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0 点击:7018 发表时间: 2007.06.30 07:56:42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八)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八)
  
  萧鸿鸣
  
   朱多=(火加召)(1547——1617后),(《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无朱多=(火加召)生卒年记载,按 俞安期《==集》卷三十四有《余与孔阳宗侯别且二十年。丙辰宗侯年七十,海内士各赋双寿诗为祝。余时客闽中,未得一言为献,每负愧于中。今丁巳自闽来建武,遇今子幼晋游麻姑,勺神功泉寄献二尊人。余为心动,赋比寄之》七律一首。“丙辰宗侯年七十”推算,丙辰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上推七十年,为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至翌年丁巳年已七十一,尚在世。)字孔阳。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木加共)桧四子,多=(火加召),字孔阳,号然庵。封奉国将军。公志洁行廉,雅眈诗古,着有《自娱集》行世。”。
  
  朱多=(火加召)是朱多炡的四弟。《藩献记》虽未对其详细介绍,但在其长兄朱多煌条内,则对朱多=(火加召)稍有提及:“弋阳奉国将军多煌……与弟炡、=(火加景)、=(火加召),皆用文雅结友,遍远近子弟群从,莫不解艺善书,一门之内雍雍焉。”
  欧大任在《欧虞部集•南翥集》卷一《得朱孔阳却寄》中评论其道:“天高木落尉陀楼,萧瑟千家望斗牛。五岭北来鸿雁字,大江西下白云秋。宅非将诩贫无客,书媿虞卿老更愁。纵有长裾何处曳,自能箕踞卧沧州。”《欧虞部集•北辕集》卷一《南浦亭遇朱孔阳子桃花岭还》:“稍栖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归。岭外=惊书后梦,河梁泪洒别时衣。渡江讵意逢袁叔,入洛犹能共陆机。朱邱故人如寄忆,春来无数朔鸿飞。”
  欧大任在《欧虞部集•文集》卷十《依隐亭记》中,对朱多=(火加召)介绍更详:
  “豫章郡江湖间一都会也,学士大夫讲诵为业,衣冠聚焉。朱君孔阳居城北隅,前为桥,达汉微君徐孺子东湖,龙沙护于后。东则环川百=,西则西山数百丈可朝夕柱笏望也。宅后有亭,高不逾丈,方广十数。武周遭植梅竹松桂,琴书内列彝鼎横陈,日与宾客谈艺咏歌于此。其先公竹隐先生旧业,因傍曰:依隐。云遣书征余,记且日不敢忘先公之所遗也。余惟封君世禄之家,浆酒萑肉,选伎征歌奏竹禅丝,击钟考鼓,=日夜以为欢。出则斗鸡走马,蹴踘射猎,狎游所至,堕珥遗簪贵人。子率以此明得意。孔阳学术该博,操行醇谨,折节为儒,彬彬大雅,海内名公多与之游。系本支封名书玉牒,故幽闲澹泊,文藻风流,一不为贵人习。若将寄兴,赏于清樾,茂林之下奉彝,训于几筵==之间,旷景远心,三山五岳恍在左右。可谓思出风云游居大化者。与余尝过铜=伯华延州,来季子之乡,想其人钦焉。谓其庶几泰伯介山之仪也,向=传守经学丕植,延集宾友,西京邺下,每侈称之,然求其不诡圣贤大道,夫岂然哉。易飞候云,大云五色具其下,贤人隐道豫章者,自可求隐君子于停下矣。其世德之炳,著者许太常已之,故不述。”
  朱多=(火加召)与时人雅士多有交往,欧大任不仅称他“学术该博,操行醇谨,折节为儒,彬彬大雅,海内名公多与之游”(14)(参30《文集》卷十《依隐亭记》)。早岁即好前七子诗,且辑有《友雅》三卷行世(《友雅》三卷,成书于嘉靖乙丑(一五八五),至隆庆己巳(一五六九)由《信服饰亭梓行》,为朱多所自刻,时年二十三)。集内收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 、郑善夫、薛惠、孙一元等八家诗,得古今体二百四十六首。文嘉为作后序,称此集“乃吾友弋阳词宗孔阳所辑。”末署“隆庆二年岁次戊辰仲冬十有一日茂苑文嘉题于豫章之青云馆。” 可见他与当时文人雅士的交往不浅。
  朱多=(火加召)在兄弟六人中,惟他独享大年,至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尚在世,年已七十一(16)(参21卷三十四《寄朱幼晋诗》)。
  朱多=(火加召)与汤显祖有交,《汤显祖诗文集》有三首涉及。
  其一:卷十六•玉茗堂诗之十一:《上巳前一日永宁寺同莆中蓝翰卿宗侯郁仪孔阳孝廉邓太素》该诗作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丁未三月,汤显祖58岁家居临川,往游南昌,时阳春三月,汤显祖与南昌蓝翰卿(17),石城王孙朱谋=(土加韦)•郁仪、弋阳王孙朱多=(火加召)•孔阳等前往“明湖”(18)“晨游”。故诗中说“同声百年内,朱门二三子”。且在此次邀游当中,“所幸无俗物,吴讴稍清耳”还有昆曲侑觞。
  其二:《丁未上巳,同丁右武参知王孙孔阳郁仪图南侍张师相杏花楼小集,莆中蓝翰卿适至,分韵得楼字》一首中,“履=延宗侯”自是说朱谋=(土加军)•图南。
  其三:载于《汤显祖诗文集》卷十七•玉茗堂诗之十二:《同孔阳宗侯陈伯达陈仲容小饮闲云楼》。该诗作于1598至1616年间,汤显祖49至67岁弃官家居。此间,汤显祖虽身居临川,但朱多=(火加召)及宁藩诸王孙在南昌周边却常有聚会。
  朱多=(火加召)是八大山人的叔祖父。
  
