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般若草 收藏:0 回复:6 点击:2983 发表时间: 2012.03.17 20:32:47

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既然“大悲咒”是“大悲心咒”的简称,何为大悲心呢?
  
  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观世音菩萨向如来佛及众菩萨报告:“此陀罗尼之相貌,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着心,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所以大悲心是“慈悲、平等、恭敬、卑下、空观、无为、无杂、无染、无见取、无上菩提”这十心的集合体。
  
  如何理解和修持大悲十心呢?
  (1)慈悲心——按教义,慈悲心乃父母之爱。是要把父母对孩子无私无欲无求的爱心扩展到身边和社会——视身边的长辈为父母,同仁为手足,晚辈为子女,温和相处,多包涵。
  
  放眼观之,我们思维感悟古今中外至纯至善的父母之爱,母爱为孩子的幸福安乐,忘却一切自我之私,承担一切艰难困苦,含悲饮泪,忍耻辱而负重。父爱呢?为了孩子为了家,在外流血流汗,当家族、部落、国家危难时,抛弃妻儿,奋起抗敌,怀大义而赴死。所以父爱以义纲。母爱以忍辱为宗。收而微观,《红楼梦》里贾政打宝玉的情节,恰是人间父母之爱的典型写照:贾政听信宝玉意欲调奸丫头之谗言,愤而死打!王夫人声泪难阻,情急之下,不顾为妻为母为主子之尊,当众跪地,以死相劝——打死他,就先打死我。贾政这才回神罢手。贾政杖子不道不义,王夫人悲悯其皮肉之惨性命之危。所以我们修慈悲心,当思维父母之爱,慈而不失其义,悲而不失其道,不做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无情无义之人。红尘滚滚爱千般,有情有义真风流。
  
  慈悲心的简约之意:慈能给予乐,悲则拔于苦。我们修行,当从笑语轻言下手,努力做到万事不起怨、烦、急、气、怒。这样必定人人和你相处愉快。施乐予人,获福予己。正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拔苦呢?救人危难。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邻居逢灾遇难,或有急难,当尽心尽力相助。乃至有能力时,救助社会。
  
  (2)平等心——不歧视弱者。因为永远有人比你聪明富有,漂亮尊贵。此时此地,人不如你,他时他处,你未必如人。你这一方面优秀于人,另一方面人优秀于你。所以平时为人处事,要一视同仁,不论身边的人贫穷或愚笨,都要尊重。尊重是内心一种谦和的态度,他反应在脸色、眼神、和语气上。达摩《血脉论》曰:“佛为西国语,此土云觉悟。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抬眉瞬目,皆是自己的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也,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见性本为禅。”我们修正觉平等之心,正是修在应机接物,抬眉瞬目间,修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处,不能在心里对身边卑微、懦弱、愚笨之人不削一顾,不可当众指责别人的过失,泼人面子,也不可背后毁誉人。对无明人要怜悯和宽恕,因为更多时候,有更多的人,怜悯和宽容你。一句话,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意别人歧视和背后毁誉你,你首先不要歧视和毁誉人。
  放眼人类社会,古今中外由“不平等心”发展扩充而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种族歧视和战争,举不胜数。
  
  (3)恭敬心——恭则恭己,敬则敬人。恭己从自我威仪举止起修,诸如衣着整洁,衣裤鞋帽之色彩、面料、款式搭配协调,保持个人卫生,起居环境整洁,办公环境整洁等等,言行举止,自尊自重。敬人者和颜悦色,真诚温和,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诸如坐不跷二郎腿,站不塌背,食不言(不嚼食而言),笑不狂等等。从某个角度讲,恭己则是敬人。
  
  (4)卑下心——谦虚之心。谦虚是不骄傲,不自以为是,不显示自己。怀抱平常之心。因为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其实你自己不算什么。
  
  (5)空观心——何为空观?何为空?《心经》名句:“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换句话说,空相者,没有生就没有灭,没有垢就没有净,没有多(增)就没有少(减),这是说生灭、垢净、多少乃至上下、好坏、善恶、美丑等等,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这恰是现代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对立统一观。用老子的话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恒也。用中国传统哲学最经典的话说:万物相生相克。世间事物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离开了这种相依赖性,什么事物也不可能存在。以佛法观之,这种事物相依而存之性,为空性;事物相比较而显的非绝对色相,为空相。有道是,好的还有好的,优秀的还有优秀,白的还有白的,长的还有长的,美的还有美的,高级的还有高级的,低级的还有低级的.....所以我们修空观心,应当明白世间事物这种相生相克,相较相成之哲理,不要执着生死、垢净、好坏、善恶、美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空相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抑或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不阴不阳.....太极一动生阴阳,故空也,不偏不倚,中立不动。所以先贤有“中观空道”“空观中道”之论。所以修空观心,当虔诚奉行老祖宗的中庸之道,为人处事戒偏激,极左极右要不得。
  放眼中国革命史,极左极右的思想和行为,有着多么血的惨痛教训啊!
  
