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0 点击:5451 发表时间: 2007.06.22 07:37:00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三)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三)
  
  萧鸿鸣
  
  6、朱多=(火酋)(1510——1574)号蒙泉。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拱=(木僇去人)长子,多=(火酋),号蒙泉。封辅国将军。明正德五年庚午十月十七日亥时生,明万历二年甲戌二月初七日卯时卒,享寿六十五。……父拱=(木僇去人)以濠事被逮,多=(火酋)甫十余龄哭走军门,乞以身代。王守仁见而异之。嘉靖二年,疏讼父冤,得释归复爵。时诸郡王统于弋阳,而瑞昌始王不祀,多=(火酋)自谓小宗,宜曲宗=(示石),请于朝特=许焉。乃益祭田修饬,家政俨若朝典。四子皆庄谨嗜学。
  
  《藩献记》:“辅国将军多瑞昌悼顺王诸孙也,父拱=(木僇去人)。正德中,逆濠事就建中都时甫十龄哭走旌门,乞以身代王文成见而异之。嘉靖二年,草白父冤遂得释归复爵时诸郡藩,统于弋阳而瑞昌始王不祀,自谓小宗宜曲宗,请于朝特许焉,已乃益置祭田为丞常费修饬家政截然有章宫庭之间俨若朝典子塾皆庄谨有门风。而暨子统尤嗜学喜士,各聚书十余万卷,手自古校史编年十卷。尚未行。”
  
  7、朱多煴(1527——1594),字中美,或字仲美,号午溪。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拱搪次子,多煴,号午溪。封奉国将军。明嘉靖六年丁亥七月十九日申时生,明万历廿二年甲午正月十七日亥时卒。享寿六十七。
  
  《藩献记》载:“奉国将军多煴,字中美。瑞昌荣安王曾孙也。兴淡雅好学,不事声华,与其弟多=(火檄去木)望衡接宇孝友笃至当是时辅军多=(火酋)、多=(火宁)以秉礼严重见称镇尉多炫、多=(火专)以义声乐施动远近,多=(火贵)、多=(火奎)、多=(火斤)则用词赋结客,=有赫然之誉。而煴与从兄多=(火建)独杜门却扫,购异书数万卷耽玩校雠以为乐。终老不厌也。万历中,督抚求理瑞昌藩政者,察=(火建)、煴贤。将闻于上,煴固谢不起。年七十有七乃卒。煴善行草,得钟王书法,亦自珍惜之。每一纸出,好事者重价购去,比之兰亭禊帖。云=(火建)子谋=(土青)、煴子谋=(上致下土)、=(火檄去木)子谋=(上工下土)、某==,笃学好修,盛有名理,乃其韬光=(产刀)采,如出一辙焉。”
  《书画史》说:“朱多煴,字仲美,号午溪。……闭户读书,不交外物,小楷法文衡山,绝精。”
  
  8、朱谋=(身致)(1568——1648)号元南。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瑞昌王支多已子,谋,号元南,封镇国中尉。明隆庆二年戊辰十一月十一日申时生,川子统钸官赠国子监祭酒。诰封朝议大夫,着有《朴素居诗集》行世。清顺治五年戊子四月十二日申时卒,享寿八十一。
  
  9、朱谋尧(1572——1633),字巍甫,号承玉。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鹿)长子,谋尧,号承玉。封镇国中尉。明隆庆六年壬申七月初三日未时生,明崇正六年癸酉九月廿一日亥时卒,……享寿六十三。”
  
  朱谋尧有《享帚集》六卷,又与从弟朱谋境•佳父诗合刻为《连枝集》。《明诗纪事》将朱谋尧误作“石城王孙”,选其诗二首。
  《六子诗》录二
  一
  鸟衣群谢游,如君固名曹。欢凤本千仞,称骥岂一毛。风流不在兹,雪曲谁为操?手持五狱图,欲将访庐敖。贞吉宗叔
  
