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甘肃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叫我巴蒂 收藏:0 回复:6 点击:1486 发表时间: 2009.03.12 18:56:44

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记得小时候,很爱看鲁迅的书,在离弃了学校以后,尤其喜欢看“阿q正传”,对阿q先生的精神胜利法更是情有独钟,其法简直妙不可言,被别人揍的遍体鳞伤,有什么打紧,不过是“儿子打老子”,哪怕是被拉出去砍头,也“觉得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也未免要杀头的”。赵老当时读到此处,立马红光满面,喜上眉梢,活人活成这样,真是保持元气,延年益寿之妙法。当下赵老即把阿q先生奉为精神领袖,日日焚香,天天膜拜,时至今日,赵老之气宇轩昂,自然是不及备载。
  
  时光轮转,前几日出现一人,口中之念念有词,让我听闻,潸然而泪下,究竟何谓?且听我慢慢道来。
  
  前几日,外交部武副部长在一个会议上指出,洋毛子对我们中国人素质上的指摘几无道理,我们大声说话,猛爬华尔街的铜牛,不是陋习“这只是大家习惯不同而已”,而且武部长更是高屋建瓴的说,“我们还看不惯外国人那种小声嘀嘀咕咕、当着面还要相互咬耳朵呢。”,在说到中国人到美国华尔街“骑铜牛”的时候,武部长又说了,“如果那个铜牛不让骑,就应该立一块牌子,上面写上‘禁止攀爬’。”
  
  在听到武部长的话以前,赵老觉得自己学习阿q精神胜利法起码也是一个专业三段,无奈事实就是这样残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武部长的闪耀出镜让我老泪纵横,只得叹道,阿q吾师之遗世绝学能修炼至如此境界,纵然脸皮厚之如赵老,亦只能甘拜下风。
  
  也许武部长说这番话的时候,只记得了“政治正确”,却忘记了有些东西是不会因为时间,空间的流转而改变的,宋朝的汝窑瓷器放到现在,固然是国宝,宋朝的狗屎放到现在,却铁定依然是狗屎,美国马里兰州的杀人犯,他就是跑到中国的甘肃兰州依然是杀人犯,郓城县西巷内小楼上的阎婆惜在宋朝知道偷汉子,放到现如今她也不会是个贞洁烈女,中国人在国内说话如哭丧般大声,是失礼和缺乏涵养,在国外自然也是失礼和缺乏涵养,中国人在国内攀爬古迹,当要执棒在手,猛打其屁股,在华尔街骑美国佬的铜牛,自然也要猛打其屁股。这些对于自己关乎教养,对于别人关乎尊严的生活习惯,有人类的地方就应该遵守,哪里是举出“文化差异”,“民族习惯”这些挡箭牌就可以遮掩的?换言之,这种问题如何可以置换成“争论”?它难道不应该是“定论”吗?莫非,“饭香,屁臭”这种简单的道理,在中国,也会因其“国情”,亦或“特色”而扭曲,变形?
  
  在国内经常有所谓“学者”,撰文质疑,抨击普世价值,很多国人也不知究竟何谓普世价值,众所周知,民主,自由,天赋人权这些说烂了的名词固然是普世价值,可在赵老看来,生活中细节之处的尊严,凡尘中举世皆准的体面,更应该是一种普世价值。
  
  “大国”者也,不能只顾昂首长啸,更是应于细节之处三省其身,硬要把人类文明中应该舍弃的恶习,强辩成“文化差异”,“民族习惯”,不但是毫无道理的价值移位,更是骨髓里的自卑幻化而出的自贱!假如有一天,我老人家周游列国之时,一不小心吐了一口浓痰,一正义之士刚要怒目相向,却过来几个人好言相劝,曰“算了,算了,他们都这样,这是中国人的民族习惯”,此言一出,你说赵老是该哭之,亦或笑之?这话漂洋过海,传至列位尊耳里,您又会做何感想?会哭之,或笑之?
  
  这两年来,我们在“国家”,“民族”这些话题上的纠结,缠斗,已然成为一种恶趣,每个“爱国”的人似乎都盘旋在如何“赶英超美”,如何“东京大屠杀”,如何“抵制xx”这些抽象的话题上,闲下心来,却少有几个人会从国人自身去寻找纠葛的答案,口号连天之后,谁会想到“我”这个主体就是外国看不起中国的理由,“我”有没有在公共场合猛吐浓痰?猛划响拳?“我”有没有试图用愈加的野蛮而不是文明去反击对方?“我”有没有低眉顺眼,奴性连天的去逆来顺受中国的“民是民,主是主”?
  
  当一个社会少有人去自省并改正那些固执的陋习,甚至还要为这些陋习来寻找一个包装,这个社会又哪里会有寸进,既无寸进,何来长远?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当然伟大,但登月之前的第一步则是要劳驾医生大人“喀嚓”一声把他的脐带一刀两断。
  
  古语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与其偏执在大而化之的“民族”问题上,不如修习一下这些旁枝末节的文明,与其众人一面的沉湎于“大国崛起”上,不如每个人潜心咀嚼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脸面来“崛起”。
  
  中国如若想要真真正正的不负大国之名,那这种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陋习视为“民族,文化差异”,硬要把狗屎橛说成是好东西的屁话,就不但要打入冷宫,简直要打入十八层地狱。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弄墨无文意 Re: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回复时间: 2009.03.12 23:28

    原本陋习和文化差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随地吐痰应该是特定的陋习,我们没必要去剖析它。
  
  对于大声说话是不是陋习要一分为二的看。谈话来说,中国人也不乏轻言细语,外国人依旧有粗放之音。关键的关键,大声说话别影响他人。
  
  再谈文化差异。很显然,如果把随地吐痰当做文化差异也是绝对行不通的。那什么是文化差异呢?
  
  曾经我有一个经历——是请客吃饭吧。我们当地的习俗是吃饭先上荤菜,然后上汤,最后上蔬菜。说白了,如果上蔬菜就预示着没有菜了。我们当地的朋友应外地朋友相邀去赴宴,没想人家第一个菜就上的蔬菜.........
  
  不说了,点到为止!

------------------------
既能出口成脏就可出口成章

回    复    

回复人: 断弦与谁听 Re: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回复时间: 2009.03.12 23:45

    凡事因情况而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做事原则.

回    复    

回复人: 木水 Re: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回复时间: 2009.03.14 07:58

    事事要全面分析才能保持好的清除错的!

回    复    

回复人: 闲人一个 Re: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回复时间: 2009.03.18 17:24

    陋习就是 陋习,有错就认,据理而争,别弄出那些让人笑话的事来。

回    复    

回复人: 胡杨本非树 Re: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回复时间: 2009.03.19 05:35

    你们怎么啦?武部长有的是中国人的幽默感嘛。你们要是不懂,那可就是文化差异了。呵呵

回    复    

回复人: 我很爱你 Re:同是陋习,何来差异? 回复时间: 2009.03.19 12:19

    在华尔街骑铜牛,也是为了获得一种喜庆,就如在中国,有多少铜器被摸得发亮~~当然,随地吐痰,还是要不得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