  10、朱多烁(1538——?),号存仁。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拱=(木豕)次子,多烁,号存仁。封辅国将军。明嘉靖十七年戊戌九月廿七日申时生,卒葬未详。”
  
  朱多烁“世其家学,攻古文词声诗,一时贤士大夫游结”。与翰林编修刘应秋(刘应秋,江西吉水人,万历十一(1562)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着有《大司成集》、《尚书旨》等)雅相善。朱多烁“终身不敢纵恣脱华=实,玩索六籍,咀嚼百家言,动止谈嘿,居然一儒生也。”(据江西省博物馆藏《镇国将军朱拱=(木豕)妻刘氏塘志铭》)
  
  11、朱谋=(土加军)(1559——?),字图南,号天池,后变名来鲲,字子鱼。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炡长子,谋=(土加军),字图南,号天池,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三十八年已未二月十九日未时生,卒未详。葬南昌邓家埠榆树山。”
  
  朱谋=(土加军)是朱多炡的长子。朱多炡有五子,在朱明宗室中以“谋”字排行,顺次是长谋=(土加军)、二谋=(走加翟)、三谋=(土加因)、四谋=(堇加土加鸟)(即八大山人的父亲)、五谋卦。
  谋=(土加军)与谋=(走加翟)二人为朱多炡元配袁氏所生,谋=(土加因)和八大山人的父亲谋=(堇加土加鸟)、谋卦同为继配王氏所出。袁氏早卒,而朱多炡续弦较晚,所以仲叔之间年龄相差较大。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在介绍朱多炡的条目内,介绍朱谋=(土加军)说:……字子鱼,出游三湘,吴越间,汤若士序其集。”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闰集•宁藩王孙朱谋=(土加军)》云:“谋=(土加军)贞吉之子。校其父,变姓名为“来鲲”,字子鱼(以“子鱼”称朱谋=(土加军)的,有姚旅《露书》:“来子鱼贞吉王孙长公也,喜游。好事者选其诗,与孙太初、贞吉谓之明宗二逸。”俞安期有时亦以称之。如有题曰:《九月八日邓远游邀同来子鱼、梅子庚游勿,曾敬华、华子岗登高,同用重字十二》),出游三湘吴越间,有集行世,汤若士为叙。”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仅选宁藩五人,朱谋=(土加军)列其中,可见朱谋=(土加军)的诗名,在当是有相当影响的。后人亦选朱谋=(土加军)其诗与父朱多炡、孙太初诗,合称“明宗三逸”诗集(据《明诗纪事》)。
  朱谋=(土加军)少即能诗。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朱多炡西上下雉游访吴国伦,就带了朱谋=(土加军)所写的《学诗草》求吴氏题数语于其端。吴国伦题曰:《豫章社草》并序之。谓“予阅诸草,盖三体百余篇,风气才情,大似贞吉,有不尽合,则自匠耳”(23)。这说明朱谋=(土加军)的诗,具体而微,颇有父风。
  俞安期将朱谋=(土加军)列入“豫章一社五王孙”之“五子行”中,并言其诗曰:“图南一往有父风,据怀属思独疏畅。平如江月吹微=(风加思),急似新泉发新涨”(24)。
  汪道会亦在《赠子鱼王孙》(25)中云:“昔曾交子政,今更见刘歆。奕世怀余韵,千秋托此心。不因波浪恶,那识故情深。后夜章江路,相思梦里寻。”
  朱谋=(土加军)晚岁山居,老境凄凉。对此,俞安期在《入山诗为朱图南王孙赋》就说他:“家国忧深禄已捐,烟霞一往不知还。空山隐类逃丹穴,丙舍居因展墓田。老去诗篇藏竹简,抛来章服挂萝烟。迟君化鹤归来日,城郭人民尚宛然”(26)。
  其诗集《不诗集》虽已散佚不存,但在《列朝诗集》中所选他的诗九首,《明诗纪事》选其二首,略能见其诗风一斑。这里选他的诗五首以飨读者。
  《旅居独夜》
  