  二、
  吾宗有大阮,国中称达贤。兴至弄柔毫,势若银钩连。入望郁紫气,在听闻朱弦。往往出佳篇,何人堪当前!宗良宗叔
  
  欧大任《欧虞部集•北辕草》卷一《朱巍甫春草堂》:“公子称时彦,抽书夙好奇。谁知春草梦,更似谢家诗。碧杜初萦渚,青莎乍暎池。赋成藏玉笥,心赏更向疑。”欧大任评其诗“更似谢家诗”,说他的诗风象谢灵运。
  陈田评其诗说:“巍甫与从弟佳父诗合刻为连枝集。巍甫诗五言如‘一别几黄叶,相看两白头’,七言如‘树头反照寒鸦色,花里残春倦鸟声’,‘匹马路盘黄叶出,大江天与白云遥’,‘山将暝色疏烟接,楼射江光返照来’,‘秋气中人双袂薄,雨声入枕一灯残’,‘满华发销尘事,一枕青山检道书’,‘城回沙口藏山寺,水落江心吐石滩’,‘行边锦树▲秋色,攀里青山薄宦情’,皆佳句也。”
  
  10、朱谋雅(1569——1621),字彦叔,号崑邱。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贵)四子,谋雅,号=(山下昆)邱。封辅国中尉。明隆庆三年己巳四月廿八日申时生,明天启元年辛酉三月十七日寅时卒……历年五十三。”
  
  朱谋雅承其家学,是明万历间的诗人。《明诗纪事》和《南昌县志》均在述评朱多=(火加黑)的诗时,引用《静志居诗话》时说:‘南昌郭外有龙光寺,万历乙卯(1615)二月,豫章诗人结社于斯。宗子与者十人,知白之外则宜春王孙谋=(童刀) 文翰、瑞昌王孙谋雅彦叔、石城王孙谋=(土韦)郁仪、谋圭禹锡、谋臶诚父、谋堢藩甫、谋墾辟疆、建安王孙谋榖更生、谋=(西下土)禹卿。谋=(童加刀)缉其诗曰《龙兴社草》。”
  
  11、朱谋★(土彦)(1553——?),号赖竹。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意)三子,谋★(土彦),号赖竹。封镇国中尉。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又二月初三日酉时生,卒葬未详。”
  
  朱谋★(土彦)有《君美诗集》行世(见张德意、李洪《江西古今书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2、朱谋=(土争)(1533——?),字素臣,号谦山。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多=(火交)次子,谋=(土争),号谦山。封辅国中尉。明嘉靖十二年癸巳十月廿三日亥时生,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十二月初四日巳时卒。享寿七十二。”
  
  朱谋=(土争)有《招仙诗集》(见张德意、李洪《江西古今书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3、朱统钸(1591——1644),字章华,号甓园。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瑞昌统字派,谋次子,统钸,字章华,号甓园,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十九年辛卯九月十二日寅时生,由廪生中式,明天启辛酉科三十四名举人。明崇正戊辰科九十九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任詹秉府右春坊,授简讨充展书官,召对记注,编纂六曹章奏,升右渝德,经筵日讲,纂修《玉牒》,《大明会典》《五经注书》。乙亥册封襄藩,庚辰分礼闱,壬午典试江南,升南国子监祭酒,以父老疏辞,奉旨南雍丞资造土不得以私情陈请,遵旨赴任而殁。生平清介自守居家,以孝友称,每休沐惟闭户读书,恂恂如书生,贯穿经史习国典,熟朝报,能成涌,在宫詹日极承宸眷几奏疏几盈尺两试所拨多多隽。江西以宗室登科目者,自统钸始,着有《我法居集》行世。省志府志。
  清顺治元年甲申正月十三日寅时卒,历年五十四。赠礼的部侍郎。溢文恪公,勒葬施家酉山卯向,事行载于省志”。
  
