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陕西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娉蔻 收藏:0 回复:4 点击:3055 发表时间: 2007.08.04 22:01:29

到底有没有梅妃这个人?[转载]


  到底有没有梅妃这个人?
  
  (作者不详)
  
  
  江妃《谢赐珍珠》: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梅妃,名江采苹,又称江妃,据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妃子。有关江妃和《谢赐珍珠》一诗的背景,《梅妃传》有这样的记载:“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开元中,高力士使闽越,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疾,避路而行。太真忌而智,妃性柔缓,亡以胜,后竟为杨氏迁于上阳东宫。上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是此始。”
  
  梅妃的这首七绝,既是自述失宠之后的寂寥心情,也是委婉地向明皇倾诉自己无心梳洗终日饮泣的悲伤。
  
  描眉一向被认为是女人最基本的化妆方式,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那样美艳,甚至担心涂脂抹粉会玷污了自己的天生丽质,尚且还要“淡扫蛾眉朝至尊”。新嫁娘装扮好,羞答答地问自己的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当然这首诗另有深意)可见女子画眉的重要。唐玄宗的梅妃自称“桂叶双眉久不描”,很久不画眉,可见已慵懒灰心到对自己的容颜无所顾及的程度,失落之情跃然显现。“桂叶”,有不少版本作“柳叶”,误。“桂叶”是对短阔之眉的形容。阔眉是唐代妇女在画眉时采用得较多的一种样式。刘绩《霏雪录》称:“唐时妇女画眉尚阔。”阔眉在初唐时期已经在宫廷内外流行。这个时期的阔眉,一般都画得很长,给人以浓重醒目的感觉。在具体描法上,有两头尖窄的,也有一头尖锐、一头分梢的;有眉心分开的,也有眉头紧靠、中间仅留一道窄缝的;此外,还有眉梢上翘或眉梢下垂的,诡形殊态,变幻无穷。大约从盛唐末年开始,妇女的阔眉又流行起短式,到中晚唐时,愈益明显。周昉所绘《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即作这种妆式。沈佺期在《李员外秦援宅观妓》一诗中说“拂黛随时广”;张籍《倡女词》有“轻鬓丛梳阔扫眉”;法宣《和赵王观妓》有“城中画广黛”(妓女们的打扮往往代表着时代的潮流)。
  
  她如今虽然倍受冷落,但也曾经在脸上精心地涂抹胭脂,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期待着面见皇上温柔缱绻,可是妆化好很久,渐渐凋残,却没有等到君王的垂顾。于是,泪水止不住夺眶而出,用手帕擦拭,胭脂的颜色把丝制的手帕都染红了。“长门”在这里指的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武帝曾经“金屋藏娇”,可是陈阿娇在被废之后,只能在长门宫独守空房,君王根本不会来看望她,她也根本就不需要梳妆打扮。梅妃自比长门怨妇,也是长期遭受冷落,根本无心装扮,不禁发出长叹:既然恩情已经断绝,那么又何必送来珍珠这种装饰品呢?况且送来一次安慰并不能消解长久的寂寞呀!
  
  司马相如曾为陈阿娇作《长门赋》,希望汉武帝回心转意,梅妃也曾以千金为高力士祝寿,托他求词人写赋,试图也用这种方式重新获得唐明皇的宠幸。但是当时高力士正奉承杨贵妃,而且害怕杨家的势力,于是就回报梅妃:“无人解赋。”没有人会写。梅妃无可奈何,只得自作《楼东赋》抒发心中的哀怨:“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从这篇赋来看,既可见其才学,亦可见其真情,然而如此才情却终究无法挽回唐明皇冷淡的心意。
  
  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被历代文人演绎得感天动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风流才子唐明皇,通音律,擅诗文,《全唐诗》收录了他64首诗作(另外补遗1首),没有一首是写给他心爱的杨贵妃的。偏偏,却有一首情真意切的情诗是写给杨贵妃的情敌的。
  
  李隆基《题梅妃画真》:“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据《梅妃传》,安禄山叛乱,长安城陷,唐玄宗携杨贵妃往蜀避难,把梅妃留在长安。玄宗回到长安之后,梅妃已不知所终,后来在华清宫汤池(温泉池)边的梅树下找到了梅妃的尸骨,胁下有刀痕,是为乱兵所杀。玄宗号嚎大哭,以皇妃礼仪安葬了她。“上又命方士飞神御气,潜经天地,亦不可得。有宦者进其画真,上言似甚,但不活身。”已经身为太上皇的李隆基,面对画像,触景生情,遂亲笔写下《题梅妃画真》七绝一首。
  
  从唐明皇那首诗来看,梅妃曾经居住在紫宸宫殿。唐代皇宫建在长安城内,其主要宫殿为大明宫、太极宫和兴庆宫。大明宫是唐代皇帝坐朝和居住的主要宫殿,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建成于唐高宗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明宫的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为宣政殿,再往北为紫宸殿,三大殿建在一条中轴线上。
  
  诗的大意是:梅妃天生丽质,不用借助脂粉的装扮而自然美丽。肖像是画在白色的丝织品上的,很醒目,虽然容颜体态还算逼真,但是却没有她当时眼神顾盼眉目传情的那种神韵,毕竟已经不是曾经在眼前的那个活生生的梅妃了。
  
