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1 点击:4910 发表时间: 2009.07.23 07:06:16

胡蝶之两物幻化 璀璨乃一己之诚


  胡蝶之两物幻化 璀璨乃一己之诚
  
  ——评胡诚创新之雪景中国画(《胡诚作品序》)
  
  •萧鸿鸣
  
  
  胡诚先生与万纪元兄长为同年善交。昔纪元兄长之令尊万伯父讳绍荣先生与椿庭为同事且为一壁之邻,纪元兄长从艺且今为大家,有椿庭之启蒙先功,故纪元兄长常常不忌明堂庙宇而念念不忘。后胡诚先生与纪元兄长先鸿鸣四年,于中正之江西师范大学燕鸣、康庄、彭友善、余塞、段倪、杜玉华、张华娥等诸教授座下,与鸿鸣又有师出一门之谊。渊源至此,胡诚先生亦至再至三,故鸿鸣不以齿序,作不让之评。
  
  一
  
  中国画之雪景图,历代均有所见,然不脱勾皴点染之巢臼,国人之南北,未见有大成者。雪之南方,因少而新颖奇异,故南人观雪,迥异于北人,其赏雪、踏雪之心,怦然而有新意。南人画雪景,亦因之眼光更新,感受更切,表现愈强。
  今日中国画坛,以“雪景画”而言,就鸿鸣近三十余年所见,屈指可数,东北有于学志者,其所制雪景尝闻有独尊意,然以鸿鸣所观、所感,则应首推胡诚先生。
  胡诚先生作水彩画研究并创作,色彩瑰丽而流动感极强,成就斐然在焉。思变后,转将水彩之特性,以“外师造化”为肇基,作中国画之雪景十年苦求,从非为再现客观而客观,到表现具象而非具象,感受及想象的翅膀,在独自一家的技巧、技法和非传统的材料基础上,表现自己内心之体悟,使其用一种前无古人的塑造形式,来达到或增强情感“衷得心源”的效果。
  其所制江南雪景,不离“江南”二字,如:《飞雪迎春》,其所作严寒覆盖之下的巨制,郁郁葱葱,仰观之余,置身其境,亦顿感南方湿冷、彻骨寒心之难忘;又如:《冰的世界》,画作尺幅之间,纵横河汊之原,大地如盖一床雪被,惟有枝枝杈杈的小灌木,透露了江南的特点;又有《冰玉》一作,静谧而清澈的池塘;《除夕》一画,于浅屋瓦房而闪烁的灯光;还有《雪后》之制,那些是松?是樟?抑或是其它南方特有的树木,均都在晶莹剔透的白雪之下、漫天飘舞的自然六花之间,尽显着阡陌草丛、丘陵沟壑的南方之雪景壮观。雪之与人,雪之与景,欲行而不能,欲飞而不敢;行之虽不湿鞋,却不忍脚踏此佳景,飞之尽无所阻,却难舍滋润洗尘之境。
  其立意于北国的雪景之作,如:《北国》一幅,其严寒逼人,皑皑封冻之下,那若有似无的冰块边沿离群之冰碴,竟然能使人顿生溪流丁零作响之声在耳;再看《大雪压青松》,寒树昏鸦,苍松峻柏,雪压之下挺且高拔,使观者深感身陷白山黑水之间,静谧幽深的峻岭,郁郁重生之上,虽属当生而愈发之严寒,却更显盎然之气。
  南北之雪景,今未曾见有如此丰富而越胡诚先生者。
  胡诚先生谓鸿鸣曰:“留芳天下的作品,是来自通晓自然界的人,那是人性的来源。自然有情,情最重要。我带着对大自然的情感去完成江南雪冰画的创作,做到自然、艺术完美结合,打破旧的传统,做到新的语言、新的技巧、技法和科学技术,去完成作品的创新。让作品达到一种前人没有、后人无法自制的艺术作品”。
  赏其制,听其言,观其人,胡诚先生言而有行之雪景探索独有是,亦可得窥西江艺人之历代执拗遗风在胡诚先生身上再现也。其所制雪景图,是今日之江南第一人,江南江北之不二人,翘楚尽现耳。
  
  二
  胡诚先生谓“创新”,鸿鸣亦尝闻制艺者有“创新”言。实“创新”非仅为今人之所想,古之先贤亦常有为“立门户”者。所“立”者,即有“创造”且“新颖”也。然“创新”或曰“立门户”,需“平”与“奇”两行也。“平”则指万事万物需分曹党而治,后世子孙亦抱而守之,此今日语谓之曰:“规律”。而“奇”者,一在奇目中,在手段、在眼光、在境界、在读之者感受。手段之奇故可喜,然手段不正,终不可以服天下;眼光奇,则有“别出心裁”而求一己之“奇”念;此必有涉制艺者之“气度”与“境界”。“气度”在学养,“境界”在“圆融”,将“切肤”之感受,假以所制之“艺”,与受众之“感受”,达到不同于以往之“同气”,“创新”之意则有“立”焉。
  胡诚先生在大学授业,学之教,教寓学,学教相长,故所制雪景,既承宋元明人雪景勾皴点染之传统,又融会先人之“没骨法”于渲染当中;既摒弃今之北人“没骨法”之滥用,而使其所制雪景远离软绵、臃肿之无力,荡涤死寂萧索之颓靡;又以南方灌木丛生之雪景平实,在不失骨法用笔,勾、皴、点、染使万物傲然生气于覆雪之下,创雪景之盎然勃勃;更以南方五年得一小雪、十年觅得一大雪之难得,作清新颖异之雪景图。新则新矣,异则异矣,物我两忘,制者制而忘其寒,观者观之而感其染,其“创新”独到之意,大有在矣。
  震旦数千年,旅寄于此天地间的士人,莫不以“立功、立德、立言”而自慰,以鸿鸣对胡诚先生雪景画之感慨,其所制雪景画,莫不是在以“立画”之形式,达“立言”之目的,欲用其雪景“立画”,而明其教外别传之旨也。“立言”以文字而“立”,而胡诚先生之“立画”,则以其“雪景画”直寄焉,乃更于所寄,坐成巢窟、制格,而避世间之雷同,“立言”与“立画”,殊途而同归耳。
  
  三
  
  雪之后,春之开。胡蝶由冻土内之蛹,破茧而为一飞冲天。从吐丝自缚,至茧内痛苦思出,再到幻化迎晖日而得五彩璀璨,其所跨两物三态,既脱胎于始生初状,又换骨于现貌今情。胡诚先生雪景之求,傲然于画史的足迹间,是为雉堞庄周何如?是为滕阁元婴何如?时日有待矣。
  
  
  萧鸿鸣
  2009年4月24日于
  北京西直门海云轩寓所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文学青年 Re:胡蝶之两物幻化 璀璨乃一己之诚 回复时间: 2009.07.23 23:00

    问好!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