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浭阳草 收藏:0 回复:2 点击:2604 发表时间: 2018.04.19 15:23:12

可人的春雨


   刚想去公园,下起了小雨,密密的细细的,在不经意间,带着三分羞涩,两分矜持,剩下的全是温柔。
  忽然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一向喜欢裸身进入文本,不管大家名人怎么解读,全凭感觉,宁可谬之千里。比如这首“喜雨”。按道理说,诗词文章,忌讳先去做一个价值判断,这个“好雨”就犯忌。你不必规定好或者坏,你应当用你的观察、思悟、文字表述出来,让读者感知那个好字。杜甫是最能化腐朽为神奇的诗人。他先推出个“好”字,不容分说、一锤定音。可就在这一句里,他就把与他物不同之“好”说出来了“知时节”。时节有多重要?从现实讲,在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上至帝王下至农夫,最是连心牵肠,所以才有“贵如油”的说法。更重要的。一个“知”字,春雨就有魂儿了可心了。所以下句“当春乃发生”承接就自然而然。下边依然是春雨的性格,它“潜”入夜,由衷,默默,好像它知道自己的使命,又不违自己不事张扬的品格,于是下句的“细”字,也就呼之欲出了。细细的、柔柔的、渐渐地浸入。用自己的生命,滋润着世界。所以,着一“润”字,境界全出,还用得着去说明、宣示什么吗?真爱,从来不要表白!
  诗写到那这份儿上,似乎也没的说了。没的说,就危险,必得横生旁逸。要知道旧体诗的起承转合不只是规则,更是思维的必然。再顺下去叫“冗”,无计可施;宕出一笔最见功夫,因为别开生面才体现诗人的境界和审美情趣。认真讲,杜甫这颈联还是让我大吃一惊的。干吗呀?到哪儿啦?其实老杜只是换了一个角度,从时间转到空间,从感觉转到了视角,视角又是一种感觉。先把镜头拉远,好像诗人透过窗子向野外望去,因“云俱黑”“野径”自然看不到。那这句不是一点用也没有的闲笔吗?要是你想象一下,你看不到什么,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寂寂。跟春雨之“知”、之“潜”、之“细”、之“润”就连得很紧了,似转非转。下句来个对比:因“火独明”而知那是江船。明暗对比、浑朦与清晰对比、无人和有人对比,不是更强调了那种寂而非空的意境么?别小看这种寂阒,它既是拓宽,出人意表,又是为了腾起,于是夜看与“晓看”就有云泥之别,就热闹了,锦城就成了繁花世界了。那你会有什么感觉?好像一夜之间世界就变得令人吃惊的美好,你的情绪会不会为之一振?为什么?回过头来看题目,看那关键词“雨”、春雨、春夜雨、招人喜欢的雨!
  好像有窸窸窣窣的声音,侧过脸,雨点爬满了玻璃窗,像一群孩子挤在那里,一个个瞪着小眼儿冲我乐呢,有的被挤下去了,成了一道小水溜儿,有的又挤上来,那雨的点儿和溜儿就无穷起来。唉,春风也只是个毛头小伙子,嚷嚷一阵子“春来了”,就独自尽兴去玩,搅得周天黄彻。春雨则是春的女儿,文静、可人、贴心。
  我想,我该出去了,亲近春雨,亲近还乡河,亲近我的春天!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可人的春雨 回复时间: 2018.04.19 16:09

   
  想来,笔者是融入那诗情画意中去的,不然,怎地如此进出自如!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寒水月沙 Re:可人的春雨 回复时间: 2018.04.28 08:57

    文解细细腻,见解独特。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