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儿时的苞谷馍 |
怀念儿时的苞谷馍
我钟情于儿时的苞谷馍。
儿时的苞谷馍都是母亲纯手工制作,选用仲夏时节最好的嫩苞谷,用手推石磨磨成稠浆,用桐树叶包成三角形,用铁锅木柴火蒸熟。刚出锅的苞谷馍,一掀开桐树叶,一股香气便扑鼻而来。金黄的三角形馍在碧绿的桐树叶衬托下,使人口水直流。
那时候我们家是缺粮户,一到仲夏时节家里就会青黄不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小孩儿就盼望着地里的玉米苗快吐穗背娃娃(方言:包谷长出苞谷棒子)。每次跟母亲去菜地里,我们小孩儿就去摸玉米杆上刚吐须的苞谷壳,看有没有嫩苞谷长出来。母亲看我们弟兄一个个饥饿眼馋的样儿,就偷偷地掰下几个嫩苞谷棒子放在摘满豆角的菜篮子底下。回到家里用手一粒粒抠下苞米,然后用手推石磨磨成糊状,再用桐树叶包好,上锅蒸熟,香甜劲儿别提有多美哉。
后来,母亲老了,每年一到夏天就唠叨想吃桐树叶包的苞谷馍。但是随着母亲的手脚不灵便,家里也没有石磨,再也吃不到儿时母亲做的包谷馍了。
2016年我过生日的那天母亲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悲喜无凭,唯有母亲的包谷馍至真至爱,镌刻岁月。
我钟情于儿时的苞谷馍。
儿时的苞谷馍都是母亲纯手工制作,选用仲夏时节最好的嫩苞谷,用手推石磨磨成稠浆,用桐树叶包成三角形,用铁锅木柴火蒸熟。刚出锅的苞谷馍,一掀开桐树叶,一股香气便扑鼻而来。金黄的三角形馍在碧绿的桐树叶衬托下,使人口水直流。
那时候我们家是缺粮户,一到仲夏时节家里就会青黄不接,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我们小孩儿就盼望着地里的玉米苗快吐穗背娃娃(方言:包谷长出苞谷棒子)。每次跟母亲去菜地里,我们小孩儿就去摸玉米杆上刚吐须的苞谷壳,看有没有嫩苞谷长出来。母亲看我们弟兄一个个饥饿眼馋的样儿,就偷偷地掰下几个嫩苞谷棒子放在摘满豆角的菜篮子底下。回到家里用手一粒粒抠下苞米,然后用手推石磨磨成糊状,再用桐树叶包好,上锅蒸熟,香甜劲儿别提有多美哉。
后来,母亲老了,每年一到夏天就唠叨想吃桐树叶包的苞谷馍。但是随着母亲的手脚不灵便,家里也没有石磨,再也吃不到儿时母亲做的包谷馍了。
2016年我过生日的那天母亲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悲喜无凭,唯有母亲的包谷馍至真至爱,镌刻岁月。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