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闲云孤鹤 收藏:0 回复:0 点击:305 发表时间: 2024.04.04 11:29:23

京剧之根


  
  
  可以说我爱好京剧的历史是自打《样板戏》开始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来临,久违的历史剧目,和各路名角也都很快恢复和登台。各种历史故事,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抑或百姓疾苦、人情冷暖也都纷纷呈现在眼前,当然对京剧的爱好也就日益加深。这时也就是只在戏曲层面来认识它,甚至也能看出点门道,但是对于它的相关知识还知之甚少。
  1990年的一天,央视预报说要播放一台《菊苑花芳二百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戏曲晚会》。我就事先准备好了一盘录像带只等节目开始按下录像键一边看一遍录制,我是觉得这期节目肯定很有价值,至今这盘录像带还保留着,只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很好的播放了。还好现在哔站上还有这场晚会的视频,我也就再看了看。
  这场晚会由著名电影演员程之先生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主持。内容丰富,干活很多,印象深刻。打这里我才开始了解京剧的历史和它的起源,也知道许多京剧创始人的名字,比如“同光十三绝”等等。
  京剧最早主要是以安徽的徽剧和湖北的汉剧合流形成,所谓徽班进京,是指乾隆皇帝为给自己祝寿,在清朝乾隆55年,(公元的1790年),从扬州征召了以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演出之始。 起初有七个戏班,后来合并成四大徽班,即主要以安徽艺人为主组成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进京,开启了后来京剧的逐渐形成之路。
  徽剧,原名“徽调”、“二黄调”,徽剧为中国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一种重要的汉族地方戏曲,也是中国戏曲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 徽剧传统剧目有1404个,保存档案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黄、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拨子高亢激昂,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徽剧的表演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为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彩多姿 ,具有雕塑造型之美。
  汉戏,亦称楚腔或汉调,即今汉剧的前身。(按:汉剧与楚剧,都是湖北的地方戏但却不是一回事。1902年的一个秋夜,一群艺人偷偷来到武汉华景街也叫弗里德里希街德租界,偷偷演出夜场。因为他们的戏曲属于不允许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这样这种非主流的曲调,就由黄陂、孝感来的《黄孝花鼓》后来形成了楚剧。),
  汉戏的历史较为悠久。汉调以唱西皮与二簧调为主,二者有诸多板式,且有反调。西皮调旋律急骤,易表达激昂雄壮或活泼愉快的情绪,二簧调旋律较缓慢,多表现凄凉沉郁的情绪。
  汉剧的《四郎探母》《见娘》一折被称为戏母,几乎其他所有剧种都会排练演出它。汉剧讲究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汉剧有十大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
  汉二簧调起源于何地?看法颇不一致。有人认为与徽剧中二簧调同出一源,由在元末南戏基础上形成的弋阳腔演变而来,只是由于渗进了地方色彩,与徽二簧不尽相同而各有特色。一说来源于湖北的黄陂、黄冈,故称“二黄”。有的干脆说“起于湖北黄冈县”。欧阳予倩在《谈二簧戏》一文中说:“平二簧是由安徽人唱出来的……渐渐由湖北改造成现在的形式,复从湖北流传到安徽,再由安徽人传到北京,便变成了京二簧。”这说法,实乃仍主张二簧调起自湖北之说。二簧若起于湖北黄冈,与余三胜有无关系?不敢臆断,待考。