  (6)无为心——无所求无所得之心。它是任运随缘,不用心机,随遇而安,安于本位。凡怀揣求名求利求官乃至求美之心等等,而有所为者,都是有为之心。一有为,则心太切,心太切,往往事与愿违。比如:运动员求冠之心太切,打针服药,铤而走险,最后被取消参赛资格或禁止运动员职业,落得名利双亡。诸如贪官入狱、整容毁容、养生伤身、修道入魔等等这类事,都是有为之心的害处。我们修“无所求无所得”的无为之心,不是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而是要懂得尽人事听天命。
  
  (7)无杂乱心——杂乱心又称攀缘心,像孙猴子吃蟠桃,见一个攀摘一个,咬一口甩一个。换个角度说,杂乱是不专一,“无杂乱心”则是要有专一心。做一件事就专心致志地做完做好,读一本书就专心致志地读懂读透。我们修行大悲专一心,力戒:这山望着那山高,做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一门深入,达专精而后自然触类旁通。
  
  (8)无染着心——红尘是个大染缸,我们不知不觉就会染上很多爱而自伤,欲己人怨的坏习气。无染着心,换句话说,就是要有戒律心。佛教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通行戒律就是“五戒十善”。戒是不能做的,律是应该奉行。五戒为:戒杀、盗、淫、妄(妄语谎言)、酒。十善业为:身清净不杀、盗、淫;口清净不恶语、绮语、两舌(两边传话);意清净不贪、恨、痴。我们修大悲戒律心,当好好奉行五戒十善,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常反省,修正毛病,善莫大焉。
  
  (9)无见取心——“见取心”是偏执心,偏见的固执心。它是禁锢在自己知识范围内,不接受超出自己知识和经验范畴的东西,死教条。无见取心,换句话说,要有求同存异心。要尊重所有的存在,学习、思量、比较其同异,万物为我所用,越是不同于自己认知的东西,自己觉得荒唐的东西,越是要弄个明白。
  
  (10)无上菩提心——菩提乃自性正觉。菩提心是向善向道之心。南怀瑾大师简明精要的将菩提心概括为:“内圣外王菩提心”。内圣是修自己的正觉,修自己的天地良心和道德情操。外王是指为人处世,做人要做大丈夫,能够承担人生所赋予的各种责任。做事要讲求精益求精,力求做得最好。比如体操王子、歌王、舞王、包子大王等等。
  
  大悲咒是消灾解难,逢凶化吉,治病延寿,满足人生一切善良美好愿求的神咒。
  我与大悲咒缘起1998年金秋。常逛的一条小商街,忽有奇香惹鼻,便寻香而入。环顾满目的居家小饰品,见一少妇坐在里端。便询香发问。说是奇南香。我新奇地盘问一番。她是一名居士,素食,早晚拜佛,还没打坐。这个小城都是净土宗,没有禅宗。在佛协的庙子里结识有一群净土宗居士,经常聚聚,或结伴游山朝庙。她递过居士证,上面写着五戒十善。我看她文化不高的样子,便问,能背下五戒十善吗?她笑曰:这个居士肯定要能背的,还有《心经》《大悲咒》都是必背的。《心经》你也能背?背来听听?她果真背得流利不错。大悲咒?什么大悲咒?她递过《大悲咒》小红本,说结缘送我了。我看着大悲咒,非常好奇,什么意思也没有,还这么长,怎么能背下来呢?背有意思的课文和英语单词都很难,这个什么意思也没有,能背诵下来?
  
