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1 点击:5034 发表时间: 2007.06.16 22:55:46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九)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九)
  
   萧鸿鸣
  9、朱权的诗
  《明诗纪事》选宁献王权二首:“王太祖第十七子……有采芝吟四卷。”又转引《名山藏》说:“王白皙美髯,负气好奇,嗜学博古。自其髫▲时,自称大明奇士,老号癯仙。所论着及于卜筮、修炼、琴弈诸书,手制博山▲及古瓦砚,皆极精致。”
  钱谦益《列朝诗集》:“王恃靖难功,颇骄恣,多怨望不逊。作日蚀诗云:
  
  光浴咸池正皎然,忽如投暮落虞洲。青天俄有星千点,白昼争看月一弦。
  蜀鸟乱啼疑入夜,杞人狂走怨无天。举头不见长安日,世事分明在眼前。”
  
  以此诗征之,王之怨望信矣。又作囊云诗云:
  
  蒸入琴书润,粘来几榻寒。小齐非岭上,弘景坐相看。”
  
  王每月令人往庐山之巅,囊云以归,结小屋曰云齐,障以镰▲,每日放云一囊,四壁氤氲,如在岩洞。余观周宪王有送雪诗。▲仙囊云,宪王送雪,此宗藩中佳话可属对也。
  宫词:
  一
  新选昭仪进御来,女官争簇上平台。宫中未识他名姓,都把花名作字猜。
  二
  忽闻天外玉箫声,花下听来独自行。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
  三
  杏雨纷纷满迷径,穿帘燕补落花泥。衔将春色归巢去,辜负莺儿枝上啼。
  
  王夫之在《明诗评选》中说该词:“只就一端起兴,好。”
  《列朝诗集》其小序曰:“宫词之作,出于帝王宫女之口吻,务在亲睹其事,则叙事得其真矣。”(参《列朝诗集》32干集下)。
  钱谦益注曰:“永乐间,上宠幸高丽贤妃权氏=粹善吹箫,宫中争效之。故=仙《宫词》有“天外玉箫”即“美人犹自学吹箫”之句。王司采《宫词》亦云:“赢得君王留步辇,玉箫嘹亮月中明”皆纪实也。”
  《双槐岁抄》:“=仙《宫词》:“忽闻天外玉箫声,花底徐行独自听。三十六宫秋一色,不知何处月偏明?”一绝。王司采宫词:“琼花移入大明宫,旖旎浓香入晚风。赢得君王留步牵,玉箫嘹亮月明中。”是时,贤妃权氏、顺妃任氏、昭仪李氏、婕妤吕氏、美人崔氏皆朝鲜人。权尤稼粹,善吹玉箫。永乐八年,侍上征还虏,至临城,薨。谥恭献。朝鲜国王李芳远,驿送妃父权永均至,拜光禄寺卿,食禄不管事,寻遣归国,贡女不复至。圣德刚明不为蛊惑如此。”
  明谢榛《四溟诗话》:“=仙诗谱》以太白‘长安一片月’为张鹰之作,不知何据,然清响殊非晋人气格。”
  《明诗纪事》说朱权:“有《采芝吟》四卷”,但今已难得一见。钱谦益辑《列朝诗集》中收录朱权诗七十二首,除《日蚀》七律一首和《囊云》五绝一首外,其余《宫词》七十首,都为七言绝句。
   此外,明人收入童蒙读物《千家诗》的朱权诗《送天师》一首:
  
  霜落芝城柳影疏,殷勤送客出鄱湖。黄金甲锁雷霆印,红绵韬缠日月符。
  天上晓行骑只鹤,人间夜宿解双凫。匆匆归到神仙府,为问蟠桃熟也无?
  
