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湖南文化艺术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余堂 收藏:0 回复:1 点击:3268 发表时间: 2011.05.03 09:43:00

吴群:语文的本真和本真的语文


  “语文教学不需要那么多点缀和装饰。”冬日的暖阳下,朴素的吴群有一种朴素的优雅和精神,一条红围巾衬着她红扑扑的脸,格外抢眼。
  坐在岳阳楼畔一个简陋的茶楼里,吴群侃侃而谈。她谈课堂,谈教材,谈学生,谈教研,从当年青涩的课堂回忆,到今天自信的指点教学,有一种从大风大浪中走过来的从容和坦然。“过去,我也曾为展示不了那些诱人的点缀和装饰而苦恼,但是今天,我不需要了。我甚至觉得,那不是装饰而是蛇足。语文教学还是要还原它的本真。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展示本真的语文,我们的目光就是要追寻语文的本真。”
  远处,洞庭湖涛声阵阵,范仲淹一千年前写在岳阳楼上的“忧”“乐”名句又在我的耳际回响。古代知识分子总是把责任和担当放在心头,眼前的吴群,她在语文教学领域的探索和追求,同样体现了一种难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做“实力派”不做“偶像派”
  
  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是,教学并不等于艺术。
  多年前,吴群上过一堂公开课,讲王安石的一首小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初步理解诗意后,她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创设适宜的情境。于是,我出示精心制作的录像片,银幕上出现了一枝枝美丽的白梅,悠扬的民乐在教室里响起。我开始调动学生的情绪:‘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那远远看去洁白的一片,一定不是雪花,不信,请你们闭上眼睛闻一闻,你闻到了那一缕缕梅花的清香吗?’我停下来,期待学生乖巧地说‘是的’。但是,在冷场一阵后,我看到的仍是一张张茫然的脸,分明听到几个学生小声说‘没有’。”
  一堂精心设计的课失败了,说不清怎样的尴尬和沮丧。当时,她归结失败的原因:一是师生间没有“默契配合”;二是提问的语气不对,不能问“你闻到了吗”,要问“闻一闻,香吗”,这样给学生的暗示就更明确。
  显然,那时的吴群,把课堂看成了老师表演的舞台。她记得,曾听过一位老师上《我爱故乡的杨梅》,老师指着挂图上的杨梅对学生说:“摘一颗尝一尝,甜吗?”学生异口同声说:“甜!”正是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被当作了一个经典,许多老师竞相模仿。上《梅花》这一课,吴群也想这样模仿。
  很多公开课就这样上成表演课。这里的问题是,老师的表演除了给听课者、观摩者看,同样在表演给学生看,甚至带动了学生的表演。所以,小小年纪的学生都学会了迎合老师,而老师们竟习以为常。
  多年以后,吴群才有了真正的反思和认识。她说:“这样的教学其实是多么的不正常啊!老师哄学生,学生哄老师。我们的课堂到底在追求什么?追求的是不是那种形式上的‘完美’?这难道不是教学的异化吗?”
  追求教学的艺术,并不能把教学当作艺术,特别是不能刻意地追求课堂、教师和教学的艺术效果。如果把教学变成艺术,课堂就成了舞台,老师和学生都是表演者。一表演就不是生活了,就没有了生动和自然。这样的课堂显然是虚伪的课堂。
  令人难堪的是,今天,这样的表演还在继续。吴群深刻地剖析过这种表演。她在《公开课,曾经难舍的情怀》一文中说:“上公开课,从挑选教材到上课,都有讲究。挑选教材,先要找能引起别人兴趣,容易打动人的;再看哪样的内容好‘挖掘’,能设计出一些新‘花样’;还要看可否运用电教手段,为课堂来一些锦上添花。上课则忌冷场,为了避免冷场,老师们煞费苦心,或在课前把答案暗示给学生,或在讨论的时候走过场。”应该说,公开课这样“作秀”其实是被逼出来的。因为很多听课者把公开课看成演出,希望演出能一直充满悬念,一直抓住观众的心。
  上过了也见过了太多的公开课、研究课、展示课,吴群不仅早已厌倦了这种表演,而且有了全新的看法。她说:“我是一个理性的人,缺少那种浪漫的潜质。我一直以为这是我的一个缺陷,一个无以弥补的缺陷。因为我不善于运用煽情的手段,不能像有的老师那样,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流泪。我带着这种苦恼和焦虑走过了很多年,我知道,现在还有很多语文老师仍然有这样的苦恼和焦虑。我想说的是,这种想法多么幼稚,多么无聊。语文课堂需要感情,但不需要煽情;语文教师需要展示,但不需要表演。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专业修养的内涵和积累。如果积累不深厚,内涵不丰富,外在的装饰再多,点缀再华丽,也只是徒有其表。”
  外在的装饰越多,它的本来面目就越不清晰。就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没有人规定一定要让学生“闻”到香味,学生“闻”不到,其实是老师备课时的设想不正确。小学生学那首诗,最重要是读熟、背诵和默写。在他们幼小的心里,还没装多少诗词,有的学生甚至没见过梅花,根本没有那种体验,他还达不到那个理解的深度,更达不到那个想像的高度。此时,要学生去“闻”梅花的清香,他“闻”得到吗?
  吴群说:“教无定法,正像影视演员有实力派和偶像派一样,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从我的风格来看,我做不了偶像派,只能努力做一个实力派。但是,如果偶像派是以矫揉造作来糊弄人,我还是劝老师们都做实力派。只有实力才是恒久的。”
  
