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梧桐书屋 收藏:0 回复:1 点击:4757 发表时间: 2007.03.06 06:17:55

关于人性的思考


  关于人性的思考
  
  谢谢薏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错,自去年5月以来,我在阅读评论几部凯迪原创小说及对牛弹琴的散文《对疆弹琴》时,的确都是从人性角度落笔。其中有《呼唤人性的回归——读笑非先生的长篇小说〈问苍天〉》、《人性的挑战——〈京漂一年〉启示录》(作者岩波)、《人性的反思——读〈对疆弹琴〉想到的》,还有一篇尚未完稿,是《人性的审判——〈惊世大海难〉悬疑破解》(作者怀旧船长)等。这一次,阅读茹青先生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我想到的标题依旧与人性有关,叫做《人性的扭曲——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价值探讨》。起初,并不是刻意要做人性方面的研究。但是在我阅读之中以及读完之后,那些作品就是给了我那样的感悟,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我对于人性方面的思考。仔细想想,这并不奇怪。任何一部长篇小说,它总是描绘不同背景下人物的命运,刻画不同生活环境中人物的性格形象,既然都是写人,自然会程度不同地表现人性。对于一部作品,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和思考,得到不同的感受,即我们常说的见仁见智。我从作品中更多地看到人性,当然也有我侧重于思考人性问题的缘故。但是,应该说我阅读的这些作品,作者的确从不同侧面凸现了人性,才引起我对于人性问题的思考。
  
  说到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过去很长时间里,对于“人性论”的批判,一直使文学创作受到无形的禁锢。由于这种束缚,作家们对于人物的刻画,总会自觉不自觉地避开人性的真实。结果就导致人物形象的单一模式,脸谱化,程式化。人性本来就具有复杂性、多重性和多变性,因此才会产生激动人心的故事,才会产生魅力无穷的人物形象来。没有了人性的真实,怎么可能产生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来呢?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草根文学”。我很欣赏这一提法。相对而言,“草根文学”较少受到各种束缚,更能够凸现人性的真实,因而其作品的真实性更强,更富有生命力。草根文学得益于互联网。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可以自由发表,又能够自由评论,互动性很强的平台,草根文学的作者们很少违心地去迎合某种需要,他们的创作活动更容易达到自由自觉的境界。虽然他们的作品初期可能略显粗糙,不够成熟,但是由于他们尊重生活,崇尚人性真实,因而根基扎实,加上有网络论坛的交流互动以及读者无所顾忌地评说检验,创作者们具有充分的余地和优势来修改完善,使作品日臻完美。
  
  薏苡的提问使我想到这些,权作答复。谬误之处恳请批评赐教。
  
  (2007年3月6日5:13:26)
  
  
  附:薏苡在梧桐书屋《茹青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研讨会》一贴中的两次提问:
  
  很欣赏梧桐老师把这次讨论的基点确定在《人性的扭曲——长篇小说〈陨落——昨夜星辰〉价值探讨》,这个总标题很有深度。注意到梧桐老师曾写过几篇凯迪原创小说及散文评论,均冠以“人性”,例如《呼唤人性的回归》、《人性的挑战》、《人性的反思》(对牛弹琴的散文)以及尚未完稿的《人性的审判》等,看起来梧桐老师尤其注重人性的研究。(2007-3-4 23:13:57 )
  
  梧桐老师能不能回答一下薏苡昨天的问题,即,梧桐老师近来是否尤其注重人性的研究呢?(2007-3-6 1:41:13 )
  
  

------------------------
积攒人生六十年,黄金时代写华章。
蜡炬纵有泪干时,不肯空耗三寸光。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关于人性的思考 回复时间: 2007.03.10 17:08

    抛开一些样板戏文不说,文学艺术总是涉及人性的,只是有的深入,有的浅薄了。
  
  问好梧桐老师!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