来。王作山看见公社宣传队的绿吉普车顶着一层薄雪开过来,车头绑着的红绸花冻成了冰坨子。他赶紧把刚买的算盘往箩筐深处塞了塞,那是要给村小学教算术题的。
"王书记!"斜刺里钻出个戴栽绒帽的中年妇女,胳膊上挎的柳条筐直往他跟前凑。王作山认出是西头刘寡妇,筐里十几个鸡蛋底下压着本红皮日记本。"桂芬同志,又给公社广播站送稿子?"他故意提高嗓门,手指在筐沿上敲了三下——这是他们私下交易的暗号。
鸡蛋刚揣进怀,吉普车上跳下个人。王作山后脖颈的汗毛竖了起来,是公社革委会的周卫东,那人山羊胡子上还沾着早上的棒子面粥。"作山同志,买这么多铁家伙,是要学大寨修梯田?"周卫东的眼镜片泛着冷光。
"报告周主任,咱响应号召搞积肥运动。"王作山掏出记工本,"您看,这是社员们献的草木灰清单。"本子第三页夹着张盖了生产队红章的证明信,周卫东的指头在那枚印章上摩挲良久,终于露出黄板牙:"好,好,小靳庄要当全县典型嘛。"
等吉普车喷着黑烟走远,王作山才发现棉袄里子都被冷汗浸透了。箩筐最底下还藏着半刀红纸,那是要给村里老秀才写春联的。他抬头望了望铅灰色的天,雪粒子开始簌簌往下落,像撒了一地的白玉米茬子。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