  “隔”与“不隔”
  
  吴群的教研随笔中有这样一段话:
  
  有的课文,听别人上过多遍,看上去很熟了,却总有一种“隔”。如果你不曾深入地走进它,不曾为它的解读牵肠挂肚,不曾在学生面前充满激情地演绎它,你就不会对它有真正的感情和真正的了解。坐别人的车和自己开车是完全不同的。搞语文教研,只有亲自“开车”,才会熟悉你要走的路,否则你免不了会常常为路在何方而迷茫。
  
  “隔”与“不隔”本是王国维评说诗词的形象说法。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写道:“‘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妙处唯在不隔。”他进一步解释:“语语如在目前,便是不隔。”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直抒胸臆,朴实自然。他批评姜白石的创作“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因为姜词喜欢用典,堆砌词藻,内容晦涩。
  吴群信手拈来,用于课堂和教学的点评,十分贴切。
  课堂教学需要真实自然,老师学生都要有自己的真感情,都要说自己的真心话。也就是说,不仅老师要自己“开车”,学生同样要自己“开车”。课堂要交给学生,课文也要交给学生。老师切不要轻易包办代替,不要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不要让学生说老师想说想听的话。
  比如说想像。想像的特点之一,是人相信它。假如不能使人相信,它便会变成一个无聊的游戏。语文课堂的想像力培养十分重要,没有了想像,没有了联想,语文课堂肯定非常枯燥。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宁肯相信假中之真,却不能容忍真中之假。”如果想像不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基础,而是老师在代学生想像,或者拔高学生的思维,学生处在虚假的想像之中,这便是“隔”。
  又比如“读”。小学语文,读是十分重要的功夫。学生课文还没有读通读熟,老师就开始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企图以此让学生去理解、去挖掘课文的“深刻”内涵。这便是“隔”。吴群说,有时看老师教得多艰难,学生学得多艰难,师生都作痛苦状,感到很揪心。其实,如果学生读通了课文,很多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可是,很多老师总认为分析提问才是课堂的正经事,“读”只要体现了就行。吴群进一步说,读通课文是其他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只要是真正认真地读,读一节课也未尝不可,这比课文都读不通却在那里大讲特讲要好得多。
  还有讨论。有的老师以为,讨论应该是学生无师自通的本事,无须指导。可很多课堂讨论,看似热热闹闹,却根本没有解决问题,有些老师设计的讨论题根本不适合讨论。这也是“隔”。吴群说,事实上,在讨论前怎样对问题进行思考,怎样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怎样倾听别人的发言,怎样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析评价,怎样在与他人的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不要说学生难有这样的高度,即便老师也可能没有想清楚。
  怎样做到“不隔”?吴群的观点是从“隔”到“不隔”。她在教育随笔中写道:
  
