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雪堂 收藏:0 回复:6 点击:3674 发表时间: 2006.12.28 21:42:53

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我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魏邦良的《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解读》,另一本是谢泳的《大学旧踪》,读了之后有很多感慨,经常想起“人性”与制度这两种东西。其中的一些恐慌来自于人们对史料的解读方式。前一本书仿佛只说了一个问题,即文人无行,其生活不堪深究。作者深入材料,发掘出好多五四时期一些知识分子的个人问题,包括政治取向,历史抉择,私生活,交友之道等等,比如胡适、周作人、曹聚仁、顾颉刚、胡乔木、胡兰成等。后一本书是通过追寻一种曾经存在于旧时代的现代大学制度,从制度反映出一代学人的思想与襟怀,着力在发掘优良的传统与独立的人格。因为两本书都是学术史料类的散文,主人公也有不少是相同的,由此可以看出对史料解读的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一种是深入史料的方方面面,努力去还原一个人的本来面目,而如何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来呢,莫若从他的婚姻、生活作风、交友的态度这些方面同他在学术、事业上的风度作一比较,追寻的是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的地方;另一种取向是透过一种制度或者叫传统来看待一个人,因为人生活在传统之中,首先可能是人创造了这些传统,后来就是传统孕育了人的风格,所以揭示的是人与制度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世俗生活的关系。这既是说明一种制度的优势,同时也是说明人的思考对时代的超越,那么它一定会从史料里提取一个历史人物的闪光之处,表现的是主人公积极的方面,因为我们要汲取的正是历史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这是正常的思考过程。对这两种选择史料的态度我是有倾向的,——即便从直感出发,前一种是逊色于后者的。
  我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生人,即便是长我一辈的人也是五十年代左右出生的人,对于二三十年代的历史不能说不知道,但对那种年代到底什么样子的,走在当时的社会上是什么样的气氛,那时的人们的心理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可以说是没法真切知道的。这样一来,史料的选择思路对我们这些人而言是很关键的,决定了对于一个时代的基本认识,其实无论谁,凡是对这一个时代想要了解清楚的人,都不想因为根据了片面的材料而误导了自己的认识。当然,不能不承认这种想法也是理想化的。
  由此我从中发现史料文章有两个忌讳,一个就是无论你占有多么充足的材料,能多么充分地论证一个史实,切不可在对此评论时用一些很不恰当的比方,甚至,我以为要杜绝这种脱离材料的打比方的这种表达方式,比如魏著中谈胡适的病与文凭,特别是谈芸娘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作者以芸娘(1)对丈夫的驯良受人推崇,进而批判男权社会和受男权思想孕育的知识分子,这本来是题中可有之义,无可厚非,然而打比方引了中行老的咏文,认为这也是作为男性歌颂男权社会的例子之一,这未免就太荒唐了。恰好我手边有《负暄三话》(2),为免偏颇就读了引文的全文,从其截取的内容来看,读完之后对前面这种比方的荒唐之感无法消除。另一个忌讳是慎用“平民思路”,即用寻常人家争辩家长里短的思维方式来探究历史人物的是非与道德水平。因为这样一来,要想避免史料文章混淆为花边文章与稗官野史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往往会用今人的思维来思考古人,这还有一个危险:且勿论历史人物的道德,就是这种史料文章的作者个人,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和趣味水平也是很困难的。这样的史料文章,老实说,就是难成大器。
  你可能会说,这是从真实的而且是充分的史料,何以不能说明问题?其实能不能说明问题是其次,关键是文章所引导的阅读取向。我们知道,所有的文摘报章,打开来一版一版地找,一定有一个版面叫“史海钩沉”,里面的文章大多来自专业类的史料期刊或者是历史当事人的亲笔,比如某年某月大旱,某地食人成风。这样的材料真实、充分都是能保证的,但它摘取的内容是叫读者得到一种刺激而不是对史实的思考,它和那些花边奇闻是紧挨着的。它们被截取、被甄选的出发点和其他一些小道奇闻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它们披着史实的外衣,所以它们都是有史料价值,而无阅读价值。对想要了解一段历史的人来说,往往会有很极端很失望的情绪出来。
  那么,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有什么不对?现在还原历史人物是一种潮流,而且还原是为了更好的认识和继承。这确实是对的。还原一个人,当然要从他那些赫赫有名的史实中走出来,进入他的日常生活。这也是符合实际的。然而我想知道的是,“进入他的生活”是可能的吗,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复杂的人,他从旧时代走出来,他遇到了我们根本想象不到的社会变革,遇到了数不清的外来思潮的影响,他很平凡,遇到了每个人都要遇到的生而为人的痛苦,但他也很超越,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停止学习和思考,办报、结社、言政,做了历史赋予他那种位置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人的缺陷是俯拾即是的,而作为却是不同的。认识一个人,认识他是个什么人,莫若认识他的一种思想,重视他的作为。这就是取向的不同,也是取向的高低。还原是为了认识和继承,我们不是这样做的吗。仍以胡适的婚姻为例,研究胡适的人都知道这段史实,那么在学术研究中,这只适合作为主要内容的补充,而不适合喧宾夺主。现在要是说做大这个题目,当然材料是丰富扎实的,你愿意去做这个工作吗。我见过近十种胡适的传记,现在还没有人将其作为主要内容。这就是取向。
  所以在这两本书里,我更喜欢读《大学旧踪》。取向是对应需求的,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有一种朴素的需求,希望能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思考。
  
  注解:(1)芸娘,清人沈复的妻子,姓陈,名芸,昵称芸娘。在沈复的《浮生六记》中芸娘被刻画为一位驯良贤淑的妻子形象。
  (2)《负暄三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张中行著。
  
  2006-9-21于核桃书屋


文坛.你评我论收录 原创[文.你评我论]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容冰季节 Re: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回复时间: 2006.12.29 01:48

    确实,我们读书都希望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思想。而提供信息的文字作者的取向,往往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得到有益的东西。
  
  问好先生!

回    复    

回复人: 爱晚亭 Re: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回复时间: 2007.01.03 15:02

    史必须为实,戏说不是史,做学问者必得脚踏实地,论史者尤其如此,所以司马迁可以为史而付出,所以《史记》才长存。
  每个人有自己的历史,不管能否载入史册,它都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所以史为每个人的写照。
  不论怎样,为人读书都得认真对待。

回    复    

回复人: 春风话语 Re: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回复时间: 2007.01.05 20:29

    能读些好书,希望能得到对自己有益的思考。是一种积极的取向。

回    复    

回复人: 向前 Re: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回复时间: 2007.01.06 11:01

    喜欢读书```

回    复    

回复人: 香凝儿 Re: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回复时间: 2007.01.12 20:43

    人的缺陷是俯拾即是的,而作为却是不同的。认识一个人,认识他是个什么人,莫若认识他的一种思想,重视他的作为。这就是取向的不同,也是取向的高低。

回    复    

回复人: 静谧港湾 Re:一种取向和另一种取向 回复时间: 2007.03.24 10:41

    对历史的研究的取向,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关键在于做文章的人,而不是历史本身。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