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鼓子是民间娱乐的一种形式。它流传于巴山北麓的城固县二里镇,也是汉调桄桄戏演唱的一种方式。
围鼓子不受演唱者人数限制,三五人、七八人均可;也不论演唱者是否是专业演员,或是群众,只要能唱上两句的都能演唱;演唱不受场地限制,演唱者无需化妆,也无需穿戏服。一群人围着鼓手和板胡师傅就开始演唱,演唱者或坐或站咿咿呀呀,可着嗓子、可着性情无拘无束尽情演唱。或一折戏(俗称折子戏),或一场戏。
围鼓子演唱一般在农闲季节。夏天傍晚时分,人们都到场院纳凉,锣鼓一响,大人、碎娃都聚了拢来。爱唱桄桄子(桄桄戏也叫桄桄子)的人一个接一个的唱,直唱到后半夜人们瞌睡了方才收场。
围鼓子不收观众任何费用,演唱者也不计报酬。
现在很难看到唱围鼓子的场景了。农村的围鼓子几乎没有传承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