  “崇祯四年,朱统钸成进士,初选庶吉士。吏部以统钸宗室,不宜官禁近,请改中书舍人。统钸疏争,命仍授庶吉士。”(据《明史》卷70《选举志二》)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朱统钸,字章华,瑞昌王之孙。崇祯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充展书官召对注编纂六曹章奏升石谕德经筵中讲纂修《玉牒》,《大明会典》,《五经注》书。乙亥丹封襄藩庚辰分校礼闱,壬午典试江南升南国子监祭酒,以父老疏辞不许,卒官生平清介自守以孝友称在宫詹日极承宸眷,凡奏疏几盈尺。”
  《南昌县志》卷五十三•艺文在介绍《我法居集》时云:“熊明遇序。公诸草如讲筵,启沃经义疏条之外,尝口画天下便事,揆度安危,多所匡建,制词代中外臣工,纶命缔构,规裁严于立体而朗于命,篇诗赋则都雅闲丽简,映高骞序记志,状经纬不爽,得文之象★(上西下檄去木)实无夸,得人之神辞泽节调,非诸子各以其智=列驰挠,世事者比也。”
  
  14、朱统=(钅愤)(1580——1648),号太朴。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谋圭长子,统=(钅愤),号太朴,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八年庚辰又四月廿九日子时生,的明天启甲子科举人,署泰和县教谕,明学正丁丑科进士,选知江夏县有惠政,在任四年,以守=为急,江夏城广周三十余里。=(钅愤)为增修共计贼窥城必先窥江,而沿江数百里可度者,兴国则富池,黄颡口大冶则……《邱邦士集》、县志载文苑。清顺治五年戊子十月初十日申时卒,享寿六十九。
  
  《南昌郡乘》卷之二十•选举志二•进士下:“朱统=(钅愤),字太朴。新建人,江夏知县。”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又说:“朱统=(钅愤),瑞昌裔,其先世封镇国将军,五传至谋圭,统=(钅愤)父也。始弃爵为诸生,崇祯十年成进士,知江夏县。
  在任四年,以守为急,江夏城广周三十余里,为增修计贼窥城必先窥江,而沿江数百里可窃渡者,兴国则富池,黄颡口大冶则西塞山。武昌则道士马桥三江口,江夏则白浒镇、八吉堡,青山皆的。县东则刘家嘴、东北土桥,铺东、南卓刀。泉县南则李家桥,新馆皆与城犄角地大江上游则石嘴又上则金口镇宜练土著立水哨船其大江西岸属汉阳东江白人矶沌口宜各的就对岸设防令相乎应若汉口以上宗三庙三员口则宜拒守下水路则黄花淖油湖滠伍潼口阳逻当立声援陆设保栅水设竹上施拒马机器伏弩禁贼不得顺流登岸,密为布置,其城内则分为十二营,城西北外近江分五营,东北城倚山立濠东门外建立大关兵一营,南二大营建石关于汉阳门外曰:北关保安门外曰:南关包罗临江五门招致武士系教技击习水师间语其子议曰:流贼徘徊城志且在武昌吾欲因宗御练成一旅可以制江之上下,则大江以南安抚无虑矣。未几,卒诸务渐废,后二竿流贼果入武昌。子议=国变改姓名林时益,传见隐逸。”
  
  15、朱议=霶(1618——1678),后改名林时益,字确斋,人称朱中尉。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瑞昌议字派,统=(钅愤)次子,议霶,更名林,号用霖。邑廪生。明天启五年乙丑四月廿一日酉时生,清康熙十九年庚申十月初一申时殁,享寿五十六。
  鼎革初,变姓名村时益,字确斋,携家居宁都。先是父统以崇正丁丑进士任江夏知县,尝修城帑数万金及卒代者索修城丹籍点吏匿之,时益尔见缕追忆条号目算无爽,摄印者吧以为神,自是得呕血疾比迁宁都尽破其产,小居冠石田而耕,冠石宜茶,时益以意制之香味拟阳羡所谓林者也。二书喜为诗,晚又好详,以疾故,未尝一他适颓然耆庞见者目为老农老僧如足者三十年,卒南昌府隐逸志。
  
