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二十) |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二十)
萧鸿鸣
6、宜春王支
宜春王支,始于安简王盘烑(1414——1492),献庶三子,宣德三年封。弘治五年薨。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献王三子,号元蕴,封宜春王。谥曰安简。明永乐十二年甲午又九月初一日丑时生,明宣德三年戊申七月十三日封王,明宏治五年壬子八月二十日巳时薨。”
据《南昌县志》卷五十七•古迹载:“宜春王府在进贤门内”。
1、朱宸=(水粲)(1491——1513),号仁山。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觐=(钅市)长子,宸=(水粲),号仁山。封奉国将军。明弘治四年辛亥十一月二十四日申时生,卒葬未详。”
朱宸=(水粲)承先祖之家学,自幼聪慧,“崇尚诗礼”。“通经小学四书葩经。稍长,留心性理,通鉴百家子史,过目成诵。” 年十五,即“行雅重……考究濂洛关闽理趣,重斯文,轻俗务,黜奢靡,辟异端,恤患难,每遇良辰清夜,吟风弄月,有古人襟度。”然天不假人寿,年仅22岁便去世。故后人不无叹息其:“抱拔萃之天资,负博古之学问,操诚笃之行义,”而不能“使天假之以年”。
朱宸=(水粲)空负才学,并未有“大议论以赞皇猷”和“大制作以式后进”的著述传世,但其仍以其“淹贯经史,探索渊源。旁通今古,企慕圣贤”的家学和家风,而使得其成为“当代之人物,增玉牒之光辉。”(均据江西省博物馆藏《宁藩宜春府奉国将军墓志》)。
2、朱谋=(童加刀)(生卒未详)字文翰,号藩章。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灯次子,谋=(童加刀),号藩章。封奉国中尉。生卒葬未详。”
《南昌县志》和《明诗纪事》均在述评朱多=(火加黑)时说:“……南昌郭外有龙光寺,万历乙卯(1615)二月,豫章诗人结社于斯。宗子与者十人,知白之外则宜春王孙谋=(童加刀) 文翰……谋=(童加刀)缉其诗曰《龙兴社草》。”
朱谋=(童加刀)不仅是诗人,且辑诸家王孙之诗而成《龙兴社草》。
七、钟陵王支
钟陵王支,始于觐锥,靖庶三子,成化九年封。弘治十八年,罪降庶人,送凤阳。正德十三年卒,除。
《南昌县志》卷五十七•古迹:“钟陵王府在南昌卫右”。
1、朱觐锥(1460——1518),号鲁夫。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奠培次子,觐锥,号鲁夫。封钟陵王。谥曰恭懿。明天顺四年庚辰四月十七日吉时生,明成化九年癸巳九月廿二日封钟陵王,明正德十三年戊寅十二月十三日未时薨。享寿五十九。”
朱觐锥虽于弘治十八年罪降庶人,送凤阳入高墙,但其“善画人物”仍被《南昌县志》(见《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和《画史会要》收载其中。
八、其它待考人物及派系后人:
江西宁藩除了八支中派系明确的人物外,还有一些未能查实的人物,现列如下:
1、杨妃
《书史会要续编》和《书画史》均说:“杨妃,书法赵文敏,颇得笔意,但偏锋耳。”
2、朱拱辰:
福开森编《历代着录画目》(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994年影印本)载有“朱拱辰《虹月楼图》梦樵《辛丑消夏记》清吴荣光撰,叶氏重刊本。四,三八”,并于宁藩王孙并列在一起。
按宁藩子孙“拱”字辈下一个字属,当为五行之“木”,而“辰”字在《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当中“公”字辈又无“朱拱辰”其名。故存考。
3、朱谋▲(土华)
陈田《明诗纪事》载:“谋▲,宁国王孙。”并收录其诗一首。因《明诗纪事》无字、号,记载,而《盱眙朱氏八支宗谱》瑞昌、石城王支中,先后有三人名“谋▲(土华)”,故不辨其派系。现兹录如下,以俟考:
“瑞昌谋字派:多耿之子,谋▲(土华)。号希甲。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申时生,明天启元年辛酉三月初八日申时卒。”
“石城谋字派:多=(火英)次子,谋▲(土华),号鹅池。封镇国中尉。明隆庆元年丁卯四月廿三日巳时生,明天启二年壬戌七月初七日申时卒。”
“石城谋字派,多=(火弗)之子,谋▲(土华),号太巅。封辅国中尉。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九月十四日戌时生,明天启七年丁卯十二月十五日辰时卒,历年二十八。”