  带着莫名的好奇,怀揣大悲咒,告辞而归。随即开始悄悄分段背诵大悲咒。三天功夫,大功告成。那天下午一上班,便坐在办公椅上闭目默诵。同事大声道:嗨!某某,你在干什么?我站你身边喊你三声了。我吓一跳,嘴上说眯着了,分明人疑惑,不由暗自感叹怎么会这样?便觉大悲咒无比神奇,恭敬之心油然而生,遂每天背诵,晚上临睡前,必合十胸前,大悲咒了,才宽衣卧下。约十天左右吧,忽牙疼腮肿,医生说扎板牙。大老人了,还扎板牙?吃了23块钱的药,一星期好了。可是过了一星期,又犯了!呀哟,那个疼...又得23块钱,怎么得了!一个月工资才多少呀。忍了一天受不了。情急之下,想起大悲水能治病,便如法念诵,清茶一杯三遍咒,一日三次当药饮,五天就好了!从此恭敬大悲咒,恭敬观音菩萨。
  
  说来也巧,那年春天新买了一束大朵的粉色绢花,插入简朴的小竹篓,供在客厅方桌上,十分漂亮。那鲜美的色彩和花形,总是令人赏心悦目,心生欢喜。忽而一念:这花一定是观音菩萨化现的,不然怎么会这么美呢!于是对花合十拜观音,每天早晚和进出门都虔诚合十南无观音菩萨。不久就遇着一尊十分庄严美丽的观世音菩萨瓷像,不还价请回了家。一直到现在,市面上没有一尊观音菩萨像美过我供奉的圣像。这是后话。
  
  那时已读经素食八九年,欣赏禅宗,向往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只是关于文殊菩萨的资料很少。忽而秋天遇着居士、大悲咒、观音菩萨圣像,这一切都很微妙。有了观音菩萨圣像,又和居士们有所交流,从此便进入宗教修行境界。以念诵《大悲咒》和《心经》为法门,晚拜观音早打坐,日久功深,记忆力不断增强,精力日益充沛,身心安康。多年下来,从未感冒过,还有很多微妙受益,只是不可说,也说不清。
  
  1999年仲夏,读罢《圣鬘经》,一念虔诚,便依照经中圣鬘夫人的说法,对月合十做了“自性三皈依”,留下一首小诗为凭:《皈依情》——
  燃香敬观音,合掌向虚空。
  明月亲作证,我今三皈依。
  修佛修自性,皈依皈己心。
  人心好颠倒,偏生颠倒时。
  识字读宝书,做人学英雄。
  不识孔夫子,习文批中庸。
  是非本无定,爱憎强分明。
  善恶实一念,亲疏不留情。
  幸然闻佛法,人苦在心识。
  今誓做佛子,自号为慧如。
  乞师暗点化,直入菩萨道。
  
  南怀瑾大师说:修习佛法要宗教、佛学、佛法三位一体。
  这个“宗教”,应该是宗教情怀和信念以及基本的宗教仪轨;“佛学”是佛教关于形而上道的宇宙生命哲学和形而下之社会人生哲学,简而言之,出世法和世间法,它是要以研究学问的精神,去研读的;“佛法”是实际修证身心性命的功夫,更确切的说,是指佛法中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十八不共法,它是要以科学的态度,拿自身来验证的科学性的修持方法。
  
  前年读了南怀瑾大师的《观音法门略讲》,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知不觉暗合了观音法门之妙道!便在观音圣像前发愿弘扬大悲咒法门。从此更加精勤修持大悲咒。
  
  我修持大悲咒走的是禅宗路线,因无缘拜师,只好以经为师,以戒为师,以方便为门,诚心为相。除了自行设置早晚课,平时随时随地念大悲咒:早餐念诵,豆浆牛奶就成了防病的保健品;办公或看书累了,闭目养神念,小憩疲惫;出门回来或坐或卧而念,恢复精力;走夜路尤其是经过水边树林时,不断念诵,辟邪驱鬼——邪鬼之气是指水生物和植物夜间散发的有毒之气;公交车上念诵,避免车祸,逢凶化吉等等吧。只要你相信经上说的,诚心而念诵就行。
  
  我的晚课是做瑜珈拜,详情见帖子《天女散花—瑜珈拜》,临睡前《大悲咒与》与《药师琉璃光如来大陀罗尼》合念。早课六点打坐,调息默念《大悲咒》和《心经》,达“心一境处”,然后观想观世音菩萨色相。洗漱罢拜观音,详情见帖子《善女的祈祷》。
  
  佛法微妙,真实不虚。众生信则灵。
  其实不信也灵。只是你不信而已。
  

------------------------
见人都欢喜,无须再拜佛.