  朱议霶,瑞昌王府辅国中尉,后弃爵,人称朱中尉,清初“易堂九子”之一。入清后改姓名为林时益,字确斋,与彭士望等往宁都依“宁都三魏(魏祥、魏禧、魏礼)”,邱维屏等九人,在翠微峰立易堂收徒讲学,人称“易堂九子”,为清初重要散文流派。晚年种茶于冠石,制茶技艺高妙,称其茶曰“林”。有《朱中尉集》、《确斋文集》。
  黄容《明遗民录》卷二有较为详细地介绍:
   “中尉幼奇慧。江夏既剧邑,号难治,又幕无他客,钱赋悉季中尉。中尉创充开收出纳法,别有籍法,主每项,各有首尾,必不少,那借,老胥见之大惊,欲毫发侵欺不可得。中尉时年二十有一。江夏公既卒于官,推官同年某★府印,与公有怨,牒取公在事时★城费十数万金籍,相对勘,而老胥憾公父子,尽匿诸籍,大索不可得。中尉公同公门人,邑诸生张若仲及北议★,日夜穷思所出入,条记合算,较原数十数万金无少差,另册报老胥。及推官见之,大惊以为神。江存公柩乃得还南昌。而中尉自是得呕血疾,数十年且瘳且作,以至于死。
  师事太仆公段公,海内所称三异人,段其一也。
  张若仲亦负奇才,精击剌,中尉与为兄弟交,得其技,僧辨文,道士张还初,深沉有大略,中尉皆委心交之。而辨文往为边帅,技勇绝伦,肌肤若削玉。
  甲申,中尉病湖上,寇迫,不能行,辨缚椅为徇舆同一乡舁之,得免。中尉更师事新建欧阳先生斌元,友南昌彭士望,胡以宁,乐平王刚,福清林金、全春、广济舒益。
  乙酉,左良玉谋破九江,悉师灵敏十万南下,中尉因九江毛珏,任济世,集其地雄武士将,用柯陈兵遇左师。柯陈相传为陈友谅后,所居峭壁广裒,地跨三省会,明三百年兵征不服,称悍旅者也。以当事议不合散去,九江亦随破。六月,金声桓入南昌,中尉,彭士望两人相与谋曰:“大乱至矣。坐须此守田宅为平?”立挈妻,子走建昌。士望三至宁都,见魏禧立谈定高,遂同中尉往依焉。与诸子结庐金精之翠微峰,讲《易》读史,凡八九人。初中尉与士望为亲戚,各员才不相能。中尉访士于王刚,曰:“子同里彭士望,方今俊杰也,百外求士乎?”中尉曰:“吾固知之。”遂倾身交之。士望亦爱中尉。相定交。两人者,交友遂第一。及迁宁都,士望云游四方,中尉以病,多家居,并督二家事。既日贫,中尉曰:“不力耕,不得食也。”率妻,子徙冠石种茶。长子楫孙,通家子弟任安世、任瑞、吴正名皆负担亲锄畚,手爬★士以力作。夜则课之,读《通鉴》,学诗。间射猎,除甲豕。有自外过冠石者,见圃间三四少年头着一幅巾,赤脚挥锄,朗朗然歌书金石声,皆窃叹,以为古图画不是过也。中尉酒后,亦往往悲歌慷慨,见精悍之色。近十余年,益隐畏务,摧刚为柔,俭朴退让,使终身无所求取于人,无怨恶于世。虽子弟行以横,非相干者勿与较也。晚好禅,严戒生杀。见者以为老农老僧,不复识为雄何之人。戊午八月复病,呕血死,年六十一。死之日,士望阻于楚,唯魏禧,彭士望,任安世亲举尸入棺含殓焉。中尉来于都时,年二十有八。禧与季礼方壮,并愿为中尉死也。中尉更姓林,名时益,字确斋。所制高妙,远近名曰林茶。二二王草法,诗于杜为别书,人威服之。楫孙负志气,力作病,先中尉卒。幼子东孙,士望女夫也,以谨愿称。
  林时益写有《冠石》诗一首,对这一段生活进行了描写:
  