  汉武帝在李夫人病逝后,写了《悼李夫人赋》,把画像挂于甘泉宫,还曾请术士招魂,屏上身影摇曳,恍惚中似见美人飘然重现眼前,但是转瞬即逝。这首诗写的感觉与此仿佛。而且唐代陈鸿的《长恨歌传》及无名氏的《太真外传》都有类似情节,为小说家惯用。
  
  关于梅妃的生平事迹,《新唐书》、《旧唐书》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正史均未见记载,很多文学作品和评论基本上都是以《梅妃传》为依据。该传见于《说郛》第38卷,其作者和写作年代一直未得确定,有的说是出自唐人曹邺之手,也有很多人认为此传与曹邺无关,只是宋元小说的一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梅妃传》全面论证并且提出质疑,治学严谨的文学家郑振铎也否认梅妃的存在,所以至今对梅妃其人其事的可信程度一直存有争论。
  
  有关梅妃的事迹,在宋代赵彦励的《莆阳志》,宋史学家李俊甫编著的《莆阳比事》均有记载。后者于宋嘉定七年(1214)雕版印行。李俊甫,福建莆田人,宋嘉定十年进士。《莆阳比事》“取唐以来上千百年间,凡莆阳事之可传者”均见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属辞有法,纪事核真”,算是一部较为可信的地方史书。明代何乔远的《闽书》,黄仲昭著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以及明、清《兴化府志》、《莆田县志》和《福建通志》等也记载了梅妃这个人。
  
  明代王世贞编纂的《艳异编》卷13(宫掖部9)收录了《唐玄宗梅妃传》;宋代莆田人刘克庄被宋理宗誉为“文史久著,史学尤精”的史学家,他曾写了四首咏“梅妃”的诗。明代乌程人吴世美根据《梅妃传》创作有《惊鸿记》传奇,因剧中写梅妃作“惊鸿舞”,故名《惊鸿记》;清代戏曲家洪升的《长生殿》也写到梅妃;蔡东落《唐史演义》写梅妃故事也是依据《梅妃传》;今日京剧舞台上有《梅妃》一剧;现代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靖的《杨贵妃传》也有梅妃这个人物。文学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看到托姆斯的英译《谢赐珍珠》诗(或称《梅妃诗》、《一斛珠》),就把它译成德文,登载在自己出版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第6期上。据可考资料,这是中国古诗最早译为德文的一首。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首见于《全唐诗》的七绝,《隋唐演义》等小说中还有两首诗托言是梅妃和杨贵妃所做。《隋唐演义》(100回)是清人褚人获在吸收《隋唐两朝志传》、《隋史遗文》、《隋炀帝艳史》、《杨太真外传》、《梅妃传》、《太平广记》系列小说集等书的基础上整合创作而成的。其中第七十九回名为:江采苹恃爱追欢,杨玉环承恩夺宠。
  
  梅妃写给杨贵妃的诗是: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杨贵妃写给梅妃的诗是: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亦清真。总教借得春风早,不与凡花斗色新。
  
  这两首诗不见于相关的诗词选本,其故事情节亦属小说家笔法,难以采信,只是从侧面反映了杨贵妃与梅妃争宠之事。
  
  今台湾学者林恭祖先生认为杜甫《丽人行》中的诗句“杨花雪落覆白苹”是用“杨花”、“白苹”暗喻杨玉环和江采苹,意为杨玉环迫害江采苹。杜甫《丽人行》一诗对杨氏家族的奢靡生活和“炙手可热”进行了讽刺和揭露,但是否涉及杨妃与梅妃的争宠,仅可作为一家之言。
  
  梅妃是个千载之下仍然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其实并不重要。一个美丽的孤弱的才女在宠辱无常的后宫,在“寂寞开无主”的凄清冷落中坚守着一种“只有香如故”的梅花品格。
  


转载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潇月 Re:到底有没有梅妃这个人?[转载] 回复时间: 2007.08.08 17:10

    好象我看过一本历史文献,说是有梅妃这个文学形象的。而且,我觉得梅妃,其实人格上也比较美。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徐博达 Re:到底有没有梅妃这个人?[转载] 回复时间: 2007.08.09 15:12

    现实中有没有不重要,但历史记下了她的名字。
  许多故事或事迹,需要的,只是一个主角而已。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人: 佩玉鸣暖 Re:到底有没有梅妃这个人?[转载] 回复时间: 2007.08.09 16:43

    不清楚哟

回    复    

回复人: 羽翼.妖精 Re:到底有没有梅妃这个人?[转载] 回复时间: 2007.08.14 00:17

    忘记了是哪本书内写的,杨玉环仗着皇帝的宠爱欺负梅妃,梅妃怒骂:“肥婢安敢如此!”
  不过,寄生在男人身上的宠爱失去之后权势自然也就失去,于是被欺负了也只好骂骂而已。
  
  貌似这两人在唐明皇心中地位差不多的,杨稍微高一点点,不过与皇帝闹别扭的时候被赶出去三次,恐怕借机承欢的必是梅妃,无怪两人争执异常激烈。呵呵

1 篇回复    查 看 回 复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