陈田选朱谋▲(土华)一首如下:
《登滕王阁》
帝子杳何处?楼台犹大堤。江清二水合,日暝众山低。
画栋生蛛网,雕▲有燕泥。不胜怀古思,▲色远萋萋。
4、朱谋圭
《南昌县志》载:“朱谋圭有《禹锡诗集》”而未载其字、号。《盱眙朱氏八支宗谱》中“谋圭”者三人,现依次如列:
“建安谋字派:多=(繁体学上下鱼)长子,谋圭,号震元,一号镇元。封镇国中尉。明隆庆六年壬申十月初六日寅时生,明崇祯十五年壬午二月二十日申时卒,享寿七十一。”
“瑞昌谋字派:多=(火激去水)次子,谋圭,号岱岳。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三十六年丁巳四月十一日亥时生,明万历十八年庚申九月廿七日酉时卒。历年三十四。”
“石城谋字派:多=(火爵)长子,谋圭,号敬所。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十一月廿五日丑时生,明崇正十五年壬午九月十四日卯时卒,享寿九十。”
5、朱统★(钅龙旨)
《南昌郡乘》卷之三十八•人物志七•明下:“朱统=(钅龙旨)字时卿,以王孙封奉国中尉,好读书,僻处城东,宾客罕至,抑扬吟哦之声朗朗于古溪。新柳败垣,层藓之间,倾禄入以购四方秘册,得辄读,读辄历历不忘。每举子试二三场毕,持试目问所处,=(钅龙旨)必称注其语出某书某卷谋叶,事则出某代某年。取而质之,无片言只字之抵牾也。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朱统=(钅龙旨),字时卿,以王孙封奉国中尉,僻处城东,宾客罕至,倾禄入购秘籍,得辄尽读。能强记。士子有所问,则出某书某卷,事则年代并注答不爽。着《古史记》四十卷补苏辙,刘恕金履祥所未备余《广同姓名录》三卷。《广之得》十六卷,又有《六书微》、《诗解颐录》、《牡丹草》,《宁献王事实》皆赡博可观,诸宗自靖王奠培外,谋,谋铿,谋圭亦皆有著述。”
《南昌县志》卷五十三•艺文评其著作时说:“统★()好购异书,读辄不忘,着古史记四十卷补苏辙、刘恕、金履祥所未备广余寅同姓名录十六卷及诸书,皆赡博可观。”
《江西通志稿》四五五页载:“朱统=(钅龙旨),王士正《皇华纪闻》统=(钅龙旨)作统=(钅皆)。又邑志跋云:统=稽好购异书,谈辄不忘所著……诸书皆赡博可观。”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无“统★(钅龙旨)”谱名记载,但有=(钅稽)两人,他们是:
“瑞昌统字派:谋=(土盛)之子,统=(钅稽),号慎学。封镇国中尉。明嘉靖四十年辛酉八月廿一日寅时生,明崇正九年丙子十月十八日卯时卒。享寿七十六。”
“瑞昌统字派:谋=(土叔)次子,统=(钅稽),号遐宇,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十年壬午七月十七日戌时生,明崇正十一年戊寅八月十二日卯时卒。历年五十七。”
按《江西通志稿》:“统=(钅龙旨)作统=(钅皆)”,又查得《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石城统字派:谋=(土带)三子,统=(钅皆),好仲宣,封辅国中尉。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二月十六日丑时生,清顺治十六年乙亥三月初二日寅时卒,历年五十五。”
6、朱统▲(田金)
《明诗纪事》选“宁国王孙”朱统▲(田金)一首,亦未言明其字、号。《盱眙朱氏八支宗谱》中“统”字辈当中无“金”在右者,故不辨陈田所用是否为 “=(田金)” 异体字?亦不能辨其派系。《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有载“统”字派王孙两人,其“金”均在左,故录如下:
“石城统字派:谋=(土副去刀)次子,统钿,号次玉。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十二年甲申六月廿八日丑时生,顺治九年壬辰五月十一日卯时卒。享寿六十九。”
“宜春统字派:谋=(土龙)幼子,统钿,官名华黼,岁贡生,任山西隰州大宁县知县。”
《明诗纪事》选朱统▲(田金)《过东林访三昧法师》一首:
偶来看瀑布,随意过东林。问法莲花白,安禅竹叶深。
泉流千壑响,云定一潭阴。啸永清溪上,悠然净俗襟。
7、朱统铀