   至于西皮调,一般人认为是清初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汉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而演变成的。据说当时湖北人称唱词为“皮”,因而称从陕西而来的腔调为“西皮”,也有人称“襄阳腔”或“北路”。余三胜、王洪贵、李六将这种汉调带到了北京。由于进京后与徽班同台演出,余三胜等艺术大师得以在徽剧的基础上吸收汉调的优点,对徽剧进行改造和提高,从而最终完成了徽、汉合流。
  徽、汉、京本是一家人,京剧继承了徽剧汉剧,汇集了昆曲、梆子的大量曲目。戏曲有昆腔腔系、高腔腔系、梆子腔系、汉剧是皮黄腔系。汉剧的遗产被京剧接受了,所以它们都属于皮黄剧种。
  皮黄合流成就了京剧的诞生,另外南昆北弋东柳西梆都被京剧广收博采。西皮与二黄杂糅,形成皮黄腔。昆曲中州韵的吸收,湖广音念白的接纳,这就是京剧。比如:京剧《兴汉图》唱的是刘邦,汉剧《兴汉图》唱的是刘备,但是二者唱腔、做派惊人相似,也说明同属一脉。
  让我们来记住这些前辈大师的名字吧,“同光十三绝”:下图画中绘老生4人:(1)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2)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3)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4)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武生1人:(5)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小生1人:(6)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旦角4人:(7)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萧太后,(8)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9)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10)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老旦1人:(11)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丑角2人:(12)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13)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同光十三绝”中辈分最高的当属程长庚。
  程长庚(1811年—1880年1月24日),原名椿,谱名程闻檄,字玉山、玉珊,乳名长庚,安徽省潜山市人, 清代徽剧、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
  程长庚幼年在徽班坐科,道光二年(1822年),随父北上入京,拜在原春台班的米喜子门下,米喜子安排他到保定和盛成科班学习昆曲。 咸丰、同治年间参加四大徽班进京演出。同治、光绪年间,任三庆班主,同仁尊称其大老板。历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 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杰”、“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为“三鼎甲”之首。程长庚为京剧艺术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余三胜,1802年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村,是京剧创始人之一。 余三胜一生坎坷,汉口码头的董家巷片区是余三胜早年学戏的地方,这里也是当时汉调艺人最集中的地方。1821年19岁的余三胜来到北京八大胡同之一的石头胡同。通过对戏曲艺术的不懈追求,清道光年间就成为了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台柱。
  他通文墨,口才便捷,常自创新腔。他的嗓音醇厚,声调优美。他在汉调皮黄和徽剧二黄腔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艺术特点,创造出抑扬婉转、流畅动听的京剧唱腔。当时余三胜以擅唱“花腔”著称,所谓花腔,实即旋律丰富的唱腔。余三胜在京剧唱腔的创制上,就在于丰富了京剧演唱的声音色彩,加强了京剧唱腔的旋律。据记载,京剧中的二黄反调,如《李陵碑》《乌盆记》《朱痕记》等剧中的反二黄唱腔,均创自余三胜。余三胜不仅将徽、汉二腔融于一炉,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在舞台语言的字音、声调上,也将汉戏的语言特色与北京的语言特点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能使北京观众听懂,又不失京剧风格特点的字音、声调。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他的后人有:儿子余紫云,孙子余叔岩、余胜荪,学生谭鑫培。