  吟苦意忘寐,一灯孤影人。溪楼连夜雪,小县隔年春。
  水碓响空涧,石林生薄尘。寒更过桥去,还向酒家亲。
  
  《就鹫峰寺宿同喻宣仲、王日常、郭伏生作》
  
  鹫岭幽僧借竹房,熏笼茗=(木加宛)坐绳床。夜长何必求归梦,冻雨疏灯话故乡。
  
  《春日郊行》
  
  荒刹虚亭古墓平,幽闲地上一僧行。疑废井人烟绝,又见丛林佛火生。
  夹道白杨翁仲影,绕篱红杏子规声。芳魂艳魄增惆怅,日拥沙堆半过城。
  
  《白下集沈生予明府席上赋得春草》
  
  芳杜夺幽色,秦淮客路遥。青连邀笛步,绿锁赛工桥。柔雨生三径,残烟认六朝。梦归南浦里,几个别魂销。
  
  《疾愈寄友作》
  
  深冬惜病颜,几日望春还。门外草初出,窗中人转闲,馀生聊住郭,不死会寻山。待到桃花发,相期天姥间。
  钱谦益所言之“汤若士为叙”因朱谋=(土加军)的诗集不存,故今难以见到,但是汤显祖与其交往的事实,却在《玉茗堂诗》中得以证实。《汤显祖诗文集》所涉朱谋=(土加军)的诗有三首,它们是:《玉茗堂诗之十一》:《丁未上巳,同丁右武参知王孙孔阳郁仪图南侍张师相杏花楼小集,莆中蓝翰卿适至,分韵得楼字》,《玉茗堂诗之十二》《图南邀宴其先公瀑泉旧隐偶作》和《夕佳楼留别海岳太素图南叔虞得八齐》。
  在《图南邀宴其先公瀑泉旧隐偶作》诗中有“高情传唱牡丹词”和“烂醉长松深夜语,瀑泉风雨到寒枝”句,其二人情深意长情溢于言表外,亦对朱多炡•瀑泉给予了深切地缅怀。
  朱谋=(土加军)是八大山人的伯父。
  
  12、朱谋遥(1561——?),字履中,号西浒。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煌次子,谋遥,号西浒。封镇国中尉。明嘉靖四十年辛酉二月十三日子时生。
  
  《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谋遥,字履中,号西浒。写山水远宗吴仲圭,近仿谢=(木上雨下亏)仙,笔法皴断清老有法。”(参12卷四)
  《画史会要》:“谋遥,字履中,号西浒,贞吉之侄也。娴于文藻。写山水用吴仲圭、谢=(木=)仙笔法,皴=甚清老,点树以精液和墨,浓淡数层,圆润不苟。
  朱谋遥不仅画山水,还曾画有海棠,八大山人就曾在一幅《海棠图轴》中题诗写道:“西浒海棠棠棣华”,诗中不仅透露了朱谋遥所画海棠的华丽,更从诗中得知八大山人不仅见到过朱谋遥所画的海棠,更可能受到过朱谋遥所画海棠的影响。
  