上海古籍书店藏有朱统铀《隶书李白山中问答诗》轴一幅,纸本。150=34公分。(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然《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所载分别有弋阳王支和乐安王支两人,故不辨其身份的派系究出哪家?现将两支所载朱统铀照录如下,以俟后考。
“弋阳统字派:谋=(走翟)长子,统铀,号夷庚。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三十日亥时生,清顺治十二年乙未十一月廿四日申时卒。享寿七十四。”
“乐安统字派:谋=(土育)长子,统铀,号幼嗣,邑贡生,官通判,敕封承德郎。明万历廿三年乙未八月十三日丑时生。”
8、朱昌•喻嘉言(1585——1671),
喻嘉言,本名朱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
据钱谦益《喻嘉言逸事》载:嘉言为姓朱,明朝宗室,亡国后,便隐讳自己的姓,并于“朱”字上加一捺,变为姓余,后又改用同音字,为“俞”,后再加“口”,改姓“喻”。
喻嘉言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为宁藩后裔。家居江西新建朱坊村。新建又名“西昌”,故晚年客常熟时,取号为“西昌老人”。
喻嘉言自小聪明好学,精力过人,诸子百家无不博览,诗、文件件俱佳。天启年间,考中贡生,崇祯三年(1630),又考中副榜,进京参加会试落第。以“诸生”(即秀才)名义上万言书,以求修整法治。居北京三年,郁郁不得志,回至南昌。时临川才子陈际泰、艾南英及常熟名流钱谦益慕其才学,与其交往。
喻嘉言成其先祖朱权志,研究阴阳五行和炼丹,熟读《黄帝内经》、《素问》、及《百草纲目》,后得长桑君传授医学秘方,成一代名医,往来南昌、新建、靖安之间,为人治病,被世人誉为“真人”。
约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前后,喻嘉言游江苏、浙江等地,后在常熟北门外虞山脚下,盖茅屋一所,以行医问药为生,终年八十六岁。
喻嘉言是在常熟和人下围棋时突然去世的。常熟人曾将其肉身(遗体)作为神象来奉祀。后亲属将遗体运回南昌,安葬于南昌“进贤门外纯阳观徐孺子墓侧”(据《南昌县志》卷五十九•古迹)东坛巷北。后世学者蒋士铨写有《喻嘉言先生改葬告词》一篇记其事。
着《医门法律》六卷,《尚论篇》四卷,《寓意草》二卷,《瘟疫明辨》四卷等。
9、朱道朗(约1622——1688或1694),字良月,道号涵虚玄裔,破云樵者。
朱道朗的生卒年,按汪世清先生在其《再论八大山人不是朱道朗》一文的考证,约生于明天启二年壬戊(1622)五月以前,约卒于康熙戊辰(1688)至康熙甲戍(1694)七年内。
朱道朗在宁藩当中的世系派系,按叶叶先生在《读朱道朗跋=(月瞿)仙〈筮吉肘后经〉后——再论八大山人非朱道朗》一文的推论,朱道朗是明豫章宁藩石城王府宗室、爵镇国中尉的朱谋垙之裔孙。为宁藩石城王府中,中字辈或议字辈的宗人,父朱痴仙。鸿鸣虽一直赞同汪、叶二先生的推论,并在二先生的推论基础上做过更深入的研究,但时至今日,尚未找到朱道朗确切的生卒年以及其在宁藩当中世系、派系的确凿证据。
朱道朗有“涵虚玄裔”一道号,又在重订后的《筮吉肘后经》跋中称“宁王后嗣朱杰”“家英伯”(均据叶叶《读朱道朗跋=(月瞿)仙〈筮吉肘后经〉后——再论八大山人非朱道朗》)。
宁献王有“涵虚子仙”、“玄洲道人涵虚子”、“南极涵虚子仙”和“丹丘先生涵虚子”等道号,朱道朗自称为其“玄裔”,又订正其著作《肘后经》(后世称法不一,有的分为《肘后》二卷,《神枢》二卷《南昌县志》卷五十二•艺文载为《肘后神经》),并承其道教净明派之衣钵,可见其为江西宁藩子孙是为无疑问。
现依叶叶先生朱道朗为朱谋垙后裔的推论,将朱谋垙及其后裔子孙介绍如下,以待后考。
朱谋垙,字嵩岑,号达仁。《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旱)长子,谋垙,号达仁。封镇国中尉。明嘉靖十七年戊戌十月十五日辰时生,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十二月二十日卯时卒,享寿八十三……子三,统钺、=(钅只)、=(钅星)。”
“长子统钺,号体囗,封辅国中尉。明隆庆二年戊辰九月廿二日午时生,明崇正(祯)四年辛未十一月二十日酉时卒,享寿六十四。宜人氏喻,明隆庆元年丁卯十二月十八日丑时生,明崇正(祯)时年丁丑十月戌时卒,享寿七十一……子二,议法、=。”
“次子统=(钅只),号警仁,封辅国中尉。徙居永和门外。明隆庆五年辛未四月廿六日卯时生,明崇正(祯)十四年辛巳五月廿四日卯时卒,享寿七十一。宜人氏徐,明隆庆五年辛未十二月初二日亥时生,清顺治二年乙酉七月十九日辰时卒,享寿七十五。……子三,议深、=(水葛)、渲。”