  可见朱权的诗,所描述与抒发的,均为自己亲历的真实记载和情怀。
  
  10、朱权的书法
  《书史会要续编》:
  
  宁献王……神姿秀明,慧心天悟……兼善书法,作《书评》一卷程量允当,世为所宗。
  
  宁献王的书法,今已不易得见,鸿鸣仅见江西南昌收藏家张琦祥所藏书札两帧,款署:“吴二”,钤有“臣立”白文方印,和“朱权”朱文方印两方(见附图),因无有定论的真迹标本,故难辨真赝。
  
  11、署名、印章与花押
  
  署名
  《藩献记》说朱权:“……自称大明奇士”。《盱眙朱氏八支宗谱》说朱权:“……号=(月加瞿)仙,亦号涵虚”。《南昌郡乘》卷之六•建置三:“南昌县儒学,在东湖之北,即故东湖书院也,宋嘉定四年,通判丰有俊得李寅涵虚阁故址。” “涵虚”一名,原自宋代即有,朱权“涵虚”之名,或源于此。
  今见朱权在著作中签署的名号及别号有:
  “涵虚子仙”见于成书于永乐四年(1406)的《天运绍统》。
  “丹邱先生”常见朱权的杂剧和有关曲学的著作。
  “前南极冲虚妙道真君仙”见《肘后神枢》。
  “玄洲道人涵虚子”见《活人心法》、《太玄月令经》。
  “南极遐龄老人仙”见《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遐龄”为朱权在南昌西山别墅“遐龄洞天”。
  “南极涵虚子仙”见《太音大全集》;
  “丹丘先生涵虚子”见《正音谱》。
  “云庵道人”见今存朱权所制“飞瀑连珠”明代第一琴。 
  印章:
  “朱权”朱文白印,见江西南昌张琦祥所藏书札;
   “经史著述之章”见《汉唐秘史》、《天运绍统》;
  “昭回云汉之章”见《原始秘书》;
  “青天一鹤”见《神奇秘谱》、《正音谱》、《琼林雅韵》、《神隐》;
  “天全老懒”见《神隐》;
  “寄傲六合放浪八荒”见《仙肘后经》、《梅花百咏》;
  “冲虚妙道”见《仙肘后经》;
  “月那=仙”见《梅花百咏》;
  “洪都帝子”见《梅花百咏》。
  花押:
  朱权著作中,卷首常见有合“中和”二字的“神”字花押(见《神隐志》附图)。
  南昌张琦祥所藏书札二帧末署“吴二”亦似花押(见图)。
  花押之署,唐、宋即盛,明亦从之。王士祯《池北偶谈》宋四圣御押就说:“《格物要论》载王鲁斋押字跋云”‘予观司马文正公之押,署名而小花,精神风致自然,见于成衣之表。唐末五季诸人押字,莫不怪诡飘扬,倾奇放荡,宜乱王之相寻也。’昔人重押字,至有荟萃刻石以传者。孙文定公廷铨《颜山杂记》载凤凰山玉皇宫宋艺祖以下四圣御押,惟仁宗=阙,因摹于此,艺祖=、太宗=、真宗=。”(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版)宋徽宗亦常在书画中署“天下一人”花押,今尚能有见。
  “太祖……与中山王徐达手=,……后押字甚奇。” “云吴王亲笔。……押字半寸。(均据明顾复《平生壮观》书翰•卷五)太祖称“吴王”,献王称“吴二”,或有意存焉?
  
