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北京读书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海云轩主 收藏:0 回复:0 点击:4521 发表时间: 2007.06.15 07:00:15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五)


  八大山人的王室家学(第五)
   萧鸿鸣
  3、朱元璋与江西之释、道
  
  周癫
  朱元璋起事,至正二十一年(1361)下洪都(即江西),释道难分之异人周颠即入“告太平”,朱元璋遂留之随往金陵。《明史》列传•方伎有载:“周癫,建昌(今江西南城)人,年十四,得狂疾,走南昌市中乞食,语无伦恒,皆呼之曰颠。”后隐居庐山。朱元璋病重,周癫遣人送“温凉药”,朱元璋服之即愈。为此,朱元璋亲撰《周颠仙传》刻石立庐山,又有《御制周颠仙赤脚僧诗》叙说其种种怪异故事:“神怜黔首增吾寿、丹饵来临久疾瘳”。后朱权写杂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周癫即列其中,其唱词曰:“这一个曾隐五峰头,也曾金门朝谒,到如今征聘难求。记得那丹药神茶、灵文玉石,今古名留。”
  
  张中
  “太祖下南昌,以邓愈荐召至,赐坐……陈友谅围南昌三月,太祖伐之,召问之。曰:‘五十日当大胜,亥子之日获其渠帅。’帝命从行……联战大胜……其占验奇中”。张中,字景华,临川人。少应进士举不第,遂放情山水,遇异人,授数学,谈祸福,多奇中。(据《明史》列传•方伎)
  
  道教与龙虎山
  朱元璋初克南昌,道教正一派“第一基地”江西龙虎山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即派谕真人上“捧至笺文,并有奇香素罗献。”朱元璋称帝前,曾派使者召张正常,张将写有“天运在太祖”的灵符交使者带回。
  洪武元年,朱元璋授张正常“正一嗣教真人”号,赐银印,秩视二品。洪武五年再加封号,命其掌天下道教事。又为其父母赐号赐宴,向其弟子赐宴,赐白金15镒以更新天师府第,御书第一至第二十代天师象赞,以示尊崇。
  洪武七年(1374)他敕命道士宋宗真等编成《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并亲为之序云:“禅与全真务以修身养性独为自己而已。教与正一专以超脱,特为孝子慈亲而设,益人伦,厚风俗,其功大矣哉!”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嗣教后,又赐正一玄坛印、关防道篆等。
  洪武二十三年,赐钞5千贯磊修上清宫,二十四年,下诏禁止伪造符,以维护正一天师符的权威。朱元璋还为国事、家事屡屡举行大型道教仪典——斋醮,并且亲自率领诸王参预其事。
  明初道教隆盛,与朱元璋的礼遇不无关系。而朱权该封南昌,从此“深自发晦,托迹黄冠”,“觅许旌阳”,以及宁藩后代子子孙孙,多醉心黄冶,亦于此不无关系。
  
  滕王阁
  在江西南昌,流传有一首朱元璋写的诗,说:至正二十三年(1363)八月,朱元璋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后,于滕王阁宴请群臣,并赋五言绝句一首:“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云齐”。(该诗见李金楼等编,外文出版社1992年版《滕王阁旅游大观》第40页)。
  
  永清寺
  朱元璋得南昌,命都督朱文正改建南昌城,并便装私访南昌东湖旁永清寺(今佑民寺)。寺内和尚向朱元璋再三询名问姓,太祖乃于殿壁题诗一首:“杀尽江西数万兵,腰间宝剑血留腥;野僧不识山河主,只管叨叨问姓名”。此传说流传版本很多,如朱元璋《不惹庵示僧》诗:“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 “江西”与“江南”之不同,是否有附会难以考证,但江西曾有“江南”省之称,是为史实。
  
  4、朱元璋对诸王子的教育
  
  朱元璋出身贫苦,难有读书的机会,自得天下后,故对诸王子的教育尤为重视。
  作为帝王,朱元璋看重历代帝王夺取天下和统理天下的经验,并希望其子孙能从中得到历史经验,他不仅将《尚书洪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朝夕观览,还亲为作注,有《御制尚书洪范注》一书刊行。
  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宫中建大本堂,贮藏古今图书,开设教育诸王子课堂,亲为太子、诸王聘请道德学问一流的老师。“明初特重师傅,既命宋濂教太子,而诸王师傅亦慎其选。(桂)彦良、陈南宾等皆宿儒老生。” (见《明史•桂彦良传》)又亲撰教教材《太祖御制永鉴录》一卷和《祖训录》、《祖训条章》等书籍,并常予临幸大本堂,对诸王子耳提面命:“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一,言笑斥其妄;一、饮食教之节;一、服用教之俭。恐其不知民之寒饥也,堂使之少忍饥寒;恐其不知民之勤劳也,尝使之少服劳事。但人情易于纵恣,故令卿等编辑此书(指《昭鉴录》),必时时进说,使知包警戒。” (见《明实录》)
  对于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太祖尝曰,是儿有仙分,积有大志……”(见查继佐《罪惟录•列传》卷四)“高皇帝独钟爱之。”(见朱统稽《宁献王事实》)。朱权在其所著《通鉴博论序》中也说:“钦惟我父皇继天述志,怀寰区之元元,虑胤胄之膺期。乃命某爰辑韦编,芟其繁芜,摭其兴替,绳其妍媸,用加褒贬,启迪后人,匡救其弊,永绥天祉,使其日习读诵,为子孙教诲之义方。知夫兴亡之可惧也,善恶之可征也,一以赞襄皇极,一以模范神裔,献乎帝王,耀乎天府,暨乎无穷,为皇明一代之制作,又何下九龄千秋之宝。”
  朱权的成长以及后来改封江西南昌的生活,都体现了朱元璋对其教育的结果。
  
   (待续)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