  练字画画,写完了,画完了,要拿到稍远的距离看一看,才能看出其中的问题。很多事都是如此:有一定的距离,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而过近的距离,反倒不容易看清楚。
  备课,在一遍遍地读课文后,我会把教材摆在一边,任由思绪肆意流淌,把眼前的课文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这背景便是自己的阅读积累和思考深度。
  听课,我会警惕自己跟教者太近。把自己跟课堂的距离拉开一点,是为了获得一种感性的印象。评课的时候,固然需要理性的分析,感性的印象也不可少。
  一堂语文课,有些问题语文教师没有看到,其他学科老师却看到了。语文老师对习以为常的问题失去了应有的敏感,而非语文老师因为距离和陌生有另外的直觉,有别样的理解,甚至理解得更深刻。
  对自己的工作,日子久了,容易麻木,很难去追问一个为什么。所以我们不妨经常有意识地从语文教学中跳出来,跳出语文看语文,说不定你会别有一番收获。
  
  把积习和麻木“隔”开来,把生活和感情投进去,这,就是“不隔”,这,就是语文教学。
  
  放弃“漫步”,练习“舞步”
  
  其实,吴群不是一个喜欢规矩和模式的人。规矩,尤其是模式,总是束缚人的思维,制约人的创造力。但是现在,吴群说,我对语文教学不能不有一个基本的模式了,因为我是岳阳楼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只要管好我自己就行了;现在我要管一个区的语文教学,我得制定一些规矩。我要求老师们放弃‘漫步’,练习‘舞步’。”
  什么是“漫步”?就是上课没有任何章法。吴群说,她听过一个老师的课,那堂课,她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也不知道老师做了什么,感觉就是,听了这堂课,连自己都不知道语文课该怎么上了。
  评课的时候,她打了“不合格”的评语。事后了解,虽然这位老师经常这样教,但考试成绩却不差。问题出在哪里?当然是评价制度和考试导向制度。于是,吴群从命题制卷动起手来。
  她要用“舞步”来约束和引导语文教学。相比于“漫步”的随意和无目的,“舞步”更讲究节拍和章法,更需要“用心”。虽然有了约束,但其实更有创造的空间,找到了灵感,还可以跳得更加流畅自如。
  语文命题,她扬起了大语文的旗帜,打破课本“圣经”观念,推倒学科“壁垒”,走出课本、课堂方寸天地,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一年级她出了这样一道试题:
  请把你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画下来,然后写几句话,说说它的样子和味道,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这就把写与画融合起来,在画的过程,学生更进一步感受水果的形状、颜色,回味它的味道,甚至回忆起他平时吃水果的样子,画画与写话相互促进。
  还有一道五年级的试题:
  本学期,你们班一定开展了很多项语文活动,活动过程有趣吗?你的收获大吗?请你写一段话,并用上几个成语。
  这道题,既是检查教材中“成语故事会”的实践活动,又能了解学生一学期来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情况,他有没有积极参加,组织得如何,收获如何。
  语文课程是一门开放的课程,要求我们在教学评价时要面向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向每一个不同的学生,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创造空间。所以,吴群的语文试题,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校生活和课堂生活,还非常重视考查学生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考查学生是否关注生活,是否能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是否能用学到的语文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尤其在命题时体现个性差异,给学生留有选择的空间、想像的空间、表现自我的空间,关注作为学生的“我”的独特感受。
  吴群设计了这样一些试题:①本学期学的古诗你最喜欢哪一首,请写下来;②本期课文中的主人公,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他;③用以下几个词语(雨滴,小路,叶子,友谊),展开合理想像,创编一个小故事。
  试题如此新鲜活泼,其主旨就是一个,以学生为本。吴群说,老师们如果真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他的“舞步”不会僵硬。
  作为教研员的吴群,就是这样“有心”地引导老师们,悄悄地改变老师们的观念。
  当老师们心中有了学生,便处处有了语文。一位语文老师告诉吴群,旅游时,每到一处风景名胜,她都要拍很多照片,以便在语文课上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看。还有老师说,他看电视,看电影,看小说,时时留心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或者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用的东西,甚至和其他学科老师交谈,也不放过任何有用的点滴素材。这种积累当然非常有用。老师的素养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也会学着做“有心人”。从语文课堂到其他课堂,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活动,从学校到生活,处处留意,生活中的语文其实比课本上语文内容丰富多了,有了这种习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这,不就是语文么?是的,这就是真正的语文。
  