  12、雅趣逸情
  
  鼓琴撰谱
  《明史》本传说朱权的隐居生活内容,主要是“鼓琴读书”,其花押“中和”即为琴名。
  在有记载的中国古琴当中,今尚存有朱权所制“中和”“飞瀑连珠”琴。据称1977年美国向太空发射寻找外星人的宇宙飞船,就选有用中国古琴曲《流水》制成的金唱片,其演奏用的琴,便是朱权的这张“飞瀑连珠”琴,该琴被称为旷世宝琴,是明代第一琴。
  “飞瀑连珠”琴面涂大漆,大漆下为朱砂红漆,再下为纯金研磨,制成底漆漆灰,其上散布细密的“小流水断”间“梅花断”。金徽玉足。飞瀑连珠的音质,可谓古今独步,“其声铿然”,“其声冷然”,“其声清越”。其造型、用料,都扬弃奢华,内蕴精气,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应为:宁、衡、益、潞,传世宁王琴海内仅此一张,为宁王琴孤品),琴后署:“云庵道人”是朱权晚年亲制孤品琴。
  清许起《珊瑚舌雕谈》卷四:“和中琴。……曾得明璐藩第八十三号中和琴一张。诗曰:月印长江水,风微滴露清。会到无声处,方知太古情。末署敬一主人。按璐藩性嗜音律,当时命工制琴百余,至今颇有散落民间者,由是观之,则璐藩不第工琴,且能吟事矣。”(据清许起《珊瑚舌雕谈》,民国十年三月广益书局点校本)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九:“故明璐藩敬一主人,风尚高雅,尝造琴三千张。予犹见长安市上售其一,有隶书‘中和’二字。又常仿宣和博古图式,造铜器数千枚,=地中。予昔在金陵,登弘济寺,见临江石壁上刻其画兰,极工。”(据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97年点校版)。璐藩之“中和”琴名,或正得之于朱权所鼓之“中和”?
  朱权好琴且好笛,永乐“三年七月丁卯,王请中官进扇,并请铁笛。上顾左右曰:“笛者,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宁王意在此乎?”命所司特制予之。”(据《宁献王事实》)靖江王孙石涛也曾在《清湘老人题记中》中有诗曰:“宁王玉笛上霄汉”(见石涛题白燕堂主所藏《明皇出游图》)。
  朱权平生不仅编纂有几种关于琴的著作:《琴阮启蒙》、《太古遗音》、《神奇秘谱》。且在府中珍藏有关于古笛的书籍。清初毛西河在《竟山乐录》(一名《古乐复兴录》)中就曾自称得明宁王家所藏《唐乐笛色谱》。
  《神奇秘谱》是今见存的最早琴曲谱集,内收宋及宋以前的琴谱60余曲,其中34曲是朱权受之于人,并亲自演奏过的。
  1958年发掘朱权墓葬,墓室之棺台左前方,陪葬有琴一张,虽木已成灰,徽轸仍隐约可见,这是朱权于琴之癖的最有力佐证。
  
  制香赏砚
  《明诗纪事》引《名山藏》说:“王白皙美髯……所论着及于卜筮、修炼、琴弈诸书,手制博山炉及古瓦砚,皆极精致。”(见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二上•宁献王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半四二页)。
  所谓“博山”炉,宋高承《事物纪原》说:“《黄帝内传》有博山炉,盖王母遗帝者,盖其名起于此尔,汉、晋以来,盛用于此。”
  《西京杂记》也有云:“长安巧工丁缓者……又作九层博山香炉,镂为奇禽怪兽,究诸灵异,皆自然运动。”
  朱权“手制博山炉及古瓦砚”,可以从《神隐志》的记载中得到证实:“以鸡骨炭碾为末入葵叶或葵花,少加糯米粥汤和之,以大、小铁塑锤击成饼,以坚为贵……”其《焚香七要》则说:“以这理铜、潘铜、彝炉、乳炉,如茶杯或者为适用雅观。”
  
  豢养曲工与戏班
  有明一朝,各王府中均豢养有曲工与戏班,朱权之宁藩,也不例外,这一遗风,沿袭始终。
  各王府所豢养的乐舞班子,按制供王府仪典和娱乐使用,但亦“雅俗杂出”,为王府演戏曲。朝廷时常还有“曲工”和“优伶”恩赐。宣德二年朱权上书:“已赐乐工,而乐器衣服之类未给,请赐……”既是一例。宁藩王府早期所唱主要以北曲为主,但并不排除南散曲,这从朱权所写的遗留散曲作品中,既有北曲,也有南曲得以证明。至明中晚期,“粤姬”“昆曲”及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当不拘泥。(见《汤显祖诗文集•玉茗堂诗之十四》:《王孙家踏歌偶同黄太次,时粤姬初唱夜难禁之曲四首》
  王府的乐舞班子,其规模有时甚至超过京师之教坊司,朝廷亦常在各藩王府选拔艺精技湛者至京师。
  作为藩王,朱权还有其它的嗜好。他有《茶谱》一卷,可看作是他对茶艺精通佐证;又有棋艺专着《烂柯经》和用于投壶游戏的《贯经》;他养鹤饲龟而记其事;在《神隐志》中,“辟鼠猫”“看庄狗”都是其喜好之所。
  作为宁藩始祖,朱权是藩王、是学人、是诗人、是道家、也是玩家,然其风流未堕,所有喜好和禀性,亦都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所有的后代子孙,这也是宁藩及八支200多年来文风昌盛、仙、释代有人出的重要因素。
  
