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0 点击:5373 发表时间: 2007.06.21 10:06:21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二)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二)
  
  萧鸿鸣
  
  4、朱多=(火奎)(1534——1593)字用晦,号斗西。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载:
  
   “瑞昌王支=(木加共)树长子,多=(火加奎),字用晦,号斗西。封奉国将军。明嘉靖十三年甲午四月初十日酉时生。将军善于诗,与里人余曰德相倡和,因介李于鳞、王元美间数吟咏,往还以此,誉延海内,有《芙蓉园稿》,省志府志。明万历廿四年丙申七月初八日申时卒,享寿六十三。
  
  《藩献记》载:“奉国将军多=(火加奎),字用晦,瑞昌=(木加共)树子也。始公族习为豪侈,贵倨树独折节,缙绅间以儒素督率子弟以故=(火加奎)一意修诗书工=(木加苦)特甚,里人余曰德与李攀龙、王世贞游为诗,=(火加奎)因德延誉海内。然性简贵矜庄,举止多僻,族人莫不属 目,而远之晚节益嗜黄冶,闭关绝庆,吊礼再举宗正而毁者,益众悒悒不乐。”
  《南昌县志》卷五十七•古迹:“芙蓉园,在城东南。嘉靖瑞昌府奉国中尉多=(火加奎)构,刻有《芙蓉园稿》。《南昌郡乘》卷之七•建置志四也说:“芙蓉园,在城东北,嘉靖中王孙多=(火加奎)并筑与余宪副曰德,同宗多=(火贵)结吟社于此。”
  《南昌县志》卷三十三•人物四•一二九页:“朱多=(火加奎),字用晦,瑞昌王府奉国将军,善为诗,与里人余曰德相倡和,因介李于鳞、王元美间,延誉海内,与阳曲王道行、东明石星、从化黎民表、常熟赵用贤称续五子。”
  《列朝诗集小传》评其诗曰:贞吉之从兄多=(火加奎),字用晦,与南昌余曰德为诗友,因而入七子之社。王元美作《续五子诗》,用晦与焉。用晦=(口敢)名自矜,举止多僻,晚节益嗜黄冶,谢绝人事,再举宗正,毁者益众,悒悒不乐卒。德甫名曰德,附七子坛=(土占)之末,其诗靡靡不足观,而用晦与之赓唱,声调相似,故其诗余无敢焉。显见钱谦益属“毁者益众”之列,故对用晦的诗评价并不高。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下,陈田按曰:“用晦因南昌余曰德入七子之社。王元美(即王世贞)作续五子诗,用晦与焉。宗良、贞吉得交元美,自用晦始。元美所谓:‘豫章诸王孙,赖足下先驱,异时风流,不减邺下’也。”
  朱多=(火奎)多因余曰德而与王世贞相交,被列入“续五子”,从而交游更广,更着诗名。而王世贞与宁藩诸王孙的相交,则始于朱多=(火加奎)。吴国伦在《寿用晦六十》诗中便说:“结客南洲汝最先”。多=(火加奎)父卒,王氏兄弟的挽诗,分别有“子政青藜寒更燃”(参吴国伦《=(詹加瓦)=(垂加瓦)洞稿》1卷十六)和“再世传经子政才”(参吴国伦《=(詹加瓦)=(垂加瓦)洞稿》3卷十二)。之句。意在以刘氏父子相许。吴国伦《答用晦》诗有句云:“诗成吾亦畏,年少尔难量”(参吴国伦《=(詹加瓦)=(垂加瓦)洞稿》18卷十二)。对比他整整小十岁的这位王孙,颇见器重。
  
  朱多=(火加奎)着有《朱用晦集》,但至今未见传本。今将《明诗纪事》和《列朝诗集•附录》各载朱多=(火加奎)诗一首,介绍如下:
  《滕王阁》:
  
  滕王阁倚楚江干,公子乘春一驻鞍。北去波光浮锦席,西来山色拥雕栏。
  冥鸿万里飞云断,芳草三洲落照寒,已是大夫工授简,赋成兼使和人难。
  
   《哭李于鳞二首》:
  