  13、朱谋毂(1569——?),字用虚,号带河。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盛)次子,谋毂,号带河。封镇国中尉。明隆庆三年己巳六月廿一日酉时生。”
  
  《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和《书画史》均说:“谋毂,字用虚。善画花鸟,纤巧绝伦。”
  《画史会要》:“花鸟★秀,擅名蚤岁。”
  
  14、朱谋卦(1581——?),字象吉,号玉渊。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景)长子,号玉渊。封镇国中尉。明万历九年辛巳正月初六日申时生。”
  
  《画史会要》:“谋卦,字象吉,花石肖鲁岐云,亦蚤逝。”《南昌县志》说:“朱谋卦……所画花石绝★石城山,掘地数十亩为大池,夏时芰荷芬馥。花石肖鲁岐云,亦蚤逝。”
  
  15、朱谋觐(1559——?),号孔光。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荧之子,谋觐,号孔光,封奉国将国。明嘉靖三十八年已未十月初七月未时生,卒葬未详。先是长房恭懿乏嗣,援晋怀仁五例,以祀典属公,公曰,吾在,敢主之,任当事谋于国相张公位正遂,以公多颌奉祀管理弋阳府事,卒,太守郭公举堪代者曰:孝友亲贤无出公右复何烦仪乎?即日具名登启事,与论大快,视事十四载,力革随规,孤贫封禄,凑请无一失期,训饬强暴悉纳矩之中,宗人畏而爱之,少与贞吉公之了谋公园肄业贞吉,以诗文之诀篝灯,丙夜至耋,犹然着存。《存斋诗稿》,舒公曰:敬叙行于世,府志县志载宦迹传。
  
  《南昌郡乘》卷之三十八•人物志七•明下:“朱谋觐,号孔光,弋阳恭懿之后。恭懿乏嗣,叶妃援晋怀仁王例,以祀典属觐,觐曰:吾父在,何敢=(人替)主,=之任当事。谋于相国张文正遂以觐父多莹领敕奉祀,旋管理弋阳府事。莹卒,太守郭=(水亮)举堪代者曰:孝友亲贤无出觐之右,复何烦拟议乎?即日具名启事。舆论为之大快。视事十四载,力革陋规,孤贫封禄,奏请无一失期。训=(饣,上人下方)强暴悉纳之矩规之中,宗人畏而爱之。少与贞吉公之子谋=(土军)同肄业贞吉,以诗文之诀篝灯,丙夜至髦,犹然着存。《存斋诗稿》(《江西古今书目》为《存存斋诗稿》),舒公曰:敬叙行于世。”
  朱谋觐少时与谋=(土军)同室为朱多炡所教授,其诗文书画得之于朱多炡。
  
  16、朱谋=(1573——?),字幼晋,字其室,别号退翁。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弋阳谋字派,多三子,谋,字幼晋,字其室,别号退翁。封镇国中尉。明万历元年癸酉正月十三日已时生,着有诗文行世。”
  
  17、朱谋=(堇加土加鸟)(1571——1620后),(《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无卒年记载,今以南京博物院藏《浔阳归舟图》款署“庚申厦五月摹马钦山笔法”,为依据,考“庚申”为泰昌元年(1620),朱谋=(堇鸟)41岁尚在作画,故其卒年当在此以后。)字太冲,又字泰冲,号鹿洞。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炡四子,谋=(堇加土加鸟),号鹿洞。封镇国中尉。明隆庆五年辛未九月廿七日丑时生。
  