  结语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吴群身上有了很丰富的语文素材,如果可以用一本语文教材来容纳她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每一页都很有可读性。但她自己说,她只是一个学会了“舞步”的“舞者”。是的,如果能融会贯通、左右逢源,“舞步”也可以变成“漫步”,正如孔夫子所云:“从心所欲不逾矩焉。”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这十几二十年来,语文教学的秋千荡来荡去,从人文性到工具性,又从工具性回到人文性,总有一些让老师们捉摸不透的东西。语文的本真是什么?本真的语文又是什么模样?仍然难下一个确切的结论。吴群也有困惑,好在她没有停步,她还在探索。
  
  
  大道至简 知亦难行亦难
  ——我的语文教学思考
  
  吴 群
  
  (一)
  最初,对于语文教学,我相信自己朴素的信念和经验。
  我充分相信书籍对人的教育力量,一个孩子,只要他爱上书,慢慢就会懂得读书,就会知道怎样获取知识。学会读书,自然会提高学习能力,自然就知道该做怎样的人。
  我向往没有压力的学习。我自己的整个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是这样。没有电视,没有课外书,只能把目光投向课本。作业很少,也很单调,无非是抄几行生字做几道数学题,但记忆中从来没有厌烦过,没有让家长催促过。考试很少,少到我向往的程度——有时自己做做考试试卷比听老师乏味的讲课更有意思。没觉得考试难,那时候的老师也不到教材之外找些题目来为难学生。
  这些经验都沉淀在我的潜意识里,深深影响到我的教学观。从当一个语文老师开始,我就有这方面的意识:鼓励学生读书,鼓动学生多买课外书读。那些年,每一次和学生家长交谈,我都要求家长给孩子买书,引领孩子读书。作为老师,尽量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带领学生作课外阅读。
  作为语文老师,我不喜欢让学生整日陷入组词、造句、改病句之中,不喜欢让学生反反复复做一张又一张试卷。我布置最多的语文作业是让学生写日记。批改日记是一个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因此,初当语文老师时,我其实是把语文教学看得非常简单的——让学生多读课外书多写日记。
  (二)
  然而,语文教学似乎并不简单。
  教材上每一句话都似乎是微言大义,需要细细咀嚼反复挖掘;教案中导入和结尾的每句话固然要斟酌,中间的过渡句子也要仔细推敲;教学手段要先进、要科学、要艺术;最难的是因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性多,需要无穷多的预设、无比机智的应对,这更是让初上讲台的我抓狂。
  于是开始虚心学习,学习怎么钻教材,怎么抓词句训练点,怎么创设艺术的情境,怎么设计新颖的提问,等等。渐渐地,对语文教学的“技术”,也就有了一些心得。教课由生硬、拘谨,慢慢地走向自如,课堂上的气氛越来越和谐,听课老师的评价越来越好,语文课获奖的级别也越来越高。以前觉得十分复杂的语文教学也并非那么艰难了。“无他,唯技熟耳”。教学也是一个技术活,掌握了那几招,也就八九不离十。
  (三)
  再次认识到自己把语文教学看“扁”了,是在本世纪初。2002年,结缘网络,开始识得诸多同时代的教育“大虾”,眼界大开。愧做“井底之蛙”,开始狂读“补课”——不读书,特别是不读教育杂志以外的书,已有多年了。阅读越多,就越认识到自己的浅陋。
  最大的震撼来自郭初阳的《项链》一课。课堂上,他在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之后,引入莫泊桑本人的女性观和创作谈,推出作家思想和创作的整体背景;接着,将这个故事与“灰姑娘”故事的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再引导学生将《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的形象与电影《窈窕淑女》《奥黛丽•赫本》《流星花园》《曼哈顿女佣》四个女主角和简•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沙白、夏绿蒂•勃朗特小说《简•爱》中的简•爱、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爱玛一一比照,最后对文本作出了“一篇关于独立对抗命运的女性小说”的结论。一般的教师,哪里有这种视角,哪里有这种深刻!教一篇课文,考验的是教师在哲学、文学、史学、电影、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底蕴和功夫。郭初阳为教师的才、学、识树立了一个标杆,让同做教师职业的我万分汗颜,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反思自己的浅薄,我也开始认真地阅读了一些书,不仅读教育的,文史哲的都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民主主义与教育》《后现代课程观》《唐宋词十七讲》《江村经济》《万历十五年》……从网上找到一些书单,按图索骥,或一字一句地啃,或生吞活剥地读,企望给自己这个“教书匠”多多少少打一点人文的底子。