  检罢鱼一断魂,文章白首命王孙。平生泪自神交昼,万古名犹死孝存。
  著作先朝虚虎觐,风标后进怅龙门。何须汉帝遗书问,已见人传道德言。
  
  第二句下注:“公报余书,以白首效艺是图。”(见《国朝诗集》17“附录”)诗虽平平,无惊人之笔,然抒情较深,并不像钱谦益所评论的,他的诗与余曰德“声调相似”、“靡靡不足觐”(参32“闰集”五《朱多=(火奎)小传》)。
  欧大任《欧虞部集》载有多首与朱多=(火奎)相交诗,可见其两人之频繁。
  《欧虞部集•游梁集》卷五《寄朱用晦》:“鼎食宁论似素封,西江朱履尽相从。趋前拜客觞频送,虚左迎入=愈恭。门约白云为八鹤,城联紫气是双龙。由来仙者多能侠,期尔香炉第几峰。”
  《欧虞部集•南翥集》卷一《题朱用晦灌息轩》:“君岂于陵子,清时亦灌畦。桔槹机相息,蝴蝶梦俱迷。支枕存鸿宝,探书诵马蹄。千秋高仕传,多在豫章西。”
  《欧虞部集•南翥集》卷一《芙蓉园》:“彼美西园中,庶开各有姿。芙蓉一何好,修径擢金池。素波濯绛华,惠风时纷披。夕舒零露下,旭日照灼之。鱼戏龟来游,植根非泽陂,公子延贵客。请野吹参差,高台飞盖来。进酒腾羽=,徽音属相和,濡翰奏雅诗。人生贵行乐,岁晏嗟留夷。芳草自本性,何必菉与葹,酬君千金寿,令德以为贻。”
  《欧虞部集•南翥集》卷一《答朱用晦怀予光州之作予时游河洛已归岭南》:“江上双鱼尺素迟,秋风吾已解归时。洛阳一叶飞何处,少室三花好寄谁?酒罢颇能行何锸,乞口犹自哭吹篪。故人不见飘零色,只问西游万里期。”
  《欧虞部集•北辕草》卷一《过豫章访朱用晦》朔风=岭为君行,岂但西园斗酒情。饮是布衣留十日,交无缟带赠平生。以予下走乘驽蹇,借客中原但姓名。此夕不禁飞动意,双龙今在豫章城。”《子深用晦携酒同宗良孔阳饯送分得书字》:“近关频载酒,先枉隔城书。风雪能留客,烟波几定居。情牵五两外,歌送百觚余。别去常相忆,江头问鲤鱼。”《雪中同华甫发南浦酬用晦》:“六花飞满菟园中,枚叔挥毫自国工。江上挂=(马风)千里去,兰台今借大王风。陆贾装轻共北归,扁舟冲雪雁同飞,谁知此地三人别,却向姑苏望少微[前路当与华甫别,故云]。”
  朱多=(火加奎)还与汤显祖相交友善,其事见载于汤显祖《玉茗堂诗之八》:《平昌怀余生=(上非下木)中州并怀朱用悔》;《玉茗堂诗之十四》《重过用晦王孙斗西春院作》;《玉茗堂诗之十一》《澹台祠下别翰卿,有怀余德父用晦王孙》三首。
  朱多=(火加奎)1534年出生,汤显祖1550年出生,朱多=(火加奎)大汤显祖24岁,是汤显祖的前辈。汤显祖与朱朱多=(火加奎)的交往,当在没有考上进士之前的三十四年时间里。从《重过用晦王孙斗西春院作》“惟有残丛旧试卷,铜盘收泪月清寒”句来看,朱多=(火加奎)曾为汤显祖的业师(详见萧鸿鸣《汤显祖与八大山人先人交游考》)。
  宁藩诸王孙与诸文士的交游以诗相往还,声气相求,一时称盛,而以此促使宁藩朱氏一门诗风蔚然兴起,朱多=(火加奎)不仅是一座桥梁,且以自己“再世传经子政才”的身教,在诸王孙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5、朱多=(火加贵)(1530——1607)字宗良,号贞湖,一号密庵。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南昌郡乘》、《南昌县志》均载其曰:
  