  朱谋=(堇鸟)精于绘事 ,擅长山水,兼工花鸟。自小随父习画,然“美如玉而不能言。贞吉教之作画,都有致。”(参16卷七十七“贞吉墓志铭”)各种史料也都记载其口不能言。
  《南昌县志》卷六十•杂传:“谋★,字太冲,号鹿洞。生有暗疾,性颖慧。精于绘事,山水兼文、沈、周、陆之长,复工花鸟。四方以能事迫促,竟以瘵终。”
  《画史会要》:“谋★,字太冲,号鹿洞。贞吉第六子(“画史会要”与“明画录”均误作“多第六子”)也。生有暗疾,负性绝慧。指物引类。教之识字,遂通文理,山水花鸟兼文沈周陆之长,而好以名走四方,求者绢素盈室,孜孜晓夜。挥洒不倦,竟以此致瘵,中年而殁。
  朱==有友谢兆申(谢兆申字保元,号耳伯,别号太戈山樵,建宁人),二人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在临川相晤(据汤显祖《耳伯麻姑游诗序》,谢兆申当于此时客游临川、南城麻姑),为作《朱母七十诗三首》。序曰:“王夫人者,予友太之母,贞吉宗侯之继室也。初贞吉配袁举二子,长图南,予友今称来子鱼者也。王举三子,太仲也,于子鱼则季。仲产,不用耳,以目听,不以舌,以目若手言。攻画,以笔绚服,行以质被,盖有南华、白孩之志焉。逊昆悌弟,如集木临谷焉。且有小宛、征迈之戒矣。今丁巳六月十有三日,是为厥母肇生之辰。于时仲客邓之高园(当指谢兆申《四日访太、泽弘、子由于邓伯勉高空山园》诗中所提“邓伯勉高空山园”)。爰丐群雅叶寿篇焉。予既悼予靡恃、出靡玉也。能若介寿膝下乎?诗曰:“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予窍有念于鸣鸠矣。乃为仲燕之以言。”(参33卷七)
  在这篇简短的诗序中,不仅说朱谋=(堇鸟)是一位耳不能听、口不能言的聋哑人,还说朱谋=(堇鸟)是一位画家。
  谢兆申还在《四日访太、泽弘、子由于邓伯勉高空山园》五古一首中用:“高台临以客,客亦何所击。解衣日盘盘,绘事相追迫。”(参33卷七)来描写朱谋=(堇鸟)在客中作画的情景。
  陈鼎在《八大山人传》中也毫不讳言地说:“父某,亦工书画,名噪江右,然暗哑不能言。”
  朱谋=(堇鸟)生平事迹,可记者尚有二事。
  有一次,他的父亲好友俞安期来到南昌,他和从弟幼晋(多子)等陪同郊游。俞安期有诗记之,题为《张道益文学邀同秦冲、幼晋、由庚、泽弘诸王孙游勿马,陶西之、罗结邻、黄孝先诸君子泛舟南江,晚登 中游待月,分得七阳。时景氏诸姬侍宴。舟设鼓吹》(参21卷三十四)。诗写绮幔高张,方舟待月,波摇倩影,清吹飘空,极宴游的盛竞,朱谋=(堇鸟)有时也追随亲友,参加游的胜会。
  南昌举人汪应娄,工诗,有《约斋集选》(收入陈允卫辑《诗慰初集》),选入《长安道中看月有怀图南、文之、履中、次嘉、次嘉、履直、宣仲、太冲、叔虞、幼晋、隐之、嗣宗诸君》(题中诸子,除朱谋外,文之谋壑、履中谋、履直谋、太冲谋、隐之谋;宣仲为喻应,叔虞为喻应益,均喻均子;次嘉姓彭,幼晋为多子以及嗣宗,名均不详。)五律一首,末云:“更忆同心友,中宵几唱酬”。题中提及人名,除次嘉姓彭,宣仲、叔虞为喻氏兄弟外,余均朱氏谋字辈的兄弟行。谋=(堇鸟)即在其中。这也就是他的故里交游,同心好友。
  朱谋=(堇鸟)确实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少有的画家。他虽然由一生理的缺陷,在与人交往上较多困难,也就必然影响他的艺术。但他在童年下的绘画基础上,一意潜心于六法钻研,得以传其家学。
  他的画今已稀如星凤,极难得见。今仅见二幅山水。一幅是丁巳(1617)年所作:
  
  《山居清眺图》(见图)
  
  现藏南京博物院。入编《南京博物院藏画集》上册121页。另一幅为庚申年(1620)所作:
  
  《浔阳归舟图》(见图)
  