文坛.百味人生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戈壁红柳912 Re: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回复时间: 2012.03.19 23:29

    原来般若的修持已经有些时日了!钦佩!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回复时间: 2012.03.20 10:07

    太忙了。没有整头时间敲,敲帖就像闪电一样,呜呼哀哉:(:(
  
  补充一下:
  
  空观心——何为空观?何为空?《心经》名句:“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换句话说,没有生就没有灭,没有垢就没有净,没有多(增)就没有少(减),这是说生灭、垢净、多少乃至上下、好坏、善恶、美丑等等,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离开了这种相依赖性,什么事物也不可能存在。这种事物相依而存之性,为空性;相比较而显的非绝对色相,为空相。有道是,好的还有好的,优秀的还有优秀,白的还有白的,长的还有长的,美的还有美的.....用老子的话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恒也。用中国传统哲学最经典的话说:万物相生相克。所以我们修空观心,应当明白世间事物的这种相生相克之哲理,不要执着生死、垢净、好坏、善恶、美丑。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空相者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抑或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黑不白,不阴不阳.....太极一动生阴阳,故空也,不偏不倚,中立不动。所以先贤有“中观空道”“空观中道”之论。所以修空观心,当虔诚奉行老祖宗的中庸之道,为人处事戒偏激,极左极右要不得。
   放眼人类社会史,极左极右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无数血的惨痛教训。
  
  
  儿媳妇在吃早餐,马上陪儿媳妇去医院产检,菜还没买。敲了字就卖不成菜.....呜呼哀哉:(.....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回复时间: 2012.03.21 15:33

    再补充一下:
  
  (3)恭敬心——恭则恭己,敬则敬人。恭己从自我威仪举止起修,诸如衣着整洁,衣裤鞋帽之色彩、面料、款式搭配协调,保持个人卫生,起居环境整洁,办公环境整洁等等,言行举止,自尊自重。敬人者和颜悦色,真诚温和,懂得基本的社交礼仪,诸如坐不跷二郎腿,站不塌背,食不言(不嚼食而言),笑不狂等等。从某个角度讲,恭己则是敬人。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回复时间: 2012.03.22 09:36

    再修改一下:
  
  (5)空观心——何为空观?何为空?《心经》名句:“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换句话说,空相者,没有生就没有灭,没有垢就没有净,没有多(增)就没有少(减),这是说生灭、垢净、多少乃至上下、好坏、善恶、美丑等等,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的,这恰是现代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对立统一观。用老子的话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前后相随,恒也。用中国传统哲学最经典的话说:万物相生相克。世间事物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离开了这种相依赖性,什么事物也不可能存在。以佛法观之,这种事物相依而存之性,为空性;事物相比较而显的非绝对色相,为空相。有道是,好的还有好的,优秀的还有优秀,白的还有白的,长的还有长的,美的还有美的,高级的还有高级的,低级的还有低级的.....所以我们修空观心,应当明白世间事物这种相生相克,相较相成之哲理,不要执着生死、垢净、好坏、善恶、美丑。
  

回    复    

回复人: 蓝湖之鱼 Re: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回复时间: 2012.03.22 15:35

    喜欢赵扑初的一首诗: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细细读来,让人神清气爽,禅意深邃。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般若草 Re:天女散花 • 大悲咒法门(2) 回复时间: 2012.03.24 20:45

    再补充一下:
  
  (1)慈悲心——放眼观之,我们思维感悟古今中外至纯至善的父母之爱,母爱为孩子的幸福安乐,忘却一切自我之私,承担一切艰难困苦,含悲饮泪,忍耻辱而负重。父爱呢?为了孩子为了家,在外流血流汗,当家族、部落、国家危难时,抛弃妻儿,奋起抗敌,怀大义而赴死。所以父爱以义纲。母爱以忍辱为宗。收而微观,《红楼梦》里贾政打宝玉的情节,恰是人间父母之爱的典型写照:贾政听信宝玉意欲调奸丫头之谗言,愤而死打!王夫人声泪难阻,情急之下,不顾为妻为母之尊,当众跪地,以死相劝——打死他,就先打死我。贾政这才回神罢手。贾政杖子不道不义,王夫人悲悯其皮肉之惨性命之危。所以我们修慈悲心,当思维父母之爱,慈而不失其道,悲而不失其义。不做忘恩负义、见利忘义、无情无义之人。红尘滚滚爱千般,有情有义真风流。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