  “瑞昌王支=(木加共)=(木加遥)长子多=(火加贵),字宗良,号贞湖,封镇国中尉,中尉父=(木加共)=(木加遥),尝以议礼称旨,赐敕谕有声,贵游间。=(火加贵)博雅好诗,始与多=(火加奎)齐名,晚益精进,评者谓其沈着阔达,有先进典型云。省志详明。明嘉靖九年(1530)庚寅十月十三日卯时生,明万历十九年(1591)辛卯七月十七日申时卒(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八十一“瑞昌府辅国中尉贞湖公墓志铭”:“公生嘉靖庚寅十月十有三日,卒万历丁未三月十四日,春秋七十有八。”以公元纪年,其生为1530年10月2日,卒为1607年4月10日)。
  
  欧大任《欧虞部集•南翥集》卷一《答朱宗良见寄》:“西风苜宿照阑干,伏枕青山欲见难。骥尾独怜何处附,蛾眉虽在不堪看。雪飞竹箭三江下,驿过梅花五岭寒。授简自惭多病客,洛阳谁更念袁安。”
  《欧虞部集•北辕草》卷一《抱=轩为宗良赋》:“双钩挂壁闲,长啸问匡山。酒客呼庐过,诸生佐锻还。玄言存击表,白眼向人间。君子吟梁父,何妨一掩关。”
  《欧虞部集•西署集》卷六《闻宗良君侯摩尼斋成》:“一珠持向豫章开,岂用翻经百尺台。大德已闻多竺慧,及门何但似宗雷。餐风客以名山至,发愿心从净土回。弟子虽然犹嗜酒,秫田抛却早归来。”
  朱多=(火加贵)博学好诗,与王世贞、吴国伦等人有广泛的交游,《明史》称其“以善词赋名”(见《明史》117卷《宁王权传》)。《明诗纪事》转引各家评论说:
  王世贞《弇州山人续稿》“朱宗良石兰馆槁气清调爽,神完体舒,用事切而雅,入字峻而稳,运思深而不刻,结法遒而有馀味”。
  笔精:国朝宗藩之诗,宁府为盛。诸王孙以诗鸣者,多▲、多▲其著者也。多▲绝句清逸。多▲属封精工,如“太室出云来署里,黄河如事挂城头”,“关山晓月趋三辅,鸿雁秋霜度九河”,“路经轩后临戎坂,山接高欢避署宫”翩翩尔雅,无纨绔习气。
  书史会要:朱多▲博雅好修,与多▲齐名,晚益折节,有令誉。掖垣惊堪宗正者,于南昌首举宗良,后病痿,不废吟咏。鸿声亮节,信朱邸之隽也。
  田按:明藩王之工诗者,当以秦简王诚泳为称首。王孙之工诗者,当以瑞昌中尉多▲为称首。王弇州云:“每得中尉一番诗,辄复一番奇进。才情融美,格意朗畅,朱邸中那复有斯人!”自非溢美语。中尉诗初名石兰馆槁,弇州题为国秀,又改题国香,见弇州国香集序。
  朱多=(火加贵)的诗,“始与多=(火加奎)齐名,晚益精进,评者谓其沈着阔达,有先进典型云”。
  钱谦益(1582——1664)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评其诗,“多=(火加贵)博雅好修,与多=(火加奎)齐名。晚益折节有令誉,掖垣荐堪宗正者,于南昌首举宗良。后病痿,不废吟咏。谭艺者称其佳句,有“太室出云来署里,黄河如带挂城头。”“关山晓月趋三辅,鸿雁秋霜度九河。”“路经轩后临戎坂,山接高欢避暑宫。”鸿声亮节,信朱邸之隽也。”
  他的诗集初名《石兰馆稿》,后“更字曰《国香》”,王世贞(1526——1590)“而为之序。”(见《国朝诗集》1卷五十二)今尚能见《朱宗良集》八卷。有李维桢(1547——1626)、喻均二序和王士昌后序。李、何二序均署年“万历丁酉”,时朱多=(火加贵)年已六十八。
  王世贞在《弇州山人续稿》赞赏他的诗说:“朱宗良《石兰馆稿》气清调爽,神完体舒,用事切而雅,入字峻而稳,运思深而不刻,结法遒而有余味。”
  李维桢在其序中称他的诗“沉着润达,有先进典型。”喻均则以他的诸体诗“无一语不中矩=者”。“近体沉雄而不落套”,古体“浏览诸篇信出入三谢,至于赠送咏怀之什,业已浸淫汉魏,凌潘躏陆而超其前矣。”
  中晚年后,其诗名与从弟朱多炡常于并列。《笔精》评价:“国朝宗藩之诗,宁府为盛。诸王孙以诗鸣者,多炡,多=(火加贵)其著者也。多炡绝句清逸。多=(火加贵) 属对精工,如‘太室出云来署里,黄河如带挂城头’,‘关山晓月趋三辅,鸿雁秋霜渡九河’,‘路径轩后临戎坂,山接高欢避暑宫’,翩翩尔雅,无纨绔习气。”
  后朱多=(火加贵)、朱多炡兄弟二人与方士功来崇、赵修甫来亨、彭樨修翼、朱魏甫谋尧、朱佳甫谋境(查是否宁藩)结成“南州社”在一起赓和迭唱,故欧大任说:“称诗七子尽风流”(见殴大任于万历二年甲戌北上过南昌,朱多正在弋阳王府“竹在亭”邀集其余六人欢聚,后写有《朱宗良、方士功、朱贞吉、朱魏甫、朱佳甫、赵修甫、彭樨修邀集竹在亭分得秋字》七律一首,“称诗七子尽风流”为其中之一句)朱多=(火加贵)在宁藩多字辈的兄弟行中,他是几位少有独享大年的王孙之一,其诗名亦最着。
  陈田在按中评价道:“明藩王之工诗者,当以秦简王诚泳为称首。王孙之工诗者,当以瑞昌中尉多=(火加贵)为称首。王弇州云:‘每得中尉一番诗,辄复一番奇进。才情融美,格意朗畅,朱邸中那复有斯人!’自非溢美语。中尉诗初名《名兰馆稿》,弇州题为《国秀》,又改题《国香》,见弇州《国香集序》。”(以上均据《明诗纪事》引诸家评论)
  朱多=(火加贵)和汤显祖有厚交,其事迹见载于汤显祖《玉茗堂诗之十二》:《过贞湖王孙问疾》和《玉茗堂诗之十四》:《沉角寄宗良王孙。王孙肢节并废,而韵思转清》二首。
  朱多=(火加贵)与时人砥励尤多,就鸿鸣所见,(《南昌郡乘》载一首,《明诗纪事》选五首,
  现将朱多=(火加贵)诗六首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赠族弟贞吉》
  