  画幅左上方录书“津阳归舟”四字,款题“庚申厦五月摹马钦山笔法。谋”“名下钤白文‘秦冲’方鱼。
  以朱多炡去世时朱谋=(堇鸟)约十岁推算,庚申为泰昌元年(1620),朱谋=(堇鸟)41岁左右。
  朱谋=(堇鸟)的作品虽仅见此两件,但所幸有其子八大山人世其家学,且得之于发扬光大。而八大山人的装聋作哑,亦必与青少年时期在父亲身边生活、其父朱谋=(堇鸟)的喑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8、朱统=(金宗)(1583——1629后),字嗣宗。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量长子,统=(金宗),字嗣宗,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十一年癸未正月廿五日巳时生,卒葬未详。”
  
  朱统=(金宗)的事迹不见画传,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其《竹鹑》扇页一祯,纸本设色,年代为“已巳”。(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已巳”为崇祯二年(1629)朱统=(金宗)时年46岁。
  
  19、朱统=(钅石)(1586——?)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弋阳统字派:谋=(走翟)次子,统=(钅石),号夷坚。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四月十四日子时生。”
  
  重庆市博物馆藏有朱统=(钅石)《行书咏莲诗》轴一幅,纸本,52。6=29。3公分。((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十册)。
  
  20、朱统=(钅邦下石)(1596——1636后)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弋阳统字派:谋=(土因)次子,统=(钅邦下石),字仲韶。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廿四年丙申八月初四日辰时生。”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朱统=(钅石)《调鼎和梅图》扇页一祯,金笺墨笔,署年“丙子”(据《中国古代书画目录》文物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丙子”为崇祯九年(1636)朱统=(钅石)时年40岁。
  
  21、朱统=(钅日下四四下方)(1600——1668),字运之,号风伯,别号蓬莱。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吉吉)长子,统=(钅日下四四下方),字运之,号风伯,别号蓬莱。封辅国中尉。郡廪生。明万历廿八年庚子九月十一日子时生。……公天性明敏,家学渊源。先是,宗藩以爵高禄厚,不与科学者,专精古文诗赋而已。……明崇正十二年已卯锡有浩命三轴。清康熙七年戊申十月十二日申时卒,享卒寿六十九。”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对朱统=(钅日下四四下方)有传,并对宁藩子孙了于诗文书画的原因、以及宁藩在万历间允许宗室弟子应试的情况作了说明,故摘录附后:
  “先是,宗藩以爵高禄厚,不与科学者,专精古文诗赋而已。
  泰昌之末,麟趾日蕃,禄享日薄。江藩诸宗,有以举业而翌乡荐者,于是江藩太史甓园公孝廉的层城,公因复的有所请,始有遵祖制开科之例。其时君方髻卒耳,遂不屑为帝之冠裳而伯兄普宁令赠按察司佥事立玉,公者奋志下帷拔帜先登。
  天启丙寅岁陆学使首取入泮,未几,陈云怡学使拔置高等优补廪同社如士业,陈君巨源,徐君相,文切埋莫的不玉质金声以故屡为衡文者,所奖赏,是时君胞弟名统销字綮仲者,为邑廪生。与君驰名同执牛耳于南国缙绅士大夫景行仰止,无一不慕,其流风,今台州太守郭星槎先生尤君同学之密友也。公手着试草合刻脍炙,当闱五试虽未大捷,而岁进士将有期矣。公念母氏年率高故依依膝下,未尝一日而废定省孝行之纯的有,令人不能讲述者,以公之才,品学行使见录于圣朝何难绍白马之芳规,而公则翻然改曰;古人云:不得为良相,即当为良医,盖志总期手济世也,乃究心岐菌,孜孜以博,施为事绝无计利之心。乡人赖以全活者甚众,其为阴德何如哉,口意。此公晚年之事也。公生平意气激昂,语天下事辄掀而谈,有俯仰千古之概,陶情诗酒,继柴桑栗里之遗踪,虽不得志,于时而山高水长之风宜传于后也……公寿六十七而终,诸嗣哀毁,骨立凡殓之事,百计图谋以求其盛,可谓孝矣。独公怀抱远大体仁行义,苟没世而名不称其何以阐潜德之幽光耶。公之季嗣若萍余昔延为人幕之宾,今匍匐而来,求余次第状之余深愧不文谨处事直书。倘世之贤者,再从而表章这,使不朽于后世,则公之灵可以慰于九原,而倦倦之哀,慕亦庶几可少展云尔。”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