  三、《明史》朱权世系表(见《明史》表[1]•卷一百二诸王世表三•二七二七至二七三七页)。
  
  宁献王权,太祖庶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永乐元年移南昌府。正统十三年薨。
   盘式,献嫡一子,永乐二年封世子。正统二年薨。以子奠培袭封,追封王,谥曰慧。
  靖王奠培,慧嫡一子,正统十四年袭封。弘治四年薨。
  康王觐钧,靖嫡一子,初封上高王,弘治五年袭封。十年薨。 
  宸濠,康嫡一子,初封上高王,弘治十二年袭封。正德十四年反逆伏诛,除。
  临川
  盘辉,献庶二子,宣德元年封。天顺五年,罪降庶人,凤阳居住。成化二十一年卒。嘉靖三十五年追复王,谥康僖。
   奠埨,康僖嫡一子,正德七年封长子。天顺五年,罪降庶人,守西山祖坟。成化八年卒。嘉靖二十五年追封王,谥恭顺。子孙不袭,除。
  宜春
  安简王盘烑,献庶三子,宣德三年封。弘治五年薨。
   宣和王奠坫,安简嫡一子,弘治八年袭封。九年薨。
   觐鐏,宣和嫡一子,弘治八年封长子。九年卒。以子宸袭封。追封王,谥怀简。
   康僖王宸浍 ,怀简嫡一子,弘治十一年袭封。十三年薨。
   拱樤,康僖嫡一子,正德二年袭封。十五年坐宸濠反,解京自尽,子送凤阳,除。
  新昌
  安僖王盘炷,献庶四子,宣德五年封。天顺三年薨。无子,除。
  信丰
  悼惠王盘莫,献庶五子,宣德七年封。正德四年薨。无子,除。
  瑞昌
  恭僖王奠墠,惠庶二子,景泰二年以镇国将军加封。成化十二年薨。
  荣安王觐鐊,恭僖嫡一子,生化十四年袭封。弘治元年薨。
  宸=,荣安庶一子,初封镇国将军。弘治三年卒。本年追封王,谥悼顺。
   拱栟,悼顺嫡一子,弘治十二年袭封。正德十五年坐宸 反死,子送凤阳,除。
  乐安
  昭定王奠垒,惠庶三子景泰二年以镇国将军加封。弘治元年薨。
  觐=,昭定庶一子,成化四年封镇国将军。十七年卒。以子宸湔袭郡封,追封王,谥温隐。
  靖庄王宸湔,温隐嫡一子,弘治四年袭封。嘉靖二十一年薨。 
  端简王拱椤,靖庄嫡一子,嘉靖二十四年袭封。三十八年薨。
   王多焿,端简嫡一子,嘉靖四十年袭封。万历间薨。
   王谋=, 多焿庶一子,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子。天启二年袭封。
  石城
  恭靖王奠堵,惠庶四子,景泰二年以镇国将军加封。成化二十二年薨。
   觐镐,恭靖庶一子,初封镇国将军。成化二十一年卒。以子宸浮袭封,追封王,谥端隐。
   安恪王宸浮,端隐嫡一子,弘治二年袭封。十二年革爵。嘉靖二十四年奏复冠带。二十七年卒。无子,除。
  弋阳
  荣庄王奠壏,惠庶五子,景泰二年以镇国将军加封。天顺五年薨。
  僖顺王觐鍒,荣庄嫡一子,成合二年袭封。弘治十年薨。
  庄僖王宸= ,僖顺嫡一子,弘治十七年袭封。正德九年薨。
  端惠王拱樻,庄僖嫡一子,嘉靖二年袭封。三十年薨。
  恭懿王多焜,端惠庶一子,嘉靖三十三年袭封。万历五年薨。无子,除。
  钟陵
  觐锥,靖庶三子,成化九年封。弘治十八年,罪降庶人,送凤阳。正德十三年卒,除。
  建安
  简定王觐炼,靖庶四子,成化十七年封。嘉靖十七年薨。 
  庄顺王宸潚,简定嫡一子,嘉靖二十一年袭封。三十三年薨。
  昭靖王拱榐,庄顺嫡一子,嘉靖三十六年袭封。隆庆四年薨。 
  康懿王多=,昭靖嫡一子,万历元年袭封。二十九年薨。
   王谋垅,康懿嫡一子,隆庆二年封长孙。万历二年改封长子。三十一年袭封,薨。
   王统镮,谋垅庶一子,万历四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flfwfnh Re: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九) 回复时间: 2008.11.20 15:23

    建安简定王的墓是不是在新建双岭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