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一) |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十一)
萧鸿鸣
第三章 宁藩八支郡王及其子孙
一、瑞昌王支
奠墠(1419——1476)惠庶二子。景泰二年(1451)以镇国将军加封为瑞昌王。成化十二年(1476)薨。
据《南昌县志》卷五十七•古迹:“瑞昌王府初毁于兵,嘉靖二年迁新开路,没官地重建”,即今南昌市内新开路附近。其子孙艺文突出者十一位:
1、朱拱枘(1487-—1550)号贲白。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宸渠长子拱枘,号贲白。封奉国将军(1)。将军性朴茂,好学,工大书。……明嘉靖廿九年庚戌十二月初九日丑时卒,享寿六十四。……枘上大礼颂,并赐褒谕。诸子群从,多知名者。多=、多=,以孝友着。多=多=以秉礼严重称,多=多=多=以善词赋名,而多=与从兄多=独杜门却扫,多=购异书校雠,以为乐。万历中,督抚荐理瑞昌王府事,谢不起。
(1)奉国将军,有明一代,郡王诸曾孙所赐爵名。在辅国将军下,镇国中尉上。
《藩献记》:“奉国将军拱枘,瑞昌恭僖王后也。性朴茂好学,善草书。始枘父渠为濠累建击中都,枘请以身代。嘉靖十年冬,赐褒奖已复,上大礼颂一章,年八十有九乃卒。子多好文雅,以孝行闻,举宗正未果。万历二十二年摄瑞昌府事。命始下而=(火斤)卒。”
清盛昱•伯义所藏《书画史》(见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七册)说其“嘉靖时大礼颂一章,上赐褒奖,行草得朱晦庵体格,名重一时。”可知拱枘书法的风格与朱熹类同。
2、朱拱摇(1503——1574后),字茂材,号季白,又号既白,又称“三洲既白”,别号友莲。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瑞昌王支宸渠四子拱摇,号季白,封奉国将军。明宏治十六年癸亥五月廿八日午时生,明嘉靖四十五年丙寅三月廿六日已时卒……享寿六十四(朱拱摇辑《题赠录》卷三载王臣《贺宗藩既白君四十序》云:“嘉靖王寅夏五月二十有八日瑞昌恭喜王曾孙既白君值悬弧之辰。”其生为弘治十六年癸亥五月二十八日。欧大任《欧虞部集•北辕册》卷一有《尊赐楼为茂材奉国题》七律一首,茂材是拱摇字。诗作于万历二年甲戌(1574)经南昌时,说明朱拱摇尚在世,年已72岁)。……父宸渠,为濠累,逮系中都,兄拱枘请以身代,拱摇佐之,卒得白。嘉靖九年上书请建宗学,令宗室设坛,囗行耕桑,礼谨祀典,加意恤刑,皆得旨谕,允捐田白鹿洞,赡学者其后,以议礼称旨。
《藩献记》:“奉国将军拱摇,字茂材,瑞昌拱枘弟也。博辩儒雅,有智数。嘉靖九年冬上书请建宗的学,并诏宗室设坛行耕桑礼谨祀典加意恤刑后以议礼称。赐褒谕又尝的捐田白鹿洞瞻束学者与兄枘并以声誉致请贵游子,镇国中尉多字宗良,博雅好修辞赋典丽始与多齐名,晚益折节虚已奖大后隽草书茂美,有晋法,给事中张应登荐堪宗,正者于南昌则首举后病瘘不废,吟讽谭艺者并宗尚之。”
朱拱摇为人“好古悦道,留心于六艺,言动被服,恂恂若儒生。”(据《列朝诗集》八卷一胡汝霖“尊赐楼序”),其府内建有“尊赐楼”,常邀名人仕宦在此吟唱。文征明、严嵩、王阳明、欧大任、吴国伦、罗念庵洪先、唐荆川顺之辈,都相与为友,并收友朋题赠诗文辑成《题赠录》十六卷,其名盛于一时。在由其长子朱多=(火贵)辑的《丽泽录》中,几百件时人及仕宦的信札、诗文,均称其为“大文宗”(见大梁西亭睦=(木邦手)宗室),“大词宗”(见莓=周相,江西布政司参政),“邦君”(见是堂俞宪,江西按察=事),“大道”(鲁江表(袁)衍,工部虞衡郎中)等,可见其交往的广泛和当时在诗、词及文坛的地位。
欧大任《欧虞部集•北辕草》卷一《尊赐楼为茂材奉国题》:“五尺天边诏展亲,璇题缥缈逼星辰。汉牛书重先朝赐,绣虎才称百代人。繁弱尚藏封父日,悬黎今较大梁新。主恩更问君侯了,元是分茅肺腑臣。”
南京尚宝寺卿,石城许榖《既白殿下》诗云:“文采江藩第一流,翩翩来驻孝廉舟。茅堂绿树逢今雨,天阙凉云送早秋。馆阁选才知并入,山林开宴喜同游,英雄此会寰中少,莫惜高车入夜留。
又:
老向都门学种瓜,炎凉长是惜年华。西堂蟋蟀还依草,南浦芙蓉已着花。蓬面故应裁白=,尘容何处觅丹砂。秦淮东望秋涛净,醉后思乘上汉槎。”(见《丽泽录》卷十五)。
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古川程辄在《尊赐楼歌》中称其父子道:“君家父子人共知,乐善不独长诗词,奏出叠叠策无遗,为国不为宗人私。既白风骚列环琦,贞湖墨妙超等夷。” (见《丽泽录》卷十四)。
吴国伦(1542-一1593)赠其诗有云:“鲁壁藏书意,河间好古名。谁知今紫者,直似一儒生”。(据《列朝诗集》八卷十一吴国伦题《尊赐搂诗》五律二首,该四句为第一首的后四句。时吴国伦官兵科给事中,年在二十左右)
朱拱摇贵为王孙,却侧身朱邸而甘居寒素的“儒生”作风,其影响不仅对江西宁藩及其家族后辈子孙具有深远的意义,且对当时江西文坛乃至中国的整个文坛,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惜《丽泽录》因为国家图书馆所珍藏的版本中,将作者的名字脱漏,故而书目文献出版社在影印该书时,仅能以“朱囗囗”所替代。而国子监五经博士吴世良“集叙”所引用人物,均都为朱多=(火贵)的字“贞湖”和朱拱摇的字“既白”,从而使后世无从知道其编撰者和书中所涉人物的真实身份。因为这一重要的原故,使得这一研究明代中后期江西乃至中国文坛的重要著作,淹没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不被世人所重视。(详见萧鸿鸣《珍本〈丽泽录〉与朱拱摇、朱多=(火贵)父子研究及其对明代文坛影响的意义》)。
3、朱拱树(1511——1583)号龙沙,或龙砂。
《盱眙朱氏八支宗谱》:
宸渥三子拱树,号龙砂,封辅国将军。明正德六年辛未十二月四日酉时生,明万历十一年癸未五月十四日巳时卒……享寿七十三。
县志载朱拱树,“亦能诗”。
(待续)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