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新疆创作空间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狂晕的蚂蚁 收藏:0 回复:0 点击:2953 发表时间: 2010.10.27 12:52:14

死而生的救赎——关于淌汗大地震


  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后,不得不来谈谈张翎的小说【余震】。
  
   如果说,我是在看【余震】之前看了【唐山。。。】也就罢了。可惜,我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
  
   先介绍一下情节:在一家多伦多的诊所里,一个倍受精神折磨的病人小灯,她张着黑洞似的眼睛,向医生发出了模糊而又虚弱的声音“——救我”。
  
   叙述如同小灯那片段式的记忆和间歇的疼痛一样,不停地来回跳动,这可能给了电影人最好的拍摄理由,他们总喜欢跳来跳去变来变去,这样才不会令观众感到厌倦。【中国人好趁热打铁,汶川地震才过不久,旱灾、泥石流、洪灾纷纷而过的今年。地震效应不但会引发电影的商业生机,也可以成为电影灾难片中某种象征意味的可查纪录。——抱歉,其实我并不想这么认为的。】
  
   7岁的小登和弟弟小达被压在水泥板下,在决定谁可以生存下去的权利上时,母亲李元妮选择了小达,我们可以理解抛弃者和被抛弃者的痛苦,却不可以找到消除这个痛苦的办法。当某种信任被欺骗,当某种信任被剥夺后,以一个不经事的孩子的眼睛,我们却看到了一种超过其年龄的成熟和仇恨。
  
   于是,劫后余生的小登选择了仇恨和报复,她更改了名字,忘记了过去。她躲进了一个痛苦修造的“核”内。
  
   无论是跟随养父母逃到了远方,亦或者一家三口远飘海外,可却她本人却逃不开那种由抛弃感所带来的痛苦,以及无时不刻渴求找到某种原谅和被原谅的理由的焦灼和悔恨。
  
   当失去家庭——这一唯一令她有一丝丝人间温暖的地方后,她想到了回去,墓志铭是死亡的象征。一个经历了人世沧桑的中年女人,和一个同样饱受痛苦的灵魂,解脱的唯一办法就是选择死亡。
  
  结尾部分,是整个八十年代作家的典型例子,象征、理想、乐观。当小灯看到侄子侄女纪登、念登宛如她和弟弟那样的争吵场面,以及被岁月改变了容貌的母亲时,她已经再也恨不起来,留下的唯有内心深处的无奈和满脸救赎的眼泪。
  
  我看到李元妮对小灯说,“闺女,你找谁?”的时候,突然理解了小灯,【爱既是恨,恨既是爱,爱恨皆空乃是真。】是不是很虚无主义啊。
  
  与小说相比,电影就有很大的不同了。
  
  首先,小灯是怎样的性格,没有表现,这是造就复仇心理的关键。
  
  再者,小达是怎样的性格,也没有表现,不过,小说里,也把他当作一个行文工具一样的人物。
  
  第三,强化母性的赎罪心理和自惩行为,有涉嫌获取票房的嫌疑。
  
  第四,小灯人生之路的坎坷,尤其是内心经历,报复性、倔犟不屈、寻找母性等。都没有表达出来。
  
  第五,尤其,小说中,人生的感悟期——30到40岁,对于过去的探寻和省悟,几乎没有涉及。我虽然不是心理学说的支持者,但是,在这点上确实令人失望。
  
  我相信,电影也极力在表现抛弃者和被抛弃者的痛苦。李元妮在成为抛弃者后的内心道德自惩,还有,小灯成为了被抛弃者后的内心复仇直至救赎。演员的表现我不想说什么,我只能这样讲,如果用贾樟柯的电影叙事来拍的话,一定要比冯小刚令我满意。
  
  而小说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小灯,她内心痛苦的展现,从报复开始,到养母的离去,到养父的侮辱,到婚姻的破碎,无一不是信任危机的体现,无一不是被抛弃的灵魂折磨。这颗破碎的心灵还能够承担多久呢?所以,在选择了重新回到死亡时,既站在母亲二楼门口,那彩虹般的温暖,及渴求原谅和被原谅的眼泪,终究融化了一切仇恨。
  
  死亡不但能够消除一切仇恨,还可以换来生的希望。
  
  因此,我建议各位都去读读小说吧,至少不会像电影那样太过让人失望。


原创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