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陕西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guowen 收藏:0 回复:0 点击:2513 发表时间: 2010.04.25 14:55:24

春风化雨:矫正孩子叛逆的对抗心理(五)[转载]


  春风化雨:矫正孩子叛逆的对抗心理(五)
   十、教孩子正确对待和接受老师的批评
  常言道:严实出高徒。老师批评学生的愿望与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好,即使有些方法或言辞欠妥,孩子也应学会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苦心。
  一位叫李立强的孩子抱怨说:
  一次上课,我无意识地转动圆珠笔时,不小心吧笔掉在了地上,我弯腰去捡笔却又吧铅笔盒碰到饿了,响声很大。老师批评我不认真听讲,让我写检查保证不再犯。我心理不夫妻。碰掉铅笔盒又不是故意的,为什么对我这样严厉?
  他的父亲听到孩子抱怨后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学校是学生集中的地方,每个学生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否则学校正常的秩序就难以维持。老师不仅有教书的责任,而且还有育人的责任,而严格要求正事老师对学生关心爱护的体现。老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
  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老师的严格教育下成才的,所以,他们一致到老都不忘儿时老师的教导。如果你上课不认真听讲,老师装作没看见;让你背课文,你没背过,老师也不检查;作业没做完或做错了,老师也不检查纠正,这样长期下去,你的学习会好吗?十年后在你走上工作岗位,回忆起初中阶段的学习时,你肯定会说,当时老师是对么不负责任。
  现在来看你讲的情况。听课时手理玩东西是一种不良习惯,而你又碰掉铅笔盒,响声肯定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这就更不对了。难道老师不应该批评你吗?如果全班五十名同学都像你这样,拿课堂不乱了套,老师还怎么讲课!上课不做任何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这是学生应遵守的纪律。而通过检查可让你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下决心纠正自己“无意识地”玩东西的不良习惯。这是对你自己、对大家都有益的事阿!希望你好好想想,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同学。
  每一位父亲都应像李立强的父亲这样,正确地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并且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和诚恳地接受老师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地做一名好学生,做一名受老师喜爱的合格的学生。
  十一. 及时消除孩子对老师的抵触心情
  青春期的孩子逆反心理无处不在,他们会将逆反情绪带到学校中去,从而容易导致与老师的冲突.父母应及时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一位老师讲述了他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情:
   一天,我与两位学生一起从办公楼上下来,即将走出楼门的时候,她俩突然停住不往前走了,我发现她俩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对我说:“老师您先走,我们还有点事。”话音刚落就往后跑,一溜烟的功夫就在楼梯口消失了。当我醒过神来,看见她们的班主任正好走进大门,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她们惧怕自己的班主任。
   表面上看看起来,这两名学生是惧怕老师,其实是对老师的一种无形的抵触情绪在起作用,由于她们是女孩子,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和直接罢了。很多教师对学生痛心疾首,认为现在的孩子不会尊重老师,见面不打招呼,有的还当面顶撞老师。不可否认的是,学生抵触老师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听任孩子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无论是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是对孩子自身的成长,都是危害无穷的。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消除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呢?
  (1)尊重孩子,让孩子发表对学校和老师的看法
  当孩子产生了对老师的抵触情绪后,父母首先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与孩子交谈,不要制造压力,让孩子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发泄对老师的不满,这种发泄还可以起到一种平衡心理的作用。父母认真地倾听,孩子会感觉到自己的烦恼得到尊重,就会毫不隐瞒地把自己的态度,抵触老师的原因讲出来。等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之后,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冷静的分析事情的利弊,客观地看待抵触情绪。如果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孩子,就要合理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因势利导,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孩子认识自己缺点的能力。
  (2)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从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作为父母。切忌对孩子的抵触情绪一棒子打死,让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老师,这样只会加剧对孩子对老师的反抗。有的父母仅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过分溺爱孩子,甚至与孩子一起指责老师,跟甚者跑到学校里与老师大吵一番,其结果只可能跟糟。孩子的认识有的时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在这点上,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站在老师的角度从新审视,必要时还可以创造场景去体会老师的情绪和难处,让孩子学会多体谅别人,为别人着想。这样的话,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减轻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3) 与学校、老师进行沟通,积极配合好老师教育孩子
   有一些孩子,在学校里与在家中的表现迥异。在家里非常勤快,又懂事又听话,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可一到学校,就情绪低落,不爱学习,表现糟糕,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经常顶撞老师。家庭与学校教育方式的差异导师了孩子的性格的极大反差。在这时候,父母要主动地、心平气和地与老师沟通,向老师提供孩子在家的一些日常表现状况,让老师也了解孩子的另一侧面,对孩子的行为有一个全面的评价。父母要与老师一起分析双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求同存异,不至于让孩子无所适从。
  
  

------------------------
西安弘毅教育训练学校
网站:http://xahyedu.cn/

转载[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