  仲氏千里驹,本自渥洼至。荡涤伤局促,慷慨负奇气。急难素所敦,明德日以励。操觚自弱冠,似含未伸意。逸思何翩翩,结撰有深致。丝竹固满耳,冥心识其伪。但坐理清曲,听者已心碎。况乃连枝树,绸缪岂云异?声香同风发,华滋本相被。濯濯清云姿,肯因严霜坠。(见《列朝诗集》6卷二)
  
  诗中情意委婉而真挚,说朱多炡为“群从中最善贞吉。”(参《列朝诗集》6本序)集中与朱多炡•贞吉的交往诗也最多。
  1、《赠余无旦并寄胡茂承》
  
  分藩豫章郡,地胜有余乐。爽气浮云峰,江流带高郭。心赏希良朋,毫素获所托。胡生实燕婉,十载阻京洛。每睹鸿雁宾,永叹远行客。余子墦与美,抗迹恋丘壑。载诵《招隐篇》,清风振业薄。
  
  2、《苏公祠》
  
  西蜀藏名士,东湖托隐居。野云寒织屦,春雨晓栽蔬。心为逾垣苦,才宁济世疏。悠然江海外,不报故人书。(见《南昌诗征》卷三•五言律;(《南昌郡乘》卷至五十二•艺文志十一•诗)
  
  3、《滕王阁》
  
  覆槛飞甍古阁雄,疏廉高栋厂天风。采云尚想霓旌驻,娇鸟如悲翠管空。江送波涛来浩渺,雨称岩岫入溟=(水加蒙)。丹梯更峙巴山外,词客千秋兴未穷。
  
  4、《玉隆万寿宫》
  
  西山迢递隐仙宫,谁信人间有路通。忽睹楼台苍霭外,似闻鸡犬白云中。石幢苔灭三天字,=(石加间)道霜凋百尺枫。灵迹祗余丹井在,清秋吟望意无穷。(见《列朝诗集》28“甲”卷二下)
  