  城西之石峰嶙峋,冠石之冠古制存。初以力耕久为客,时因避乱还成村。
  窗间无数桂花叶,屋里一株桃树根。山口竹林响清昼,远林归尽=(钅且)茶人。(据《西江志》卷一百三十七•艺文•八页)
  
  《明诗纪事》选林时益诗二首:
  《自宁都城==》
  
  迢=出城郭,霜烟闻暮钟。人行古细路,屋在此高峰。
  煮粥呼寒女,歌诗对小童。不须疑物外,已有白云封。
  
  《下桥》
  
  侵晨怀刺出西关,每到长桥意自闲。两岸人家齐种树,一溪流水曲依山。
  下船=米先冬办,[船上设轮与臼,以=堰水置船急流处,冲轮杵米。]傍屋犁田入夜还。直欲此间成小筑,夏时复恐徙家难。
  
  《寿昌寺观其天和尚送别曾于密》
  长溪久雨没高枝,六月山楼尚布衣。贫士漫同元亮咏,王孙谁赋少陵诗。
  旧云《仪礼》全于是,近识《忠经》亦在斯。纸伞芒鞋何处路,还看执手问前期。
   
  《舟过旧京至维扬访陈伯玑程士喆出耦耕图见示》
  长买江南千里船,钟山荻渚尚依然。自知带砺于当代,何事流离值暮年。
  往路正逢秋水泣,食贫敢使故人怜。别来我亦无长策,家傍金精学种田。(均见《朱中尉集》)
  
  《魏叔子文集》在《朱中尉传》中评价他的诗“诗于杜为别出,人咸推服之。”。
  林时益的书法不见传,然魏禧评价为“工二王书法”。
  林时益又是“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的业师,据《龙门豫章罗氏十四修族谱》及《西江志》均载:罗牧“得冠石林确斋=(山下介)茶法。(见康熙白潢、查慎行纂修《西江志》卷一百六•方技•物货类•二十九页。林时益及“易堂九子”在翠微峰办学,其弟子门人遍及周围几个省数十个县,其数量高达几百人(据邱国坤着《易堂九子年谱》江西高校出版社1990年5月第一版,第3页),从而形成了清初江西以谢文存(加水旁)为首的程山派,以宋之盛为首的=山学派和“易堂九子”学派的“三山学派”,其影响遍及全国。
  林时益作为罗牧的业师,其诗词、书法的言传身教,对罗牧以后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详见萧鸿鸣《“江西派”开派画家罗牧》)
  朱议霶•林时益虽晚八大山人一辈,但却年长八大山人8岁,两人有五十八年的时间相重叠,而罗牧又与八大山人相善多年,八大山人与朱议霶•林时益这位年长自己八岁的族侄当有实质性的交往,惜无证据,尚待考。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当在其中焉。
  
  16、朱议汶(1595——1660),字逊陵,号逊宁。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统=(钅奎)三子,号逊宁。封辅国中尉。明万历年三年乙未八月初十日酉时生,清顺治十七年庚子二月十二日丑时卒,享寿六十六。”
  
  李元鼎《逊陵朱公墓志铭》说:朱议汶“好读书,且擅临池技,大都取法于古而出以己意,尤喜于素壁上作大字,有柳诚悬之风。间以其余,精岐黄业,活人无算。明末宗室有学行者。”(据朱中楣《石园全集》(卷三十)清康熙四十一年序香雪堂刊本)。
  