  自清初至道光,无论昆腔、京腔还是秦腔,所演剧目莫不是以旦角为主。就“花部”戏曲而言,见于《燕兰小谱》的剧名,计有《烤火》《卖饽饽》《花鼓》《拐磨》《小寡妇上坟》《浪子踢球》《王大娘补缸》《三英记》《缝胳膊》《龙蛇阵》《樊梨花送枕》《倒厅门》《滚楼》《吉星台》《潘金莲葡萄架》《打门吃醋》《狐狸思春》《别妻思春》《百花公主》《擂台订姻》《看灯》《吊孝》《背娃子》《打灶王》等24出,几乎无一不是以做功为主的旦角戏。
  徽班也是这样,第一个进京的三庆徽班就是以名重一时的旦角演员高朗亭为其领班人。乾隆年间刊刻的《缀白裘》中所载当时流行的“花部”剧目《买胭脂》《花鼓》《搬场拐妻》《思凡》《出塞》《探亲相骂》《过关》《上街·连相》《借妻》《看灯》《戏凤》《别妻》《挡马》《面缸》等都是以旦角为主的戏。
  然而自汉戏进京之后,形势逐渐发生了变化,演男性角色的剧目日多,尤以老生为主之剧目数量最大。于是徽剧由旦行为主迅速演变为以生行为主。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当时雄踞北京剧界的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嵩祝、新兴金钰、大景和等七个戏班,除大景和以净行花脸为领班人外,其余六班,如三庆的程长庚、春台的余三胜和李六、四喜的张二奎、和春的王洪贵、嵩祝的张如林(亦作“张汝林”)、新兴金钰的薛印轩,均是以老生行为领班人。而大景和班中亦有梅东这样闻名当时的老生演员。《都门纪略》所载上述七班演出的剧目计有80余出,而以老生为主的剧目则占一半以上。它们是《法门寺》《借箭》《文昭关》《让成都》《三挡》《摔琴》《白蟒台》《定军山》《当锏卖马》《双尽忠》等40余部。
  这其中余三胜所演见于记载的有《定军山》(饰黄忠)、《当锏卖马》(饰秦琼)、《战樊城》(饰伍员)、《鱼肠剑》(饰伍员)、《击鼓骂曹》(饰祢衡)、《探母》(饰杨延辉)、《双尽忠》(饰李广)、《捉放曹》(饰陈宫)、《碰碑》(饰杨令公)、《琼林宴》(饰范忠禹)、《牧羊卷》(饰朱春登)、《乌盆记》(饰刘世昌)、《摘缨会》(饰楚庄王)等,计13种。
  在6个老生领班中,余三胜所擅长的老生剧目远远高出其他5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京剧”条云:“道光后期,梨园风气突然又起变化……演出剧目随之亦改以老生为主,且都是唱功戏或唱做并重的戏,如《文昭关》《让成都》《法门寺》《草船借箭》《四郎探母》《定军山》《捉放曹》《碰碑》《琼林宴》《打金砖》《战樊城》《打渔杀家》等,这些剧目至今大都还保留在京剧里。”文中列举的12种以老生为主的戏,有6种为余三胜所主演或擅演者。这说明在徽剧由旦角为主转为老生为主的变化过程中,余三胜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米应生(先)(1780——1832),字石泉,号桃林,小名喜子。时人以其职业和声望,又尊称为“米戏官”。湖北崇阳县大白乡麻石米家人。米应先为清嘉庆、道光时期的汉调名伶,工生行,对汉调皮黄声腔的发展以及对初期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事迹已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因为春台班的排名并不靠前也没有特别的大腕儿,20岁的汉调艺人米应先得以进入春台班,搭徽班唱戏没有困难。后成为台柱子继而成乾隆年间四大徽班春台班的班主。
  起先,米应先初入北京时,是雅部戏昆曲的天下。地方戏被称为花部乱弹。但是他的表演却很受广大观众喜爱和追捧,米应先表演的关公戏开创了老生当台统领戏班的先河,也是红生关公戏的鼻祖。四十岁那年因病他离开春台班,但是他却将自己的青龙偃月刀留在了身后,同时留下的还有他的声腔、字韵和剧目。接任他的就是他的湖北老乡余三胜。又过了两年11岁的程长庚拜在了米应先的门下。
  现在央视频上还有一档四集纪录片《武汉戏码头》讲述汉调与楚剧的历史,比较详实,资料珍贵。
  
  
  后记:虽然京剧以四大徽班进京为诞生的标志,但是随着一些强有力的汉剧艺人加入徽班,徽剧被改造了,比如 “由旦转生”,徽剧似乎就沿着汉剧的路子走了。
  再说那些为京剧产生立下了巨大功劳的大师们,从米应先到余三胜,再传程长庚和谭鑫培,再传再传……不都是来自汉剧吗?
  通过探究京剧发展的历史,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在这些戏曲之上还有一个更古老的剧种,他就是《秦腔》。
  
  二〇二四年四月三日
  
  

   

原创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