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1 点击:2849 发表时间: 2009.08.08 06:18:41

《八大山人在介冈》之十三


  《八大山人在介冈》之十三
  萧鸿鸣 著
  
  七、对《个山小像》的再阐释
  
  一、《个山小像》的性质
  
  康熙十三年(1674)甲寅,在奉新芦田耕香院的八大山人,时年四十九岁,佛腊二十六。按照传统的习俗,生日“过九不过十”,这年的“蒲节”中秋“后二日”,八大山人假托“黄安平”之名,为自己的“知天命”之年,作了一张《个山小像》的自画像。自《个山小像》问世后,先后有多位友人在这张《个山小像》上或题跋文、或作诗句,对八大山人的身世、经历,禅门的法系等进行了叙述。康熙十七年(1678)戊午,中秋至中秋后二日,八大山人又根据各友人的题跋,作呼应性的自跋四则,将自己如何遁入禅门、以及在禅门的祖师、派系、门庭作了较为详细的交代,这些跋文所涉及的内容,当然也包括了他在进贤介冈十五、六年的生活和经历。
  《个山小像》纸本墨笔,纵97厘米,横60.5厘米,于1955年在江西省奉新县罗塘村奉贤寺发现的。发现后,随即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958年,因江西省筹备创建“八大山人纪念馆”,于1959年7月拨给南昌青云谱(据李旦《创建八大山人纪念馆的回顾》,《江西文艺史料》第六辑64至68页。),现藏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纪念馆。
  从《个山小像》发现的背景来考察,《个山小像》一直在佛门寺院流传并被珍藏于发现之日。这说明《个山小像》从其问世以来,在八大山人尚为禅门长老时期,她一直跟随在八大山人身边。八大山人还俗后,便将《个山小像》留在了佛门。以《个山小像》保存完好并一直在奉新县佛门范围内流传的情况来推测,《个山小像》一定是先保留在奉新芦田耕香院,随着耕香院的不断变化、住持的变更、禅和子们的流动,被辗转于奉新境内的佛门子弟或保存、或供奉、或流传并珍藏至发现。这说明《个山小像》是佛门寺院认定为与佛门关系紧密的一件佛门绘画作品。
  按照《法苑谈丛》对中国佛教绘画种类的分法,佛教绘画的分类,“可以分为图和像两大类……佛像画就其内容来分,可以有七类:1、佛类;2、菩萨类;3、明王类;4、罗汉类(包括缘觉类);5、天龙八部类;6、高僧类;7、曼陀罗类。”《法苑谈丛》对“高僧像”的定义是:“高僧像都是佛教历史中的具体人物,其量度无有一定,从广不等。一般可以身量为八十四分,而宽广为九十六分。也可以由画家任意绘画比丘形象以舒情意,如梵僧、渡水僧等。”(均据《法苑谈丛》第六章•漫谈佛画•佛画的种类。)很显然,从《个山小像》的问世在佛门,又一直辗转珍藏在佛门寺院并流传至发现于佛门的背景,说明了《个山小像》这件作品,并非是一般俗世性质的文人雅士“某某造像”,或“高士图”,或“隐逸人物”等“艺术”造像绘画,而是一件与佛门中佛经、语录、佛门著作具有同等地位的佛门绘画“高僧像”,是佛教绘画中一个重要门类的作品。
  八大山人在佛门三十二年,作为佛门的高僧,我们至今没有发现他遗留在佛门任何的诸如“行实”、“语录”或涉猎佛门的相关“佛学”著作,但作为一个画僧,八大山人将《个山小像》留给了寺院,是其遗留给佛门、具有“佛门”意义的唯一遗产。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八大山人在介冈》之十三 回复时间: 2009.08.08 19:47

    内容丰富.问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