这些年,有些书虽然直接用到语文教学上的还是不多,但我不怀疑他们对我的教学所起的作用。因为这些阅读不知不觉地开阔了我的眼界,影响了我的思维,提升了我的教学品格。像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要说对某一篇语文课文的教学有直接作用,那很难说。但它对我的历史观、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告诉我,面对一个文本时,要将文本置于一个更大的历史和人文坐标中去进行比较和观照。它教给我怎样去分析历史,怎样去思考问题,它给了我一种对文本进行全景式鸟瞰的眼光,给了我一种将文本融入文化的视角,让我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研究、实践语文教学,给我的语文教学赋予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
  (四)
  这样的自我陶醉又过了几年。说是“自我陶醉”,因为渐渐发现,我“深刻”的眼光学生并未能全然领会。我固然是喜欢这种“不简单的语文”,学生却未必能接受。课堂上,面对学生的茫然,有时不得不“忽悠”着上。忽悠学生就是忽悠自己,欺骗他人也是自欺欺人。现在,我们很多老师还在课堂上“忽悠”。有一次听一位老师上《草船借箭》,有一个老教师评课说,课堂上我听“神机妙算”这个词不下二十次,但到底课文是怎样通过文字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老师却没有讲。要突出一个主题或一个重点,不是把那个词重复几十遍就可以了,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词的内涵。但老师却虚晃一招,避重就轻,此为“投机”,为“忽悠”。教学是科学,来不得半点假和虚。这种欺人欺己的行为,自己实在不耻。
  近几年,开始琢磨着,如何真正以一种儿童视角来教学语文,又能教出语文本身的韵味和魅力。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干国祥的《构筑理想课堂》,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给我的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范例。我开始探索语文教学的模式。虽然有的人说语文教无定法,不能用某些模式套住,我还是坚持上语文课要讲套路,要减少随意性,要严谨,要讲究科学性,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目标制定要准确科学,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严格指向教学目标。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能盯着某一堂课,而要做好每一堂课。作为语文教研员,我更不能盯着某一堂语文课,而要注意每一堂语文课,关注每一个语文老师的每一堂语文课。杜朗口的教学模式走入到我的视野后,我觉得最精华最能学习的,便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在上课,再不将“深刻”和“丰富”作为第一因素考虑,更不屑于为了吸引别人眼球的花花哨哨去费脑筋。我的要求很简单:更科学,更有效,更有趣,更易让学生接受。去除不必要的枝枝蔓蔓,简简单单,轻装上阵,抵达目标的彼岸。
  古人说,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对我来说,“知”亦难,“行”亦难。
  
  吴群:女,1969年8月出生。湖南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现为岳阳市岳阳楼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岳阳市教科院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长期坚守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执教数十堂展示课、研究课、公开课,多次获省市奖励。坚持撰写教育随笔,已积累近200万字,结集出版了《幸福的相遇——语文教育絮语》。主编多部语文教材教师用书。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吴群:语文的本真和本真的语文 回复时间: 2011.05.03 13:29

    问好!

------------------------
人老了 什么也做不来了 只但愿还能够学习着写写文章 于是我就成了文学青年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