  17、朱中楣(1622——1672),字懿则,一字远山(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九集、《全清词•顺康卷》、邓红梅《女性词史》: “原名懿则,字远山”。李振裕《显妣朱淑人行述》:“先淑人……幼即聪颖绝伦,……外王父奇之,命字曰懿则。”陈维崧《妇人集》: “字远山”,陈弘绪《石园全集序》亦称李元鼎南归后筑梅山小隐,“梅以自喻,山以夫人字。”)
  ,号远山夫人(顾贞观、纳兰性德辑《今词初集》卷下,谓:“号远山夫人”)。
  朱中楣因旧制女儿不入谱,故《盱眙朱氏八支宗谱》没有记载。
  李振裕《显妣朱淑人行述》:
  
  “淑人生于天启壬戌年五月初二子时,殁于今康熙壬子年二月十九日未时,年仅五十有一岁。”
  
   然朱中楣却是宁藩八支当中“中”字辈在诗词造诣上取得成就的少有女性。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女诗人。着有《随草诗馀》、《镜阁新声》、《随草续编》、《亦园嗣响》等,均收入《石园全集》中。黎元宽在《石园全集序》中评价其:“幼即聪颖绝伦,女红之余,朝夕一小楼,丹铅披阅于纲鉴史记及诸家诗集,成诵不遗一字,间为有韵之言,多警句” “词赋史传,博览无遗”(据《石园全集•行述》清康熙四十一年序香雪堂刊本)。
   朱中楣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17岁时,下嫁吉水李元鼎(李元鼎,字梅公。明天启壬戌进士,入清后,官至兵部左侍郎。所著诗文凡三十卷,统名之曰《石园集》),崇祯十三年(1640)李元鼎起补光禄,朱中楣随夫前往京师。顺治十四年丁酉(1657)冬,随夫举家返南昌。康熙九年庚戌(1670)十月,李元鼎去世,越两年,于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在南昌家中去世。
  这里选她的诗词六首,以飨读者:
  《长相思•思归》:
  
   忆家山,盼家山,世乱纷纷求退难。罗衣泪染斑。
  昔为官,又为官,甚日归兮把钓竿。空看枫叶丹。
  
   《孟冬感怀》:
  
   为客他乡已六年,几经沧海变桑田。清霜凛凛凋残叶,澹月溶溶罩晚烟。
  怨逐漏声悲汉阙,愁随梦影到吴川。白云归尽人千里,怅望关河泪黯然。
  
  《满庭芳》
  
  花朝,偕陈浣花君、朱女琴士集熊姑母东湖草堂,随过杏花村第,风雨骤作而归,因订尼庵之约。
  才过春分,又将寒食,烟光处处宜人。欲邀仙侣,选胜逐芳辰。尚卜阴晴未稳,重游意、兀自逡巡。城南畔,招提小小,桃李亦纷纭。 闲评。伤往事,王孙草绿,帝女花芬。渐苔侵蒋径,嵩满张门。胜有方池碧涨,凝眸处、树古亭新。还堪叹,惊雷迅作,风雨杏花村。
  
  《望江南》
  
  长安忆母,闲署无聊,春光又度,偶睹梁燕有感。
  女如燕,幼时绕芳院。欣逐东风入帝京,漫邀莺侣依宫苑。闲趁花飞片。 不如燕,有翼还犹便。子规何必向窗啼,旅邸愁怀自缱绻。南浦迢迢不见。
  
   《西江月•效希真体》
  
   处处烽烟未熄,村村农务应荒。闲看世路若登场,拜将乞墦一样。 第宅田园何用,非僧非俗空忙。何须待漏与披霜,醉卧三竿日上。
  
   《行香子•上巳》
  
   小小园亭,百卉芳馨。水边花下任怡情。凭谁妙手,绘幅丹青。仿王摩诘,吴道子,倪云林。 风动波平,景物撩人。绿浓翻燕剪红轻。欣逢上巳共赏良辰。拟兰亭禊,飞英会,鹭鸥盟。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