  其诗虽为游览之作,但格律谨严,词句平稳,可略窥朱多=(火加贵)的诗学功底。
  
  5、《酬罗敬叔》
  
  病里送君游白岳,归来对我惜苍颜。移家只是湖边好,莫问茱萸第几湾。
  
  王夫之《明诗评选》(据王夫之《船山遗书•明诗评选》八卷。1933年上海太平洋书店重校排印版。1997年文化艺术出版社点校版《明诗评选》)评其为“闲中有意”。
  
  6、《雨》:
  
  触石阴霞北岭遥,逗风寒雨入★飘。天涯故旧惟孤枕,箧里衣裳只敝貂。绽雪芦花纷历历,经霜枫叶莽萧萧。还应撼郭涛声急,只怪空江上下潮。”(查江西大全)
  
  其诗对自然的描写,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处境和思想状态,堪称佳作,是诗人代表作之一。
  朱多=(火加贵)不仅是诗人,也是书法家,《书史会要》说其书法:“朱多=(火加贵)以辞赋名,草书宗孙虔礼,笔法茂美。”其书法时人与地方志亦往往将其与朱多炡相提并论,詹景凤(1532——1602)在《詹氏性理小辨》中说:“朱多=(火加贵)字宗良,豫章王孙,与从弟多炡并以能书名。然多=(火加贵)法文寿承,多炡法休承,而多=(火加贵)较稳,多炡较秀”(据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丙申六十四卷本詹景凤《詹氏性理小辨》29卷四十《书旨》下)。
  以诗人的眼光,将其兄弟二人的书法风格“多=(火加贵)法文寿承,多炡法休承,而多=(火加贵)较稳,多炡较秀”作了描述,朱多炡的书法今尚能有见,但朱多=(火加贵)的书法却已难寻。
  幸有美国哈佛大学所藏徽州方氏手札(见陈智超《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内存朱多=(火加贵)信札两通,使后人能窥得其书艺之貌。
  朱多=(火加贵)因其父朱拱摇的原因,多于时人及仕宦有交。《丽泽录》中,常有时人及地方仕宦在呈其父朱拱摇的诗文当中有如“贞湖大雅门下”(鹿泉李乐,江西布政参议);“贞湖贤殿下请教”(星野庐梦阳,福建提学副使)等,可见其交游亦广。
  朱多=(火加贵)亦能画,《丽泽录》载有贞所冯岳(贞所冯岳,巡抚湖广都御史。其诗见《丽泽录》卷之四)《寄赠贞湖》七言一首:“天生湖水清无底,小结茅斋镇日看。兴到每吟秋月淡,醉来常啸碧波寒。个中真趣人谁识,物外生涯我自安。莫道王孙闲里乐,青春肯换一支舟。”程輒已在《尊赐楼歌》中说朱多=(火加贵)“贞湖墨妙超等夷。”
  《书画史》说:“朱多=(火加贵)……一号密庵。……博雅好修,以词赋名。草书宗孙过庭,笔法茂美”。
  朱多=(火加贵)家有“玄畅新馆”,《丽泽录》既为该馆于嘉靖丁已三十六年朱氏所刻。朱多=(火加贵)编辑其父朱拱摇与时人及仕宦的信札、诗文名为《丽泽录》二十四卷行世。书中所收录大量鲜为人知的诗、词和信札,成为了研究当时江西乃至全国的文化、文艺史的一部重要的著作。仅国家图书馆有存,唯其作者名脱漏,故一直未见有人涉及。
  及八大山人的祖父朱多炡卒后,朱多=(火加贵)已入晚年,但他常偕朱多炡的子侄=(讠燕)游赋诗,以激励后辈。欧大任在言朱多=(火加贵)诗中的“白眼向人间”,是否与八大山人“白眼向青天”的艺术有直接影响?当值得后人注意。
  《南昌郡乘》中,在宁藩众多的宗室弟子中,仅选朱多=(火贵)一人。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