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清晨,得以闲暇,又拜读了“玉儿与青衣”,同时,也又一次拜读了酸风先生对此文的点评。
这篇2000字左右的小说,正如酸风先生所说:体积不大,容量却不小。
其时,想起“缺憾美”这个说法。
作者笔下,玉儿人玲珑,但天生哑巴,生理残缺;运不济,死了娘亲,亲情残缺。这些残缺都使玉儿对青衣之所以产生那样深厚的一点不掺假的感情,非常可信和有震撼力。
再者,从此篇可以看出,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是娴熟的,对文章架构的布局也很有功力。
譬如以下这一段的剪裁:“好多年后,玉儿做了母亲。头胎是个女儿,曾经难产。生死关头,哑巴玉儿面对哭成泪人的丈夫,用手比划着告诉男人:她想见那唱戏的表姐,一定要想办法把棉袄送给她…… ”
这样冗长的生活场景,作者似乎很简略地就交待过去了。但于一篇短篇小说来讲,是难得的。
对“玉儿与青衣”,俺在学习中;对作者的创作手法,俺也在学习中。
在胡杨林,有这么一个版块由俺负一点儿责,俺的愿望,就是建成一个学习型的版块。
希望得到诸位写手的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