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0 点击:4571 发表时间: 2008.01.19 12:28:48

《道教“净明派”青云谱开山祖朱道朗》之七


  《道教“净明派”青云谱开山祖朱道朗》之七
  
   萧鸿鸣
  
  4、徐忠庆伪造“朱道朗即八大山人”的心理背景分析
  
  徐忠庆(1885——?)原名徐云岩,后依“净明派”法绪改法名忠庆。为“净明派”青云谱第十九代弟子。
  据徐忠庆在《江西青云谱志》徐忠庆自撰的《重修青云谱志序》中介绍:徐忠庆“四岁,慈父见背母常谓许真君之拔宅飞升,朱祖师之名列上仙,皆自忠孝修来,子其勉旃”,因“窃思远游恐老母失养,惟是谱近居咫尺修道事亲洵两全策”于十四岁时入青云谱,拜青云谱住持郭保基为师。又因郭保基“其师衰老”和“奈师老多病”,得赖其师郭保基之信徒好友(据“李良祺、熊朝根二老爱屋及乌”可见这二人是郭保基之信徒和好友)“乡耆李良祺熊朝根两老旦暮来谱匡直辅翼”,故而“是谱勿论事之钜细咸委之”。年十四,以“以妙龄出募维扬”,并“获金众多”。
  徐忠庆“年十五,师即羽化”后,开始住持青云谱。《江西青云谱志》中,多次出现或徐忠庆自己、或借别人之口,对自己多有“深慕许朱真人之诣而披发之志弥坚”、“云岩以贞固不摇之仙根”的赞颂。经“独撑是谱于掌上二十年,许朝乾夕惕”之后,“得是谱图志,深讶废瓦颓垣即昔之祖殿道舍也,残石蔓草即昔之梅岛莲池也”,“自是募建之心切焉”,遂生重修、扩建青云谱之念。经数年的重修和扩建,青云谱“昔日之所无,今日有之不为过;昔日之所有,今日无之不为不足惜”,使“是谱院舍,焕然重新”。
  徐忠庆对于自己“炳炳麟麟克迪前光,足见群真众仙灵爽不昧,山明水秀灵气所钟,致令文人过客快睹是谱之盛舆”的业绩,从此念念不忘,并以““云岩本良月、养真之流亚”自居,甚至假黄翰翘之口,说自己“其功当不让良月、养真专美于前也”。将自己与创建青云谱的“朱道朗”,中兴青云谱的“养真•郭教仪”相提并论。
  及至黄翰翘由“解组南旋”来到青云谱,并将其所及众说纷纭的牛石慧“相传为八大山人兄弟”说,带至青云谱,由此而产生嫁接“朱道朗即八大山人”以提高其先祖的声誉、即提高自己的妄念。而民间修志、编谱用历代先贤来拔其先祖的陋习,以及道教传人附会前代先师嫡传的贯性手法,从社会基础的背景角度,在心理上为徐忠庆将“朱道朗”嫁接成“八大山人”,提供了不计后果的先期准备,亦给徐忠庆在重修《江西青云谱志》时,将“朱道朗即八大山人”这一妄念得以付诸实施的力量。
  从徐忠庆的经历和心路变化的过程来看,徐忠庆由一个刚进入青云谱的懵懂年少小道士开始,到“以妙龄出募维扬”募得重金((据《江西青云谱志》陈绍箕《重修青云谱记》“得三千金以归”),再到徐忠庆“独撑是谱于掌上二十年”,重修、扩建青云谱,使青云谱“是谱院舍,焕然重新”。自此,徐忠庆内心的“立言、立德、立功……当永垂亿万年而昭如日星”(据《江西青云谱志》五十至五四页徐忠庆《重修青云谱志序》)之心,开始萌动。及至江西省财政厅听信陈筱梅、胡再春等人于民国八年己未(1919)上书江西省财政厅“请拨公产”的报告中,将朱道朗说成是八大山人,并在“督军批示”中,对徐忠庆“八大山人的(嫡)派”的认定,此时的徐忠庆,其心态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膨胀的名利之心,已显见其言行当中。于是,“立言”便成为了徐忠庆这一时期里的头等大事。
  原本可能仅仅只是为了向江西省财政厅索要一些“公产”,“以助香火”的行为,由此而衍变成了徐忠庆为谋求担任“江西道教协会会长”的最为重要的资本。在“立言”的思想支配下,将“朱道朗即八大山人”以文字的形式写进《江西青云谱志》,徐忠庆已经有了一系列的策划和成熟授意的手段。于是,在黄翰翘的帮助和直接参与下,将与八大山人有过交往背景的周体观所写《定山桥梅仙道院记》和《青云谱记》二文,加以篡改,伪造成了一篇《青云谱道院落成记》。
  从徐忠庆对周体观职务的改动,伪造后的《青云谱道院落成记》所用叙述语气,与《青云谱志略》所载周体观二原文的比较结果来看,徐忠庆、黄翰翘所伪造的《青云谱到院落成记》,无一不显现出这种伪造的痕迹。
  以“朱道朗即八大山人”写入《江西青云谱志》的表面现象来看,是徐忠庆为提高青云谱住持朱道朗的身份而所为,但在这表面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目的,实在是徐忠庆借提高朱道朗的身份,而达到提高自己身份。这一点,从徐忠庆后来谋求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的这一举动上,即彰显得一目了然。
  而徐忠庆、黄翰翘费尽心机地将《各宪批示》附于《江西青云谱志》的做法,其表面的意义在于记载陈筱梅、胡再春等人为青云谱所作的功德。而隐藏在这后面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则在于用政府的公文形式,说明政府对其“朱道朗即八大山人”的认同。
  让政府的“公文”来为自己的谎言作掩护,这一做法,多少也透露出徐忠庆、黄翰翘在制造这一弥天大谎时,内心深处存在着的些许心虚、不安和顾忌。
  由此可见,徐忠庆作为一个由社会最底层的小道士,到先是青云谱附近的五里三桥、继之南昌的道教界、乃至江西省尽人皆知的青云谱住持和道教协会会长的显赫人物,这个过程,在徐忠庆“与道大适,静气可亲,守净明宗教真传”(据《江西青云谱志》八十页《各宪批示》)的表面现象背后,让后人不无感觉地体会到,徐忠庆的为人和处世,实则是个集才智、能力、野心于一身的八面玲珑人物。其名利之心,绝非是可以用一个道家方外之人的标准来衡量的。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