“三子统=(钅星),号志仁。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四年丙午十二月廿八日子时生,清顺治四年丁亥十二月二十日巳时卒,享寿七十二。易人肖氏,明万历五年丁丑十二月初二日酉时生,清顺治十三年丙申五月初九日辰时卒,享寿八十……子五,议=(水息)、=、=(水吴)、=(艹下浪)。”
“统钺长子,议法,号宪章。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四十年壬子七月初一日卯时生,清顺治十七年庚子九月十三日申时卒,享寿四十九。”
“统钺次子,议=,号瀛洲。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四十二年甲寅正月十三日丑时生,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四月十三日申时卒,享寿六十六。”
“统=(钅只)长子,议深,号资之。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年二年甲午二月廿四日戌时生,清康熙四年乙巳三月十三日亥时卒,享寿七十三。”
“统=(钅只)次子,议=(艹下渴),号青甫。封奉国中尉。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二月初五日丑时生,清康熙十七年戊午三月十二日未时卒,享寿七十三。……子一,中梅。”
“统=(钅只)三子,议渲,号映甫。封奉国中尉。明万历三十七年己酉四月十六日辰时生,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八月初二日丑时卒,享寿九十二。……子二,中桂、棠。”
“统=(钅星)长子,议=(水息),号绳祖。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年一年癸巳七月初二日申时生,清康熙十八年己未八月十四日酉时卒,享寿八十四。”
“统=(钅星)次子,议=(水彡),号武卿。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年三十五年丁未十月初七日巳时生,清康熙年五年丙寅十一月廿四日卯时卒,享寿八十。”
“统=(钅星)三子,议=(水吴),号德玉。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年三十七年己酉十月廿六日寅时生,清康熙三十年辛未十月十七日戌时卒,享寿八十三。”
“统=(钅星)四子,议=(水愁),字生甫,号銮玉,官讳鹤兆。封奉国中尉。明万历年四十年壬子五月三十日午时生,清康熙二十年辛酉六月初九日戌时卒,享寿七十。”
“统=(钅星)五子,议=(艹浪),字禹浪,号冰玉。封奉国中尉。邑庠生。明万历年四十四年丙辰三月二十日巳时生,清康熙二十年辛酉六月十一日午时卒,享寿六十六。”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中,朱谋垙后裔“议”字辈均无子嗣记载。
朱谋垙于天启丁卯(1672年)重订家中珍藏的朱权遗书《筮吉肘后经》,又注疏《遐龄志》、《神隐志》、《道德经》、《阴符经》、《素书》等五种,并加以注付梓行世(据《筮吉肘后经》朱道朗跋第二页,另见万历廿五年王宗沐修刊《江西省大志•卷三•藩书》)。
据《江西通志稿》:《筮吉肘后经》又称“《肘后神经大全》全三卷。旧本题:‘涵虚子=(月瞿)仙撰’。所著《肘后神抠》二卷,《运化元抠》二卷,九章七十七条。今是编所载皆推算诸星煞吉凶以为趋避。上卷为值日图,中卷为值时旁图,下卷为值日时。断例卷帙篇章与《明史》志及《高儒书志》俱不相合。图说亦皆疏陋,疑已为后人增益,非原本矣。”(据《江西通志稿》618页)此“非原本矣”或正是指朱道朗重订之《筮吉肘后经》?
现存国家图书馆北海分馆中康熙版的《青云谱志略》中有朱道朗《怀古二首》(该诗见载于康熙二十年辛酉版《青云谱志略》第五十六页中,其署名:“朱道朗。”诗前为沈兆奎无题诗,诗后为聂林《雪登玉皇阁》诗。该所载没有诗题,其《怀古二首》诗是鸿鸣根据《青云谱志略》中,《青云谱十二景怀古题赠诗》的总题所加。
一疏甘为草莽臣,后生窃慕此先民。空中泡影虚追迹,局内机缘假认真。
继往难辞身是幻,开来倏见道成津。遇之旦暮还同笑,山色依然世外尘。
一衲无余遍大千,饥餐渴饮学忘年。林泉酣放才为我,崖谷深容稍悟天。
蝶化梦回吁幻迹,鹤鸣仙至忆前川。拨开荒草培枝上,古岸新红机露先。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